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油藏描述》留学生教学中的问题与建议

时间:2024-05-07

骆杨 赵彦超

【摘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针对来华留学研究生开设《油藏描述》课程。文章阐述了该课程教学中凸显的问题,分析了深层次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建议。建议突出了实践训练引导理论学习的教学思路,提出案例训练向案例引导转变、调整理论与实践课时、实习案例分解为引导案例及考核方式由提交报告变为课堂答辩等四项具体措施。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藏描述 教学改革 案例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9-0214-01

“一带一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意义[1]。石油领域的合作是该倡议的重要内容和先行产业,也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招收培养留学生的重要方向。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培养要求的提高,其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油藏描述”课程是为石油专业留学生开设的一门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该课程传统的教学中通常比较重视案例教学法[2, 3]。本文总结分析了实际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围绕案例实践作用探索了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油藏描述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是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储层地质学、油层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4],目前已成为各油田单位必须进行的日常研究工作[5]。

针对来华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以建立高效开发油田所需的油藏精细地质模型为教学目标,课程为48学时,含16学时实习课。课程主要包含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两大部分共7个章节(地层格架模型、构造模型、储层地质模型、流体模型、油气藏地质模型与评价;测井及地震油藏描述、油藏动态描述),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实践为辅。在两部分理论授课结束时,分别设置两次实习课(各8学时),通过配套案例资料,讲授工作实践细节及软件操作,训练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结课要求学生根据两次实习的案例资料,进行系统性实践并结合理论知识深入分析,提交一份综合报告。总体上,授课方式与为我国本科生授课时相似。

但是,无论课堂教学效果还是结课作业情况,均很难达到与我国本科生教学中相似的教学预期,课程结束后自主开展油藏描述相关工作的综合能力仍然较差。通过与学生交谈及结课作业分析发现,影响教学效果的环节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理论知识接受能力差,听课兴趣缺乏

来华研究生中有较多学生的本科为非本專业,而“油藏描述”课程又涉及较多专业课程,导致这些学生在课堂理论学习中存在基础知识缺乏、概念体系不清等问题。与本科为本专业的留学生相比,他们通常需要教师从更加基础的概念定义开始讲解,并注意讲解不同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这直接导致授课推进缓慢,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

(2)理论学习与案例实践脱节,难以相互促进

现有教学方案中部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之间有一定时间间隔,学生先期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随后的实践训练虽然热衷但也仅能照猫画虎,从而造成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脱节。这种脱节直接反映在学生提交的综合报告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实践操作尚可,但分析深度不够,即可以完成流程操作、给出图表结果,但缺乏地质分析、结果讨论。这种现象说明,案例实践仅仅使学生熟悉了流程及软件操作,而没有达到掌握理论知识运用的作用,对油藏描述工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与教学中学生热衷软件学习而逃避理论学习的现象也是一致的。

三、“油藏描述”留学生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及课程的实践特点,教学组多次组织教研讨论活动,探索性提出针对留学生的案例引导式教学的可行性建议。该建议突出了实践训练引导理论学习的特点,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对对理论知识探索欲望的启蒙。

(1)案例训练向案例引导转变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导者,教师起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针对学生重实践轻理论、两者脱节的问题,讨论认为可将原教学方案中案例实践的作用由辅助改为主导,即从理论应用、操作训练的角色改为课程引导、随堂示例。根据教学大纲,两大部分7个章节均为实践性很强的内容,比较适合随堂实践的教学方式。以案例实践引导每节课的理论学习,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实践操作,也能理解消化理论知识并将其用于案例分析。

(2)调整理论与实践课时

案例实践的作用改为课程引导后,首先需要进行的调整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课时的安排。讨论认为,每次授课均可采用“实践引导+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的方式,以实践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并应用于随后的操作训练。根据教学安排,对留学生的授课每次为4学时、共12次,可以保障每次授课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理论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内容的讲授。

(3)实习案例分解为引导案例

由于每次课均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安排相应的案例实践内容,形成一套与理论授课相匹配的引导式案例。考虑到多而浅不如单而精,具体操作中可将原来的实习案例料拆分,根据每次授课内容依次提供给学生,并布置实践任务。这样便于学生根据每节课所学知识对同一套资料进行分析,降低难度而加深理解。

(4)考核方式由提交报告变为课堂答辩

针对留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课程考核需要侧重于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这些具体实践过程难以通过简单的综合报告方法考察:一是存在抄袭现象,二是报告通常仅仅反映重要结论。因此,讨论认为可采用课堂答辩的方式,要求学生围绕某一部分实践工作开展案例实践综合分析。据此判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

四、结论

留学生教育是中国大学国际化不可回避的课题,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更是提高国内高校专业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在“油藏描述”教学实践中,对目前来华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根据实践训练引导理论学习的教学思路提出了具体的探索性教学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郑刚,马乐.“一带一路”战略与来华留学生教育:基于2004-2014的数据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16(4):77-82.

[2]刘静, 李光云, 吴国云. “油藏描述”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法实践[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160-162.

[3]赵彬, 王婧慈. 测井专业《测井地质与油藏描述》课程的教学改革[J]. 高教学刊, 2016(23):122-123.

[4]林承焰, 董春梅, 任丽华, 等. 油藏描述技术发展及启示[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37(5):22-27.

[5]王志章. 现代油藏描述技术[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