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摘要】2015年至2017年11月,高中学选考已历时五次,如何有效进行二轮复习,提升复习效率是一线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基于近几年学选考真题方向及对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思考,笔者提出区域议题的复习思路。通过对区域议题概念的界定、操作流程的明确、课堂实录、课后效果检测等环节,将思路付诸于实践,起到了优化复习过程、提升复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二轮复习 区域议题 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172-02
2015年10月浙江省新高考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从原有的文综模式改为双考模式,考试时间由原有的6月提前至10月(一轮),次年4月(二轮),教学时间整整缩短了7个月。笔者认为一轮复习应侧重于“扫雷式”对知识体系予以系统教学,二轮复习则应侧重于以区域为着眼点了解和掌握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答题能力。正如《浙江省普通高中考试说明(地理)》一文中所言,“将系统地理的复习方式贯穿整个复习教学的始终,以夯实学生对核心地理原理的深层次理解”。故笔者以《地球表面形态》一课为例,探究二轮复习新思路——区域议题。
1.区域议题概念界定
区域认知素养是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能力,而区域议题基于区域认知应运而生,即把某章节置于某一微区域,结合“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与要点”、“历年学选考真题”这一主线,对知识点进行糅合与梳理,通过一系列问题链的形式复习该章教学内容。
2.区域议题过程的操作
区域议题在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三步骤展开:锚定区域议题的区域选择——优化区域议题复习目标——构建区域议题的复习活动。
2.1 锚定区域议题
区域议题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的素养,关键点在于对区域的选择。高三学生在高二学习过程中已着重学习以下区域:亚洲、欧洲西部、美国,这三大区域一直是26、27两道学考考核内容的载体,如学生区域认知能力较弱,教师可通过以上区域设置议题,如学生能力在一轮复习后有了显著提升,则教师可选择某一未知区域作为议题选择,笔者在本章节中选择非洲西海岸“倒沙入海”景观作为区域议题。
2.2优化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的优化实则是解决“考什么”的问题,对教学目标的优化应熟知本章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与要点”中的体现,笔者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后制作授课内容与地球表面形态知识考核要点对应表(如表1所示)。
根据浙江省新高考地理选考历次考试知识考核要求分值统计,识记类知识(a类)存在分值较高,学生掌握情况较好的现象,可通过课前填空的方式完成;理解类知识(b类)和简单应用类知识(c类)虽分值偏高,但学生掌握存在分层明显的现象[1],教师可作为一轮复习的侧重点;综合应用历来学生考试过程中的“拦路虎”,多见于选考内容而掌握率最低,基于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在二轮中重点突破。因此本章节内容主要探究“描述地形特征”、“地貌形成过程”两类知识点。
2.3构建复习活动
课堂活动的开展:一是在于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深度的学习任务清单,学习的任务清单应具有逻辑性与深度性。在“倒沙入海”这一议题中,教师设置了“纳米布沙漠物质来源——沙漠临海——倒沙入海”这一问题链,思维路径上存在递进关系,逻辑性任务清单在二轮复习中可作为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完善和建构知识体系。深度性在于教师所提供的信息与认知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思维厚度,有助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开发。二是搭建深度学习的思维支架,教师在课前须明确学生在学习任务中会遇到的难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区域背景知识的补充;同时,教师在课堂中需凭借自己的知识涵养及对学生学情的把控力度,因势利导的予以提示。
3.区域议题的课例——《地球表面形态》
笔者依据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并结合近年来浙江省与地表形态相关的学、选考真题将复习目标定为如下两点:一是使用动态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的变化,明确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
共同作用的产物(学考要求),二是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地形与聚落形态、农业、气候等各要素的相互影响(选考要求)
区域议题:到沙入海——纳米布沙漠
目标:以非洲西海岸一线“倒沙入海”,景观为题,围绕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将整体区域作为复习的背景,避免出现单纯引入的弊端,进而综合考察纳米布沙漠地形特征、物质来源、倒沙入海景观形成条件。
情境创设:图1为甲国局部区域地形图。该国基岩海岸上覆盖着高大沙丘,属于纳米布沙漠的滨海地带。纳米布沙漠形成于约8000万年前的地质时期,被认为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因土壤呈现独一无二的棕红色,并与蔚蓝的海洋相接,素有“一半赤焰一半蓝水”的美称。在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滚滚沙流飞泻入海,出现“倒沙入海”景观。教师提问:①描述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②试推断地质时期形成纳米布沙漠的物质来源,并简析沙丘呈“赤焰色”的原因;③分析甲国海岸线上出现“沙漠临海”景观的自然原因;④说出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 “倒沙入海”景观的形成条件。
问题设计:(1)教师从大尺度角度提出“倒沙入海”景观区域的地形特征,该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把握具体描述某一未知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明确在描述所示区域地形特征时,应着重考虑的常规考点。(2)教师探究设置“长短线并重”,研究非洲西海岸一线的自然景观特征和成因,不仅以整体海岸“沙漠临海”作为关注长线,更以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 “倒沙入海”景观的形成条件作为短线。(3)通过对地质时期纳米布沙漠物质来源的探究,从当前追溯到地质时期,实现了时空的转变。
教学设计:(1)教师展示非洲西海岸地形图,并请学生思考描述地形特征的因素,并闡述非洲西海岸的地形特征。学生认为描述地形特征时应着重考虑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海岸线弯曲状况,掌握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2)教师将学生视角引入非洲西海岸,发现该地沙漠临海分布,思考沙漠这一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地貌为何会出现在海岸边,造成这一景观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确气候干旱——沙漠景观这一知识链,并思考该地气候干旱的原因,为③问提供前置思考。(3)教师通过“沙漠临海”案例,引导学生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信息,发现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旱,寒流(本格拉寒流)途径降温减湿,从地形图中发现沿海地带地势平坦(陆高0-200米)有利于沙砾堆积。(4)教师通过对纳米布沙漠物质来源的探究,从当前追溯到地质时期,实现了时空的转变。纳米布沙漠物质的来源途径可能多样化:岩石的原地风化或经过外力作用搬运至此的沙砾。而沙漠物质之所以呈现棕红色则与该地高温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4.区域议题的课堂效果评价
4.1优化复习过程
通过区域议题的操作过程与课堂实录研究,区域议题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显著有别于一轮的“扫雷”式复习,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自己对某一区域的理解,也形成和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使堆放在头脑中杂乱无序的信息变得有章可循,减轻了记忆的负担,也使解读隐性信息变得游刃有余。
4.2提升复习效率
区域议题的复习摆脱学生固有的知识体系及区域背景,通过陌生且鲜活的区域及问题链,有效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在后续复习效果检测中,也发现学生普遍能够基于给定的简单信息分析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过程及各要素的整体联系性。
参考文献:
[1]郭剑峰.2014-2017年浙江省新高考地理选考试卷特点综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6):51-54
作者简介:
朱晨,女,汉族,浙江杭州人,研究生,中学二级,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