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陆芽
【摘要】为了确保数学课改质量,数学教师开始将实践操作活动加入到了课程教学之中。本文将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对实践操作在数学课改中的作用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保证数学课改落实质量,切实强化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 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 实践操作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145-02
小学数学教学开设实践操作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小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进行掌握,锻炼学生数学思维,使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教学功能。而将其运用到数学课改之中,能够起到成功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水平以及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等方面的作用,值得对其进行广泛推广。
一、实践操作对于小学课改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带动
数学教学由于抽象性较强,对于小学生而言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手段,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或者抵触等消极情绪,并不利于数学课改的落实。而实践操作活动的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与操作的方式,来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整体活动趣味性较强,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按照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小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创新水平[1]。但以往的教学模式多以知识讲授式为主,对创新能力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而实践教学活动的运用,能够以实践操作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激发,使他们能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逐渐探寻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同时还能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这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三)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
就心理层面而言,知识点获取与动手活动有着直接的关联,而小学生年级较小,形象思维以及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亲手实践的过程会加深他们的印象,帮助他们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这也是帮助小学生对自身能力进行强化的有效途径。教师会通过设计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像在进行“三角形”特性的学习时,老师便可以让学生通过建立三角形模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三角形的相关特性进行明确,这样直观化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会带动小学生智力以及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全面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将以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1)》一课的教学为例,对实践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进行介绍。
(一)明确实践操作准则与要求
由于模型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较大,而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所以老师在教学之前应让小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活动方向,并要就活动实际开展情况提供相应的要求,以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2]。
(二)正确示范,合理引导
由于本课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各图形的关系,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图形的拼组来获得美的享受,所以笔者设计了“制作风车”这一教学活动。在活动开展前,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几组风车的图片,有效激发起了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兴趣;其次,老师要向学生示范风车的正确制作方式,并在示范过程中通过启发式问题以及引导提问等方式,来引发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思考,像老师就作风车的纸向学生提问纸的形状,进而代入长方形以及三角形等图形都是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等;最后,老师要让学生按照示范进行风车制作,并提出拓展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圆形或者其他图形剪出正方形,或者剪出其他图形,进而再次激发出学生对于“图形”的探究欲望,顺利完成本课教学。
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同时还能整体课程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风车制作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性,并能够对所学图形关系进行初步感知。
三、结束语
鉴于实践活动对于数学课改的作用,数学教育者应对这项教学手段予以足够重视,要按照实践活动极为注重学生主动能动性的特性,提升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教学为主,按照小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学习习惯科学对实践活动进行设计,從而将实践活动的教学优势完全发挥出来,打造出更加理想的数学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段守法.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构建“生动”数学课堂——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J].知音励志,2016,23:150.
[2]石海英.有关小学数学课改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155-15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