时间:2024-05-07
廖珊珊
【摘要】新时期高校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其中舞蹈作为一项专业课程,在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身体协调力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对于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舞蹈教学质量,并丰富教学的内容,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会积极融入我国优质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各种民间表演艺术,这不仅能够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可以优化学生的思路,使之在多元艺术的感染下进行创新学习,形成良好的舞蹈张力。对此,本文以德安潘公戏为例,分析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保护与传承小剧种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校 舞蹈教学 小剧种 德安潘公戏
【中图分类号】J70-4;G64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2-0163-02
一、德安潘公戏概述
(一)简介
德安潘公戏最早出现于唐朝末年和宋朝初年,是江西德安县的地方剧种,十分具有特色,其主要内容为祈求神佛保佑、驱鬼辟邪、消灾增寿等,且还涉及农事、祭祀等,主要分为游春和表演两个模块,且都有固定的程序和严格的仪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德安潘公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也是我国研究祭祀文化、傩文化的重要依据[1]。
(二)表演形式及道具
1.表演形式
德安潘公戏的表演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杖头木偶表演,即表演者通过操纵木偶来演示梳妆、观花、跑马等一系列活动,十分富有活力,能够营造欢快的气氛;二是假面表演,即表演者需佩戴色彩丰富且形态各异的面具,然后根据表演需求分别扮演神鬼、农夫、医师等角色,并依据剧情的发展出入布帐,轮流表演踩桩、翻杠、倒立等技艺,也可以唱歌、嬉闹等。一般来讲,德安潘公戏的表演者为1~2人,且表演时演员均不说话,而是由另外一人在场景之外根据情节变化来演唱对应的台词,这样的角色为“参军”,其在整个表演过程中需要纵览全局,发挥引导、串联作用,确保表演活动前后衔接、顺利推进。
2.道具
在德安潘公戏表演中,常常会使用非常多的道具,如木偶、面具等,还有单双杠、刀剑等,最多可达30多种。在使用道具时,要根据具体的情节进行选择,针对性塑造角色,从而保证表演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二、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融入德安潘公戏的意义及原则
(一)意义
1.能够扩充教学内容,增加舞蹈教学的文化底蕴
高校舞蹈教学有其特定的内容和素材,但总体是有限的,所以通过融入德安潘公戏,能够扩充教学资源,为学生呈现更加多元的艺术形式,使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灵活学习,同时可以借助优秀的传统艺术丰富舞蹈课程的内涵,不断增加该模块的文化底蕴,切实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2]。
2.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其人文素养的发展
在教学中融入德安潘公戏,可以将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更加灵动的素材,引导学生认识更加广阔的世界,使之挖掘精髓,在不断学习中提升个人舞蹈功底,同时从中汲取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促进其内外兼修,不断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原则
1.开放性
舞蹈教学主要教的是肢体动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虽然不同的舞种有其对应的风格和模式,但舞者也可以在合理范围内,根据个人理解进行发挥和创新,且要保证美观度、协调性。因此,高校舞蹈教师在应用德安潘公戏指导学生时,要遵循开放性原则,即着力挖掘小剧种中的实用性动作,同时鼓励学生立足实际进行创造性使用,且可以适当改编,使之符合当下的审美,从而保证学生抓住精华,在开放的氛围中进行传承。
2.适应性
教师在借助德安潘公戏组织舞蹈教学活动时,还需落实适应性原则,即小剧种的文化内涵要与舞蹈教学内容有效对接,而且教师在筛选素材时,要关注其实用性,剔除不合理的元素,还要在应用相关动作、技巧时进行简化,既保留其美感,也要保证可操作性,从而使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习,不断提升舞蹈教学的质量。
三、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保护与传承德安潘公戏的策略
(一)于舞蹈课程中添加德安潘公戏的内容
1.选取优质表演片段指导学生模仿学习
在设计舞蹈教学方案时,高校教师可以有意选取德安潘公戏中的优质表演片段,将其融入到导课环节、课堂练习环节之中,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使之成为学生模仿练习的对象,从而让学生在演绎的同时感受小剧种的特点,初步从中提取一些可应用于现代舞蹈的动作。为此,教师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来下载视频片段,选取动作难度相对较小、场景生动活泼的素材作为练习对象,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以“捉蛇”表演为例,在上课之初播放对应的视频,要求学生通过认真观看记忆人物的一系列动作,如“捉蛇人”需要出棚、朝拜、捞虾,还要与后台的医生对话,然后去寻蛇、捉蛇,这其中动作丰富,且表演韵味浓厚,所以学生能通过模仿学到一些动作,然后稍加改动,将其转化为舞蹈动作。由此一来,舞蹈教学活动会更加具有实效,能够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了解德安潘公戏,并从中挖掘舞蹈动作。
2.剖析美观的动作并将其融入现代舞蹈
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德安潘公戏时,也要抓住关键,将其中比较美观的动作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并融入到现代舞蹈之中,然后教学生练习,以此丰富其学习形式,使之储备更加多元的舞蹈素材,有助于切实提高教学成效。例如,舞蹈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德安潘公戏,从中选取操作性强、美观典型的动作,解析其演绎方式,然后将其与所教内容联系起来,合理融入到理论教学过程中,并为学生示范,让他们掌握动作的精髓,同时能够根据个人理解对舞蹈动作的力度进行优化,使之更为准确地传递情感信息。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生练现代舞蹈时,将德安潘公戏中的某个经典动作融入其中,以代替原来的动作,并保证和谐性,以此使学生在参与中接触更多小剧种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成效,为德安潘公戏在舞蹈教学中的融合创造有利条件[3]。
(二)以项目教学法促使学生合作编创舞蹈
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德安潘公戏,并从中汲取更多舞蹈艺术元素,高校舞蹈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导他们学习,促使他们在调研、实践、应用中产生独特的感悟,真正领会这一剧种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以其为依据进行创新,编创出更加优美的舞蹈作品,以便推动其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以“德安潘公戏中的舞蹈元素”为项目主题,要求学生10人为一组开展研究,此时,学生既需要通过走访、调查了解该剧种的起源、发展历程,并把握其类型和特征,同时会接触更多表演形式,也要通过研究挖掘其中的舞蹈元素,同时以现代舞蹈为参照物,分析传统艺术的内涵,最后小组成员可以任选一首古风曲或流行音乐编创舞蹈,并将自己喜欢的、从德安潘公戏中挖掘的舞蹈动作融入其中,也可以适当变形,使之更加美观和流畅,再于分享环节展示给教师和其他小组看,并接受投票。据此,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会不断提升,其舞蹈能力也会得到发展,还能使之更为深度地了解德安潘公戏,有助于促使学生在创新中将其传承下去。
(三)邀請行业内的优秀表演者到校指导学生
在开展舞蹈教学工作时,高校教师还可以邀请擅长表演德安潘公戏的演员到学校,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某个片段,并讲解该剧种的表演风格、注意事项、表演规范等,也可以手把手教学生演绎。而后,学生可以与业内的优秀表演者合作,共同演绎一段兼具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剧目,使小剧种和舞蹈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以便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小剧种的魅力,同时不断强化其思维能力,为他们在舞蹈表演中进行创新创造提供助力。
(四)组织实践活动扩大德安潘公戏的影响力
根据高校舞蹈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师还可以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之在表演中积累更多经验和技巧,并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可以融入德安潘公戏的内容,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从而推动该剧种的发扬与传承。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校的“迎新晚会”上表演融合了现代艺术和德安潘公戏元素的舞蹈,使更多新生对舞蹈和这一剧种产生兴趣,还可以成立社团,让班级学生参与其中,专门研究融合德安潘公戏与现代艺术的舞蹈,且可以在元旦晚会、“校园艺术节”、运动会上表演,也可以精心培养一支舞蹈队,并组织他们参加省市级的比赛,展现他们的风采[4]。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德安潘公戏,并主动进行研究,也可以使创新后的舞蹈艺术走进大众视野,在良好的氛围中推动德安潘公戏的传承与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德安潘公戏融入到高校舞蹈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素材,使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演舞蹈、编创舞蹈,同时可增进其对地方小剧种的了解,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体来讲,舞蹈教师要善于挖掘德安潘公戏中的音乐、表演元素,结合舞蹈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开发全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探寻,汲取其中的精髓,以完善个人的表演思维,储备更多舞蹈技巧,同时结合现代审美观开创更多优质的舞蹈作品,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完美结合,从而不断增强舞蹈教学质量,在教育工作中推动小剧种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金莉.民俗文化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尚舞,2020(8):104-105.
[2]卢尧.探讨高校舞蹈教学与地方文化的融入[J].南国博览,2019(8):335.
[3]李泽华.地方高校戏剧戏曲专业的舞蹈教学研究——以黄梅戏人才培养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8(32):119.
[4]叶玲.论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民俗文化渗透[J].艺术评鉴,2017(17):121-12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