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陈士芳 李利军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科技英语翻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应用技术转型发展背景下,在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翻译尤其是科技翻译能力的培养应得到进一步认知与重视。为了能更好配合学校转型发展,通过分析科技英语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加强科技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转型发展 科技翻译能力 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9-0216-02
一、应用技术转型背景
“2013年6月,我国35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成立‘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拉开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大幕。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专门召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要求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并将此作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石玉涛,2014)“同年,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和《关于征求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函》,也都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的基本发展方向。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较快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向礁,2015)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更是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作为三本独立院校,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转型发展之列,现已获批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4所广西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之一,并将汽车系、土木系、电控系三个系作为学院转型发展的三个领军系。其成功转型是提高学校社会竞争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的关键所在。
“卢思源、吴启金指出,‘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早已不限于文艺领域,涉及当代社会经济、科技等实用领域的翻译已上升为翻译实践的主体” 。(李欣,2001)但如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非英语专业学生仅限于对翻译的基本技巧或基本理论的简单讲授,犹如蜻蜓点水,教学的材料也多半以文学或社科类为主,涉及到科技领域的微乎其微。在高校中,大学生开始有了科技英语学习和科技翻译能力提升的意识。但科技文章的专业化和枯燥化使得翻译难度加大。在此背景下,加强非英语专业学生科技翻译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二、科技英语的特点
1.规范性
科技英语(EST)指的是科学工作者彼此进行学术交流或向广大读者介绍科学知识时习惯运用的一种语言体裁。科技英语在词汇、句法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
科技英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特点。科技翻译中使用的名词术语都是科技某一领域所使用的专门用语。规范的科技用语形式和意义相对固定,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不会轻易更改。例如, 仪表盘(Dashboard)、 航天宇宙(Aerospace)、电子源(E-source)等。
2.用词专业
有研究表明科技英语文章中约5%-10%的词汇是专业术语。名词化是科技英语在词汇层面的另一个特点。名词化体现在抽象名词表示动作或模式的广泛使用和具有名词的功能动名词的使用。例如,“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k of the photochemical effect of the thin film solar cell solar cells”中的“implementation”等。这些结构使得句子更为简洁,文章更为精炼。
3.表达客观
在句子层面,科技英语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是客观的。这是因为科技英语所陈述或者讨论是的科学发现或者事实。虽然人是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但科技报告的重点是报告科学实践或自然法的结果,而不是发现法律或完成活动的人。因此,客观的句子占了科技英语的很大一部分。
被动语态和非谓语动词也广泛地使用于科技英语中。例如,“The plastic gets accumulated in their rumens and becomes hard. ”除此之外,大量的使用长句是科技英语在句法层面的其中一个特点。原因在于原则、理论、概念以及科学技术的其它主题都是复杂的。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比较关系或伴随关系都需要用逻辑清楚、透彻地加以解释,从而导致长句的使用。
三、非英语专业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策略
1.增加科技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砝码
许多高校正处于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阶段,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其目标。“而极具实用型的科技翻译顺应这一目标,理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主体。科技翻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各种应用科技文体的分析和翻译实践,运用科技翻译基础理论,训练学生词义、语序、语法形式、句子结构、篇章结构、习惯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方面的对比能力,掌握科技翻译的基本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应用型综合翻译能力。”(王向华,2010)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的增加科技翻译的内容势在必行。教师不能局限于书本的内容,在举例讲解词句或者翻译练习时适当倾向于科技方面的题材。
2.让学生了解中西语言差异,转换翻译思维
不管是翻译何种文体,了解中西语言及思维差异是首要前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无意地植入中西文化差异意识,让学生在翻译中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能更好地传递原文信息,避免翻译时引起不必要的失误。科技英语多用被动句,这跟西方崇尚以自然为人知对象有关。在翻译成汉语时,要引导学生使用主动句。例如,“It is propelled by the guideway itself rather than an onboard engine by changing magnetic fields.”应翻译成“它是推动由导轨本身而非機载的引擎通过改变磁场。”另外,英语习惯使用长句,在翻译成汉语时要让学生了解这两者之间的思维差异,将长句分解成短句进行翻译。
3.开设科技英语选修课
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这五方面的能力为目标。如果前面四种能力是学生的能力,则“译”则是考察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英语课程较为单一。以笔者所在的院校来说,一共有三套教材:新世纪综合教程系列、新视野读写听说系列和新思路系列。教材内容较为普遍,缺乏科技专业类英语课程。在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热潮中,许多高校开始开展一系列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针对不同级学生开设不同的选修课。应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开设科技英语翻译、阅读等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科技翻译能力。
4.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科技翻译主要在实践中进行。教师应该挑选合适的实训内容。在学校已有的条件下创设科技翻译的环境,结合所教学生的专业进行情境模拟教学。鼓励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的科技翻译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翻译情境中,反复练习,从而提升科技翻译水平。例如对汽车专业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真实的汽车销售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同时与校外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四、结语
应用技术转型发展重在实践。在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好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科技翻译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对科技翻译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认识当前非英语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拓展实用性英语内容,增加与专业相关的科技翻译练习与实践,为培养高素质科技翻译人才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欣.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技翻译,2001(5).
[2]石玉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茶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武夷学院茶学(茶文化经济方向)专业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14(10).
[3]王尚华.论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科技翻译能力的培养[J].潍坊教育学学报,2010.
[4]向礁.转型期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5(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