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朱利娜
【摘要】民众社会信心的强弱对社会凝聚力有重要影响,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其社会信心的培育尤其值得探究。在分析大学生社会信心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探究了社会信心培育的可能性,提出了增强安全感和信任感、构建社会支持网络、降低相对剥夺感三条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信心 培育 可行性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社会信心研究”(编号:NJSZZX204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2-0187-02
一、问题缘起
社会信心指人们基于现实生活状况的认知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自我与社会发展前景的预期及由此引发的行为意向的综合评价和反映,它包括“个体事项”信心和“社会事项”信心两个层面( 张彦等,2015)。社会信心是社会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指标,对一个社会抵御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朱力(2013)指出:社会成员的信心危机可能导致社会缺乏生机活力乃至社会凝聚力的下降。倘若放任形式恶化,可能会形成负向集体意识,甚至酿成社会结构性怨恨心态和深层次的社会危机。
大学生是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精英群体,承载着富民、强国的重任,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信心如何,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状况的风向标。大学生未来面临着学业、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购房等多种人生任务,使得他们对目前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甚至悲观,进而出现了信心危机。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信心尤为重要。与之相关的问题是大学生的社会信心可否培育?采用什么途径来培育?
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观幸福感、更为宏观的社会心态等主观态度或现状,较少直接聚焦指向未来的“信心”。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大学生社会信心培育的可能性及培养策略。
二、大学生社会信心培育的可能性
大学生的社会信心是否可以培育?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有哪些因素与社会信心关联。张彦(2015)指出,社会信心是客观因素作用于个体之后的一种主观感受和预期,它同时具有客观和主观意蕴。刘程(2016)对上海城市青年社会信心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阶层地位”、“社会资本”和“相对剥夺体验”是城市青年“个体事项信心”的决定机制;雷开春(2015)发现“传统社会地位、新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社会体验”是测量青年人社会信心的四个重要变量。可见,社会信心的影响因素既包括客观因素,也包括主观态度。客观因素如收入、年龄、住房、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等(张彦、魏钦恭、李汉林,2015)。对于大学生而言,就读学校、专业、就业前景、父母职业、家庭背景、自身能力等都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信心的客观因素。
社会信心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因此探究社会信心离不开对其主观心理因素的探讨。丛玉飞(2013)通过对白领新移民的调查研究发现,社会安全感、信任度以及社会支持越高的人,其社会信心越强。安全感、信任感、被支持感,其实说到底是一种感受,是基于客观因素而产生的情绪的内在表现形式。客观因素虽然很难改变,但面对相同处境,人们的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却不尽相同。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该理论指出:影响人情绪和感受的直接因素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持有的信念。处境很难改变,但个体能够形成核查自身非理性想法的思维习惯,能够以更为理性和积极的视角看待客观事实,寻找到助力发展的资源,依然能获得积极的感受,对未来抱有信心和希望。因此,从主观态度入手就成为大学生社会信心培育的一条重要路径。
安全感、信任感以及对社会支持的需要,不是某个群体特有的,而是人类共有的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安全需要居于第二层,属于低级别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等。大学作为青少年即将进入社会的最后缓冲期,是建立社会安全感、人际信任感的关键阶段。对大学生而言,受到老师、同学的公平对待,感受到被班集体和小群体接纳;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就业、立足社会持乐观态度,都是其安全的来源。对当下和未来感到安全,大学生对自我和未来的预期也会更高,社会信心也会增强。
社会支持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系统。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就业、生存、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助,迫切渴望获得社会支持。亲人、同学、朋友的倾听、共鸣、援助、信息反馈等精神和物质的支持都能帮助其减缓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更积极地看待周围发生的事件。刘程(2015)的研究发现:“个体层次的社会资本(亲密朋友较多、同事关系融洽、潜在社会支持较多等)能够提供面对负面情形的正向社会资源,从而有助于人们形成较高水平的信心预期。”拥有社会支持较多,往往也能更好地融入到主流社会,并具有社会归属感,因此会更倾向于对社会发展前景持积极评价。
个体的相对剥夺感也是影响个体社会信心的主观因素之一。个体相对剥夺感是指个体通过与参照群体比较而感知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体验到愤怒和不满等负性情绪的一种主观认知和情绪体验(熊猛,2015)。研究表明,相对剥夺感容易导致个体出现低自尊,低自尊状态下的个体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李莉红,2020)。认知偏颇,负面情绪多,往往导致个體降低自己的生活满意度评价,对未来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大学生处于认知自我的重要阶段,与他人比较是认知自我的途径之一,因此也极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影响其社会信心。
三、大学生社会信心培育的策略
(一)增加学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弗洛姆认为社会给予了个体相当大的自由,从而导致个体安全感的降低。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渐脱离家庭独自承担责任,从而产生了不安全感。大学生入学前的学习、生活往往都由父母和老师安排,目标较单一。读大学后,个人发展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安排学习任务、如何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等等都需要大学生去应对。面对未来发展诸多的不确定性,缺乏父母、老师的指导和协助,大学生极易产生不安全感。
学校应该对大学生面临的成长困惑进行调研,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解读。充分动员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开通各种渠道,对大学生的成长给予帮助和关怀。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应借助课堂、课外活动、开班会、聊天等途径观察学生,充分了解学生成长的心理状态,主动给予关注和指导。必要时可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纠正家长的认知偏差,引导家长对孩子给予必要的关注。多方力量的积极关注会让大学生感到不是自己孤军奋战,会产生一种力量感,感到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安全感便油然而生。马斯洛认为,有安全感的人对自己和这个世界有信任感。安全和信任感叠加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未来的信心。
(二)指导学生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首先,家长和老师需要启发大学生意识到提高社会支持对实现个人目标的作用。例如,当大学生遇到学习、就业等困难时,可以引导大学生了解学长或其他同学是否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是如何应对的,从而发现所有的问题都不是自己独有的,封闭自己也不是解决问题之道,向他人求助、学习反而能发现办法。其次,要教给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寻求社会支持的办法。父母、亲属、老师、同学等都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父母、亲属具有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的优势,但有一些父母缺乏和孩子共情的能力,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因此教会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则会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老师和同学除了情感支持外还能提供评价性、手段、信息方面的支持,教会大学生如何与老师、同学真诚交流,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验,而不是抱怨发泄等交往技巧。最后,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发现大学生的优点,即时给予鼓励和强化,并反馈其可能存在的不足,促进其行为的改善。
(三)轉换视角,降低个体相对剥夺感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且聚居生活,他们的情绪、情感发展仍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这一群体是相对剥夺感的易感人群。降低大学生的相对剥夺感,要做到两点:一方面要改变其绝对化想法,能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资源,看到自身发展的优势。有的学生在和同学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家境不如人,才华不如人,成绩不如人,便认为自己就是不够优秀,并且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丧失了自信心。实际上,每个大学生能够坚持学习,步入大学,身上都具备了乐观、坚持、自律等内在资源。引导大学生认知自己,发现自身的内在品质,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先从小目标着眼,日积月累地努力就会带来改变。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社会信心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双重影响。在客观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学校、老师、家长可以从主观因素入手,给予大学生安全感、信任感,通过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降低大学生的相对剥夺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信心。
参考文献:
[1]张彦,魏钦恭,李汉林.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J].中国社会科学,2015(4)
[2]朱力.公众信心聚散的社会心理学解读[J].人民论坛,2013(5)
[3]刘程.城市青年的社会信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16(2)
[4]雷开春.青年人的阶层地位信心及其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15(4)
[5]丛玉飞.青年白领移民社会信心及影响因素[J].当代青年研究,2013(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