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思政教育模式下的《日本概况》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4-05-07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的融入,是目前高校专业课程建设的新亮点,也是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教育模式下的《日本概况》课程教学环节,应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发挥思政教育模式对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导航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思政教育模式  日本概况  教学改革

【课题项目】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改革实践类)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NKCSZ-2020-0465);2020年度湖南文理学院教改项目成果(项目编号:JGYB2055)。本文获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大学外语专业委员会2020年度学术年会征文二等奖。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7-0064-02

思政教育模式下《日本概况》课程的教学改革,把思政教育融入到《日本概况》的课程教学当中,逐项逐条对于日本的相关信息,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来具体分析。通过分析,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1.思政教育模式下的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2018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国标》中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首次颁布的《国标》92个专业类中,都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更要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必须德才兼备、德学双修。

根据新国标的要求对《日本概况》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重新梳理,完成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使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相一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构建独具特色的日本概况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

通过思政教育的形式,赋予了《日本概况》课程新的内容和实质,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日本概况》的正确价值观的教学重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提升学生对于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振奋民族精神,还需要在思政教育方面,花心思下功夫。通过《日本概况》课程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思政教育,可以起到一定的有益作用。例如在日本文化和文学的学习板块中,对比日本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比如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着重笔墨讲述中国的发展变化。用中国的著名作家莫言所取得的成就,来提升大家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认同。并联系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她也成为第一个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巨大的成就,振奋了民族精神。表现了中国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正一步一步地为世界贡献力量。这些,都可以提升同学们对于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可以發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在介绍日本的科技和软实力时,日本的文化输出,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在全世界的影响不断地扩展。秉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理念,在弘扬本民族文化这方面,中国正在迎头赶上,用正确的先进的理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将更多的优秀的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孔子学院的设立和发展,为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提供了载体。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中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日本动漫和游戏产业非常发达,风靡世界,其动漫产业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相比较中国的漫画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展望中国的动漫制品,近些年,国产动漫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优秀的动漫作品相继涌现,《全职高手》《秦时明月》《熊出没》等,寓教于乐,让人们在观赏的同时,也引发一些思考。同时,也能使学生提高对于国产动漫的期待,理解其中展现的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动抵御外来文化带来的意识形态侵袭。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喝彩,而骄傲自豪,不为外来的思想和文化所迷惑,所左右。不崇洋,不媚外,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生,提高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

2.思政教育模式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

《日本概况》课程中的内容,也包含了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具体内容。通过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了解,来分析《日本概况》课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讲解日本的社会制度方面,可以对比中国的社会制度,来进行分析。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的权益得到保障。而日本的政党制、议会制,政权结构不稳定,经常性出现政府倒台的现象。本世纪初的一段时间,“一年一首相”,政策的稳定性不足,导致外资观望情绪浓厚,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各政党相互争权夺利,导致资源大量浪费。这都是日本的社会政治制度不足造成的。

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日本概况》课程中,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的重点之一。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人们进行生产建设以及处理一些突发性的事件,例如抗震救灾等等。2011年发生在日本东北外海的东日本大地震,给日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发生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也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但是,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大力支援地震灾区,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抗震救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提高抗震物资的调配效率。国家能够有能力进行各地的物资调配,大力支援地震灾区,避免不必要的损耗,灾后重建工作,迅速而有效。2008年6月4日,国务院第11次常务会议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全国各省各市,也开展了对口支援。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9月,灾区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29700个重建项目已开工99.3%、完工85.2%,概算总投资8613亿元已完成7365.9亿元,占85.6%,圆满完成中央“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受灾群众住进了新房,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重建城镇初展新姿,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优化升级,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充分展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了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自觉,充分展示了灾区人民自强奋进、顽强拼搏的不屈意志。而日本的东北地区的重建之路,则遥遥无期,灾后日本东北地区的重建之路十分漫长。日本政府的灾后重建计划和政策,没有彻底地贯彻和执行,临时安置房配给、生产以及生活资料等,都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中、日两国灾后重建之路差异非常明显,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作用。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19年末到2020年初在抗击疫情时,中、日两国有不同的表现,中国政府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魄,全国民众的配合与支持,都非常鲜明地显示出了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而日本政府和民众的表现,则有很大不同。日本政府机构反应迟钝、应对不及时、宣传不到位、准备不充分、处理不果断,以及民众对于疫情的淡然等等,都和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上都体现了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对于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3.爱国主义教育、传统革命教育等具体体现

《日本概况》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其思政内容最能联系也最容易联系的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革命教育。例如讲解日本的经济力和科技力时,自然而然提及中国改革開放发展30年所带来的成就,2010年之后,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的发展,带给世界的是机遇而不是挑战。讲解美丽的日本时,提及的日本三景、北海道、冲绳、关东关西观光等,自然对比中国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以及中国的美景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等,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讲解贫乏的日本时,提及日本匮乏的资源,可以对比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大油田、大煤矿、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日本概况》课程中,关于日本历史方面的知识,着重讲解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的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表现,无数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与日本法西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讲授日本的国旗、国歌、国章时,通过对其的讲解,解释旭日旗、君之代等代表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和皇国思想等,通过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的回顾,表达对于日本法西斯的痛恨和反对,进而对于日本国内不断涌现的右翼思想表示谴责。讲解日本宪法和日本政治机构时,着重讲解日本宪法第九条,即战争的放弃,也就是和平宪法的核心。分析宪法的由来以及背景,并分析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与宪法体制的关系。并谈及目前日本自民党安倍政权努力改宪的活动,警惕日本法西斯死灰复燃。讲解东京都和天皇时,提及靖国神社,着重说明靖国神社所供奉的二战的甲级战犯对于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并将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敦促日本反省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

在《日本概况》课程的讲解中,将其中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大家对于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现日本的和服、茶道,通过网络即时更新教授的内容,不拘泥于固定概念,知识的更新也要与时俱进,反应时代特征。

4.结语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并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通过对《日本概况》的学习,在对日本社会有初步了解、对比中日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教学中,检验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相关知识的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称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优秀的大学生,为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洁.日本概况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92-96.

[2]刘利华.日本历史认知的民族心理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8(2):57-60.

[3]丛晓男,朱承亮.“3.11”地震后日本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18(14):56-59.

[4]江瑞平.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深广影响[J].日本学刊,2011(4):3-16.

[5]刘凤,余靖,明翠琴.灾害情境下韧性与创业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汶川地震十周年调查[J].科学学研究,2020(8):1428-1435.

[6]人民网专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汶川地震12年后我国防震减灾取得长足进展[J].防灾博览,2020(3):12-13.

作者简介:

孙凤龙(1978年-),男,湖南常德人,湖南文理学院讲师,硕士,湖南文理学院日语系主任,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日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日本社会与文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