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闫影影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120-01
苏轼是亘古少有的全才,精通诗词文,擅长书法与作画。他的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座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他的诗词题材广泛,从质朴的反映民生疾苦之作至写景抒情理论之作,丰富的人生感受化入诗句,显示了其超人的才华。其中他的理趣诗词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内容,不仅是以文人之笔写就,更是以哲人之眼观照人生后的感悟之作。其中韵味隽永的悲旷意蕴,心物交融的艺术境界,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结晶,共同构造了和谐深沉的理趣之美。他的理趣诗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重在阐趣,从“理”入手,理贯全篇
苏轼的《满庭芳》(蜗角虚名)上片全是说理,直抒胸臆,体现词人心声。它显示出强烈的个性探索色彩,具有逻辑思辨力,“筋骨”壮,“思理”深,词上升为一种生命哲学的表达,与理学家的乏味说教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作者并未满足局限于此,下片继续深化,引入了景物描绘,全词由至景,以江南清风皓月、苔茵云幕的美景、好酒佳曲为结尾,以景现情现理,更为深沉的痛苦掩于幕后,扬弃悲哀,达到人格的解放。理入词中,情韵、理致妙合无垠,犹如音乐中的休止符,余韵不止,哲理意味继续深化,理趣也在这种绵邈无尽中显示出它独有的魅力。
第二,由叙事设问入手,“缘事而发”
苏轼非常著名的《水调歌头》这首词,由“月”起问,以问入手,道出词人欲“乘风归去”的想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吾身非吾有,是天地之委形”,主体彻底回归自然的思想对苏轼的影响。随即词义一转,以“高处不胜寒”为由,最后还是“在人间”;伴着月光推移,词人进一步探索生命幽韵,“月有阴睛圆缺”,自然引导开解人,得出“人有悲欢离合”的了悟,反复探索,“斗折蛇行”至此“豁然开朗”,终于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达观歌唱,前后呼应,用笔曲折,螺旋式上升,理性意味由隐到显,愈来愈深,体现出作者苦苦探索的心路历程:苦难——体悟——超脱,词中历程合于词人的人生经历。
第三,以议论入诗,形象入诗,比兴自然
苏轼的诗歌,特别擅长用比喻,钱钟书说:“他在风格上最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的”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对于苏轼的理趣诗,他仍然以形象入诗见长,同时,他还以议论入诗,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
第四,以颜色字入诗,渲染意趣
苏轼的诗作中,有一很大特色就是爱用颜色字,不仅用它渲染境界,更能增加读者的视觉享受,在那些说理诗中更能让人体味到一种理趣美,如他的《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题画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诗中虽无颜色字,但它所构勒的画面是以带给人一种视觉享受,诗歌借鸭来说明,只有经常与某物保持联系,才能敏税的把握事物的细微變化,才能见微而知著,做到先知先觉,台湾著名学者李一冰说:“诗不如画者是画面上的线条和色彩,画不如诗者是形象上的轻重疾徐,感观上的冷暖,情分中的理趣”。苏轼的题画诗和画中的颜色字都让人悟出一种生活中的常理,其中颜色字更能带给人一种审美趣味。
第五,含蓄寄托,以曲笔写胸襟
含蓄寄托,以曲笔写胸襟,这更符合古诗词的审美观念。“理”在词后,“趣”茌词外,有象征寄托,蕴藉而隽永。如《定风波》(莫听穿林),这是苏轼摆脱了初到黄州时的消沉后的作品。词从“道中遇雨”这一日常小事的触发写起,词人内心释、道思想的积淀被碰撞出灵感火花,又如充满压力的地下水源寻到了突破口,喷涌而出化为多姿的喷泉,象与理“猝然相遇,借以成章”。由此入手,探索人生蕴,并上升到哲理高度,自然外事与“我”契合。在词人笔下“料峭春风”、“山头斜照”,乃至“穿林打叶声”就由最初的“无目的的呈现”到词中“合目的展示”,现实中的山川风雨与词人心中的山川风雨合一,衬托出作者坦荡襟怀和泰然应变的处世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睛”,可谓于“无色”中见“真色”,词人面对的既是大自然的风雨,更是政治上的风云变幻,虽未点破,理趣反倒更为浓厚。
苏轼的诗歌对于后世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他的理趣诗让人细思起来觉得内涵颇深。纵观其一生,儒家的积极用世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佛老思想只是他解除苦闷的手段。同时与人民群众及社会现实的接触,给予了他积极的影响。唯其如此,即使在最受磨难的时候,他虽然有时出现过消极虚无的念头,但没有完全颓废悲观,而是仍然不能忘情于现实政治,仍然执著于文艺创作,甚至可以说是穷而弥坚,老而弥笃。苏轼的诗文词赋替我们架好了通向心灵深处的精神桥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