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写作”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时间:2024-05-07

吴海燕

【摘要】针对当前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衔接不够紧密的现状,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促进阅读技能和写作能力共同提升的“微写作”活动设计,以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目的,使阅读真正起到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作用。同时,通过读后“微写作”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及英语运用能力在有效的语言输出中得以不断提升。

【关键词】教学阅读 微写作 语言输入 有效输出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103-03

一、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老师意识到有效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主要以传统方式对阅读文本进行简单的生词、短语、句式和语法讲解,主要关注学生从文本获取信息的能力,而极少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及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和逻辑顺序。在写作教学中则过多强调学生句式和语法的准确性,缺乏对学生写作时的篇章意识及逻辑思维训练。当前这种读写分离的教学困境导致我们的学生面对写作任务时,总是感觉无从下笔或者写的文章缺乏逻辑性与连贯性,不能有效的运用目标语言进行流畅的思想表达。

Webb(1987)在谈及读写关系时曾说:“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写作的‘彩排,阅读材料提供了‘彩排的道具。”。可见,阅读是英语学习者重要的语言输入途径,而有效的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前提。为了使语言输入在语言输出上真正得以有效体现,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关注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整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基于文本体裁,话题,篇章结构及语言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相应阅读策略及语言结构和目标词汇,并设计相关读后写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中真正内化所学语言,从而习得语言。

二、“微写作”与阅读教学结合的理论依据

(一)输入与输出理论

语言学家Krashen(1985)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是通过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趣味与关联的、非语法程序的语言输入而产生的。另外,加拿大学者Swain认为语言输入仅仅使语言学习者习得了语言理解能力,而语言输出包含大量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必须通过积极的、有意义的、创造性的、大量的语言输出实践才能形成(2002)。可见,无论是输入还是输出,都是语言习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语言技能中,听和读为理解技能,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方式,而说和写则是表达应用技能,是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可见,学习者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和新知识进行重新编码和加工,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读后“微写作”正好符合学习者建构意义的过程,阅读与写作应是有机结合的,两者不可分割。

三、读后“微写作”对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减轻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精心挑选的阅读材料可以保证学生输入的语言是地道的、规范的,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帮助学生对目标词汇及句型结构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语篇阅读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境,可以减轻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畏惧感,让学生在下笔时有话可说,并通过模仿运用文本词汇及句型结构从而减少错误。“微写作”促使学生把阅读中所习得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中,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有助于促使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提升阅读能力

读后写作促进学生不断从返文本研读重难点词汇及句型结构,并学会自主关注文本中的前后逻辑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主题及故事内涵,对目标词汇及句型结构掌握的更加扎实。同时,带着任务阅读文本,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思考,从而更好的走近作者,走进文本的主人公世界。经过长期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有质的提升。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加英语学习成就感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学生创作的内容往往是五彩斑斓的,几乎没有一篇文章是相似的。当将学生的作品在班级里交流时,如果教师做到尊重每个孩子的创作成果,肯定每个孩子不同的思维方式,将会让每个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独特,体验到英语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四、“微写作”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当前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文本中就蕴含着许多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材料讓学生进行读后“微写作”。笔者主要以下面几种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读后写作练习。

(一)读后续写

读后续写是学生在充分阅读并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利用文本的相关素材、线索、情节等,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补充或给原本没有明确结尾的文章加上一个合乎情理的结局。这一过程不断促使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教学案例1】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6 “Hansel and Gretel”是一篇经典的西方童话故事的节选。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聪明的Hansel识破了继母的计划,并通过扔石头来和面包屑来作记号,从而防止在森林里迷路,但最后因为面包屑被小鸟吃了而在森林里迷路了。他们来到了一座糖果屋前,正当他们准备吃掉一部分糖果屋时,从屋子里传来了一个老婆婆的声音:“Who is that? Who is brave enough to eat my house?”文章到这里戛然而止。这为学生后面的读后续写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围绕该故事,笔者设置了如下续写活动:

1.思考问题:Do you think the story is complete? Why or why not?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故事是不完整的,因为读者都不知道the old woman是谁,也不知道Hansel和Gretel的最终命运会怎样。还有的学生认为故事可以到这里结束,这样开放性的结局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思考与想象余地。

2.教师提出新的问题: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story?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从而更好的理解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及文本的逻辑关系。学生在对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后,不断提出自己的疑惑,比如有学生问:Where is Hansel and Gretels mother? Why did they still come back home when they found out stepmothers plan?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将为后面续写做好铺垫。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糖果屋里的女人是谁及将会发生什么。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激烈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陈述观点,一些学生的预测如下:

A:We think the old woman is a kind lady. She will help Hansel and Gretel find the way home.

B:Maybe the old woman is a witch who will kill the children.

C:The children will live a happy life with the woman who has no kids.

D:We think the old woman is their mother. And they will live happily together.

4.教師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好的故事剧本应该包含些方面,最后大家总结出好的故事性文章应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征描写生动鲜明、前后文逻辑连贯、语言得体、句式多变、用词精准恰当等。

5.在经过全班同学的头脑风暴后,教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阅读文本,根据文中情节,发挥想象,为故事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并提醒孩子要注意文体。

6.在学生完成写作后,然后从每一小组里挑选出他们认为续写的最好的文章在班级里展示,并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台词奖等。同时利用优秀的范文引导同学们从语言精准、逻辑连贯、句式变化、人物特征描写等方面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读后缩写

缩写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借助关键信息对文本大意进行归纳或概述,但不能改变原文题材、体裁、主要内容和框架。因此,缩写要求学生对文本内容要掌握得相当准确,是一种帮助学生有效内化所学语言的重要方式,它也是概括总结这一重要阅读策略的书面展示。在让学生进行读后缩写活动时,应选取那些文章比较长,但主线清晰,学生容易理清思路的文本。

【教学案例2】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8 “A Country Music Song Changed Her Life Forever”.讲述了一个关于美国乡村音乐改变了一个叛逆女孩生活的故事,同时向读者呈现很多关于乡村音乐的背景知识。针对该文本特征,笔者进行了如下的读后缩写教学活动:

1.请学生再次细读文章并根据文本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然后教师呈现下图:

2.通过思维导图对学生提问,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以此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而且对课文的整体框架及逻辑性都有更好的体会与理解。

3.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summary of the passage. Write no more than 100 words. (教师提供适当的连词或句型供学生参考)。

(三)读后仿写

在英语学习中,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指学生对文本结构,篇章布局及语言知识都充分理解的情况下,模仿文章的结构布局及相应句式等。因此,仿写前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与理解,掌握文本的语言特点,理清上下文逻辑关系,学会相应重点句型及短语的应用。

【教学案例3】以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5 “Beauty in Common Things”.为例,该篇文章是典型的说明文。它通过先总体介绍,后细节描述的方法介绍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如孔明灯、剪纸和泥塑,包括他们的制作工艺、制作原料和象征意义等。阅读后,要求学生模仿文本写一篇介绍自己家乡特色物品的说明文。读后仿写活动设置如下:

1.请学生再次细读第3段文本,完成相应思维导图,以此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从关注细节描写到文本框架构思。

2.教师根据思维导图进行提问,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目标语言及句式。

3.集体讨论:介绍某个物品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经过集思广益,可以大概归纳出以下内容(如下表):

4.Free talk. Talk about some special things in studentshometowns.

5.Fill in the chart and write a short passage by using the notes.

(四)读后评论

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判断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读后写评论不仅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英语思维,促进其个性发展。进入八年级以后,学生将会在英语阅读中碰到许多议论文体裁的文本阅读,同时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很容易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

【教学案例4】如新目标英语八下Unit 3 Section B(2b)的阅读文本是关于两位家长对于青少年是否应做家务发表的不同观点的议论文章。两篇文章持截然不同的观点,但都给出了充分的论据进行论证,为学生学习如何写议论文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下面是进行读后评论的具体课堂实践:

1.通读两篇文章,找出主题句:I do not understand why so?鄄me parents make their kids help with housework and chores at home./ I think it is important for children to learn how to do chores and help their parents with housework.

2.两位家长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那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吗?教师让学生再次细读文本,将相关论据要点找出罗列在相应表格里。

3.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返回文本阅读并思考一篇好的议论文将包括哪些要素,经过上述的速读与细读两个环节以及全班同学的讨论和补充,学生不难总结出议论文的写作将要关注到:明确的论点,充足的论据,结论,过渡句及修辞,其中修辞手段可以包括举例子,引用,比喻等。

4.抛出话题:Which letter do you agree with? Why?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述个人观点,同时将学生中一些好的观点或句型板书在黑板上:e.g: I think/ believe/agree/ disagree that…I think it is fair/ unfair…

5.让学生模仿阅读文本写一封信给杂志社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有主题句、有论据、有结论,同时上下文衔接自然流畅。

6.分享交流阶段让学生进行小组内互相阅读文章,并根据相关评价标准互相批改,提修改意见。

五、读后“微写作”的教学反思

(一)精选让学生进行读后写作的阅读材料

在教学中,教师应选取教材中那些语言地道,优美,谋篇布局精湛,文章脉络清晰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文本,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们才乐于认真阅读并进而思考相关话题。此外,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认知倾向于相关,即人们重视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吕郑芳,2006)。因此,在进行读后写作活动设计时,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人认知能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更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愿望和更真实的体现学生的创新性逻辑思维。

(二)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搭建写作支架

写作前的阅读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文本主题,学会一些新的语言表达方法,而且应根据不同的写作任务从文本出发,通过设计一些活动来帮助学生梳理语篇的段落关系和写作意图,深入理解作者的用词及上下文间的逻辑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让学生从阅读文本中习得的知识迁移到后面自己的独立创作上。教师在阅读教学环节,也应注重深挖文章主题思想,通过抛出问题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为后面的续写做好准备。

(三)引导学生在写作后不断优化书面表达

当学生的写作任务完成时,教师对于学生的个人努力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将会帮助学生树立努力学好英语的信心。但教师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作品,只有不断修改,提升语言和结构,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水平。正如Swain(1985)指出:成功的二语习得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又要具备可理解性输出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在输出语言时应对自己的语言使用谨慎而负责,无论是语言的形式,意义还是前后文的逻辑,都要不断核查,不断修正,才能不断完善。

六、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各种读后写作活动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深入,透彻和细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不断的反复阅读让学生将文本中的语言素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是,要想真正提高英语水平,仍需教师引领学生坚持利用多种渠道多听、多读,不断增加语言输入,同时坚持在不断运用中,真正习得语言,最终提升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A]. In S. Class & C. Madden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5. 143-162.

[2]段宇.第二語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外语初学者的启发[J].郑州大学学报,2002(3):146-149.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楼成芳.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写联动活动设计探析[M].中2016(1):50-54.

[5]张凤娟.例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读后写作任务的设计[M].考试周刊,2015(50):1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