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怀慧欣 闫守军
【摘要】少年强则国强,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小学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此阶段教育的作用尤为突出。我国教育事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何在做好本职教育工作的基础之上,使教育呈现出特色,是当前需要思考并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结合,通过该方法实现教育的革新。
【关键词】传统文化 特色教育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041-02
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之中形成了灿烂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的思想、价值观树立都能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文化在教育事业中也能体现出独特的作用。通过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精神素养的提升,也能在整个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院校整体水平。
1.将传统文化与校园建设相结合
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设施建设,通过带有文化色彩的基础设施等营造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资源建设,例如教材、教师队伍等。下面对这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1设施建设
学校设施建设有多种方法:首先,依照学校自身条件可以建设图书馆和博物馆。图书馆中可收纳历史和文化的相关书籍,便于学生学习和查找资料。博物馆中可展示古代钱币、名人书画等等。上述设施也能成为学校的特色建筑,代表学校的形象。其次,可在楼梯上粘贴历史实践、名人事迹等内容,使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历史和文化的学习,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除了楼梯以外,在楼道里也可悬挂古代诗人、思想家的简介,主要思想等等。并结合各楼层学生年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内容。学生课余时间穿梭在楼道中,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最后,教师应注重办公室的布置。例如可在办公室中张贴各类书法作品等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室进行美化。例如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名人诗词等张贴在教室中。每周可出一期关于传统文化的黑板报。还可在教室开设阅读角,提供各类文化读物供学生借阅。
1.2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教材的编写,另一方面是学校师资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等对学生思想产生了很大冲击。在快节奏的发展状态中,快餐理念盛行,而往往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多数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但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才能更好地看清未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通过历史文明的传承,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并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2.将传统文化与教学相结合
2.1课堂教学
在选择合适教材的基础之上,学校还应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等进行合理安排。例如,每天安排五分钟左右的晨读时间。依照各年级学生的特点,选取相应的阅读内容。可包括散文、古诗词等作品。另外,每周应选取一天对晨读作品进行温习和总结,加深学生印象。午休过后,也可安排五分钟时间进行阅读,不但能使学生从休息中尽快调整到学习状态,也能对学生心理和精神起到放松和缓冲的作用。每周应至少选取一个课时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在课堂中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朗诵诗词等内容。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学生发音、断句等进行纠正,利用朗读的方式也能使学生学习到优秀文化作品。
2.2举办活动
开展各类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其次,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展示个人风采。最后,通过举办活动能够使学校的品牌得以树立。当今社会中多种消极思想对学生产生了恶劣影响,例如盲目攀比、好逸恶劳等等。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容易遗忘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为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等记录篇,在课间休息时间学校也可利用校园广播播放《感恩的心》等励志歌曲。
3.结束语
特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校来说,应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使教学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本文从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两方面阐述了传统文化和校园建设结合的方法,从课堂教学和举办活动两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和教学的结合,旨在为学校特色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于云龙.北京市东高地三小特色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学院,2014,(05):106-108.
[2]彭援援.榕江县中小学校园文化特色建设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05):125-127.
[3]张小利.基于学校精神重建的民族地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04):102-1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