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医学生实习阶段心理状态研究

时间:2024-05-07

周宏 黄琼霞

【摘要】医学生是未来医疗人员组成中的重要储备力量,医学生在正式毕业之前往往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医学生的实习阶段会经历从传统课本以及教学等方面转移到见证医院工作中实际的人情冷暖,以及患者的疾病表现和患者情绪变化等,在这个阶段医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容易导致医学生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本文将就医学生实习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

【关键词】医学生 实习阶段 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9-0228-01

医学生根据不同的专业会存在一段各不相同的实习时间,在实习阶段,医学生将彻底脱离书本与教室,开始经历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生离死别以及生老病死。在医院的实习期间,医学生的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很多变化。很多医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以及心理负担,还有部分学生可能由于紧张忐忑影响其医术水平的发挥。如果不能成功的克服一系列心理问题,改变其心理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因此了解医学生实习阶段的心理状态,并对期间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有利于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医疗人员[1]。

一、实习准备

在医学生进入正式实习阶段之前会经历1—2个月的实习准备阶段。在这一时期大部分医学生的心理是期待兼具有一些紧张的,出现极端情绪的医学生相对较少,但仍可能有部分实习生心理承受力较差,过度紧张无法接受实际实习工作[2]。为了增加医学生在实习過程中的信心与克服困难的决心,应当增加对学生实际经验的讲解内容,同时增强医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保证其理论水平的正常发挥,尽可能增强其临床思维能力与适应能力的锻炼,使其实习过程顺利进行。

二、实习初期

实习初期是医学生刚刚开始进入医院进行岗前培训或者科室分配适应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医学生的紧张情绪会占据更多,尤其女性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可能在接受过批评之后产生抑郁悲观等情绪。而一些男性医学生在实习初期也容易产生受挫心理,在实习之前的期待和兴奋会受到一定打击。很多医学生在经历过悲观和抑郁情绪后可以自行调整走出悲观,但也有部分医学生可能就此形成不自信不确定等心理,需要根据医学生的个人性格进行具体分析,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

三、实习中期

实习中期医学生已经开始逐渐适应实习生活,并能够自行解决一些患者的问题与病情变化。在这一时期实习生比较容易存在浮躁和自满的情绪,这种心理不利于其日后的职业道德培养。而与带领实习的导师相处时间较长后,医学生对导师的敬畏感会逐渐消失,能够与导师进行更多的交流,但同时,有部分医学生会存在与导师相熟之后出现请假、迟到、矿工等行为。实习中期需要格外重视医学生的浮躁和厌烦情绪的发展情况。导师在对其进行医学指导的同时需要格外重视其素质以及医学水平的教育,教导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医患关系等相应内容,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

四、实习末期

实习末期的医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医院的工作生活,能够完成实习任务并且对相应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在这一时期医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马虎大意,或者由于实习结束兴奋而导致的工作失误。实习末期医学生的思想不集中现象十分严重,并且还有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事故。带领医学生进行实习的导师需要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判断其工作状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出勤状况等内容进行严格的约束,督促其尽职尽责的坚守每一班岗位,同时如果学生出现违纪行为要进行严厉处罚。对于到实习末期仍不能正常进行医疗工作的实习生予以教导和鼓励,通过经验讲述以及案例分析等方式感染对方情绪,让其从心理上增添对从事医疗工作的信心。

医学的临床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多变并且重要程度较高的工作。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人员,对医学生的实习时期的工作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的研究十分关键。医学生实习期会经历从紧张忐忑到抑郁悲观,再到自信和浮躁最后马虎大意等多种情绪的变化,有很多医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心理变化后心理素质得到了提升,能够更好适应日后职业工作,也有医学生一蹶不振。在医学生产生心理变化的阶段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其心理素质,使其更适应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青玉.临床实习医生心理分析及对策浅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88.

[2]刘婷,罗晓军,赵晓燕.浅谈医学生实习阶段的心理状态[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04):224-22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