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田应辉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堂被广泛的采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提高案例教学在课堂中的有效性,本文针对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问题 對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97-01
思想政治课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这样的特点为实施案例教学法提供了条件。案例教学法在课堂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种教学方法在课堂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作用巨大。下文将对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案例脱离实际
首先,所选案例脱离教学目标。保罗·劳伦斯教授曾提出,好的案例就像载满货物的车子一样,把现实发生的问题运送到课堂里来。由此可以得出,教学用的案例不但要与教学目标吻合,还要选取那些学生容易获得认同感并且易于接受的案例。
其次,案例脱离学生实际。对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案例辅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指导,让学生真正觉得思想政治课程可以指导他们的生活,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角色错位
案例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因为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确造成应用效果不好的情况大量存在。有时是因为教师事先没有对案例进行消化吸收,造成归纳梳理缺乏系统,总结点评案例过于肤浅;有时是直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长篇大论,给出不恰当的结论;还有老师直接利用学生的汇报代替自己的点评。
3.学生参与度不够
在课堂中有时会发现,案例教学中学生对于老师设计的问题有时不能给出积极的回应。笔者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设计的问题多局限于教材,有时与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匹配,导致问题太难,学生自然不会作答;又或者是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与学生完全没有“认知冲突”,学生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回答。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师挖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够,课堂没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
4.教师没有把握案例教学的本质
很多教师过于迷信案例教学法,却没能把握案例教学法的本质,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对传统教学手段形成排斥。因为传统教学手段的缺失和理论学习的不足,导致了案例教学变成了无根之木,案例教学便彻底地沦为形式,效果自然不好。
二、对策与建议
1.慎选案例,适时建立案例教学资源库
针对性和典型性是高质量的教学案例的特征。首先教师在选择案例前必须对教学内容胸有成竹,才能进行总结提炼,进而针对核心问题精选案例;其次所选案例必须典型,即通过案例分析后,真正能够达到将课程中的原理阐述清晰、引发学生共鸣的目的。有条件的情况下,以课程组为单位组建教学资源库,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备课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真正达到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目的。
2.准确定位教师角色,提高实施案例教学的能力
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更多的是将传统教学中的单向输出改变为学生间的多向互动,既然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应该在案例教学中摆好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首先要能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宗旨,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案例教学法的一般规律和真谛,提高案例教学课堂的组织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采取恰当的方式给予回答,不断激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多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的才智聪明和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个性获得了老师的认同,他们的积极参与取得了成绩,才能为在后续的教学中参与案例讨论提供了持续的动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讨论中成长,在互动与合作中,师生“自我表现”的创新价值不断得到充分体现。
4.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把握案例教学法的本质
案例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具体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发现案例中存在的矛盾,继而通过与同学间火花的碰撞,挖掘每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进而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但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绝对不能完全否定,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两者有机结合,才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实际操作中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认清其本质和摆好自己的位置,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真正培养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延宇.案例教学及其运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2.
[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