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

时间:2024-05-07

赵兰 贺李

【摘要】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是教师教育政策的主要举措之一。为了提升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应该提高教师的相对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提高公费师范生对优惠教育政策的满意度,改善部分师范院校的软硬件条件,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创造必要条件,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加大教师支持力度。

【关键词】师范生  教师  职业认同

【基金项目】新疆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实习支教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SDJG-26)。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2-0020-03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的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魏淑华,2008)。2018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这份文件在主要措施部分明确提出要“着力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同年9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在改革任务和重要举措中又强调要“切实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五点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相对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

一些针对师范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因素的影响明显高于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具体而言,教师的相对工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等社会因素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黄友初,2021;胡维芳和黄丽,2016)。有研究者在对地方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的访谈中也发现,教师相对较低的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会极大地影响他们选择和从事教师工作(胡洪羽,张寒梅,王雨晨,2019)。这说明,通过提高教师的相对工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将会吸引更多优秀师范生加入到教师队伍,也将会更加坚定师范生从事教师工作的信念,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也会相应提升。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依然偏低,与当地的物价水平有些不匹配,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着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日常物质生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也使教师进一步的专业发展缺失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即部分新闻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或增加流量,制造了一些对教师的不实报道,夸大了一些师德败坏的教师在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损害了广大教师在公众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保障教师的收入和权益。同时,各方新闻媒体应该加强对教师正面形象的积极广泛的宣传,进一步营造出整个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让教师成为师范生引以为傲的职业。

二、提高公费师范生对优惠教育政策的满意度

2007年,国家出台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规定了师范生享受免费权益的同时,也规定了他们的义务,即师范生要在生源地任教十年以上且前两年要在农村任教。2010年的免费教育政策放宽了对师范生的就业限制,他们不用先到农村支教,只要在任教期内到农村服务两年即可。2018年的文件将“免费师范生”改为“公费师范生”,同时将服务年限缩短为六年。研究表明,免费(或公费)师范生对免费(或公费)教育政策的满意度与其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相关,即他们对免费(或公费)教育政策的满意度越高,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也越高(姚崇等人,2020;张晓辉和赵宏玉,2016;封子奇等人,2010)。换言之,免费(或公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或地方出台的相关优惠教育政策的影响。除部属师范大学外,不少地方(如上海、湖北和四川等地)师范院校也招收公费师范生,公费师范生人数占据了师范生的较大比例。因此,提高这部分师范生对优惠教育政策的满意度无疑有助于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整体水平。从上文可知,十几年来,我国师范生优惠教育政策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变化,吸引了不少优秀的师范生从事教师行業,接下来的调整应该更加注重公费师范生对政策的满意度,以提高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从我国现行的优惠教育政策来看,政策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师范生在教师教育阶段的资助,另一方面是对他们入职后的限制。因此,接下来的优惠教育政策还应加强对师范生毕业后从教的激励和支持,与现行的优惠措施形成合力。

三、改善部分师范院校的软硬件条件

有研究者在对某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访谈中发现,“师范院校的软硬件条件”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显著(胡洪羽,张寒梅,王雨晨,2019)。具体而言,师范院校的硬件设施、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等方面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会对他们的从教动机和教师职业认同产生影响。因此,应该大力改善某些师范院校的软硬件条件,为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建构铺平道路。首先,要保证硬件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比如,有些师范院校要增加图书馆和自习室的座位数量,增设微格教室并简化借用手续以提高使用率,购置或更新实验设备以满足师范生的需求。其次,要优化课程设置并开展特色活动。课程设置应该注意协调各类课程的比例,处理好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与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关系,并且要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师范院校还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或一线优秀教师来做专题讲座、举行各类教学基本技能比赛(如三笔字比赛、普通话比赛、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以更好地增强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基本技能。最后,师范院校的教师应为师范生作好表率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方式。高校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到师范生,因此高校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为准教师树立好榜样。同时,他们也要不断学习和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要与特定的学科情境相结合,注重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

四、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创造必要条件

近年来对各类专业师范生的调查研究也发现,教育实践经历(如教育实习或实习支教)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和各维度(含职业认识、职业期望和职业意愿等)都有影响,且在职业意愿这个子维度上,有教育实践经历的师范生的表现明显高于没有教育实践经历的同伴(黄友初,2021;高敬,2019;于影丽等人,2014)。因此,要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创造必要条件。首先,师范院校要建立完备的教育实习课程方案。师范院校既要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也不能忽视教育实践的重要作用,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制定出结构完善、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课程方案。这种方案同各种学科课程方案一样,都需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详细的课程内容、多样的实施方式和多元的评价方法。按照教育实习课程方案的安排,师范生就可以明确每个阶段的实习任务和要达到的实习要求,而不至于盲目行动,毫无规划。其次,教育实习基地要为师范生创造良好的教育实习环境。这种环境应能让师范生感到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在与教育实习环境的互动中,师范生不断建构起对实习学校环境的认同,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效的教育实践。因此,教育实习基地应该尽量为师范生创设良好的教育实习办公环境,为他们的日常备课、研讨交流、批改作业留出足够的空间。最后,要保障师范生教学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师范院校和教育实习基地要为师范生提供足够的教学实践机会使其深刻体验教学的全过程,即给他们创造“做中学”的机会。事实上,师范生普遍反映他们得到的这种机会总体偏少,未能建立起全面的教学实践体验,致使很多人在教育实习结束之后依然对教学缺乏足够的自信。实习支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形式,相较一般的教育實习而言,能够为师范生提供更多上课体验的机会。因此,师范院校可以动员更多师范生到偏远地区去实习支教,在提供教育服务的同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五、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加大教师支持力度

还有研究表明,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教师(含专业指导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支持(含心理支持和专业支持)越高,师范生的职业效能(或教学效能感)越高,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也越高(张晓辉和赵宏玉,2018;张晓辉等人,2017;吕立杰等人,2016;张晓辉和赵宏玉,2016)。换言之,师范生教学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而教师支持是师范生教学效能感的重要来源。师范生从指导教师那里获得反馈和激励,然后不断进行练习和实践,从而获得更大的自信去面对教师工作的困难和挑战,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因此,在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过程中要加大教师支持的力度。一方面,师范院校和教育实习基地(或实习支教学校)要选配优秀的指导教师,为师范生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支持。这些指导教师应该专业过硬、认真负责,愿意并善于指导师范生开展教育实习。为此,应对指导教师进行遴选、培训和管理,同时也要在职称和待遇等方面给予他们一定的激励。指导教师应包括专业指导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形成对师范生的指导合力。专业指导教师是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是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两者在对师范生的指导上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专业指导教师比较了解师范生的基本情况,他们可以运用自身掌握的教育理论知识来帮助师范生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也可以指导师范生在教学的同时开展教研。实习指导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他们能够在师范生的教学设计、实施和反思上面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只有两类指导教师在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各司其职,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职业效能。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对师范生的支持应该包括专业支持和心理支持两个方面,这两类支持对师范生来说几乎同等重要,在注重专业支持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心理支持。通过心理支持,师范生与指导教师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指导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师范生开展心理辅导,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当然,在给予指导支持的同时,指导教师也应当对师范生提出严格要求,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效能感的发展。

总而言之,已有研究成果为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提供了实证依据,应该提高教师的相对工资水平、社会地位及公费师范生对优惠教育政策的满意度,改善部分师范院校的软硬件条件,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创造必要条件并加大教师支持力度。相比较而言,家庭因素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较小(黄友初,2021)。然而,父母的支持度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有显著的影响(胡洪羽,张寒梅,王雨晨,2019)。家庭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态度也影响着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建构(胡维芳和黄丽,2016)。为此,家庭也应该积极支持师范生从事教师行业,以提升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

参考文献:

[1]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黄友初.职前教师的职业认同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4):99-106.

[3]姚崇,赵可欣,周晨琛,崔萌筱,王党,游旭群.公费教育政策满意度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0,18(2):241-247.

[4]胡洪羽,张寒梅,王雨晨.地方高校化学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2):62-67.

[5]高敬.教育实习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幼有所育”政策背景下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8):58-66.

[6]张晓辉,赵宏玉.实习教师支持对师范生职业效能、职业认同及职业承诺的作用[J].教师教育研究,2018,30(3):46-52.

[7]张晓辉,赵宏玉,李庆安,姚梅林.不同来源教师支持对师范生职业效能及职业认同的作用差异研究[J].教育学报,2017,13(2):77-84.

[8]张晓辉,赵宏玉.政策满意度、教师支持对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作用:从教动机的中介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6):725-732.

[9]吕立杰,刘新,王萍萍.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J].高教探索,2016(11):111-116.

[10]张晓辉,赵宏玉.教师支持对免费师范生教学效能感和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6(5):75-82.

[11]胡维芳,黄丽.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1):82-86.

[12]于影丽,鲁海波,冯跃武.实习支教对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117-121.

[13]封子奇,姜宇,杜艳婷,高钦.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7):69-75.

作者简介:

赵兰(1987年1月-),女,汉族,新疆人,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教师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