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蕾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设计问题,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问题设计保证了课堂的效率,也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文章基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问题设计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163-02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问题是课堂氛围活跃的源头,如果整节课堂上未设计问题,这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课堂氛围也是死气沉沉的。
一、备课环节,设置问题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备课是基础。在备课环节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置问题。通过问题指明本节课的学习方向,也让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备课环节中的问题为本節课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二、导入环节,利用问题
在课堂刚开始时,很多学生无法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学中。为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导入环节,并在导入环节中设计问题,利用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快速的从上节课的教学中或者课间游戏中回归到本节课教学中,保证本节课的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体消化与吸收》这一节内容时,导入环节中,教师要创设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今天吃饭了吗?吃了些什么食物呢?你们是否知道食物进入你们的体内,其要进行怎样的旅程呢?还将要发生什么样的历险故事呢?通过该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积极的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在回答该问题时,学生结合了自身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活跃。当每位学生得出属于自己的答案时,教师不要着急否定哪位学生回答得准确,哪位学生回答得错误,而是要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人体消化与吸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判断答案的准确性,这样做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踊跃参与到教学中。
三、授课环节,解决问题
授课环节是教学活动的核心。预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本节课的内容,同时他们也在预习中遇到了新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从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剖析问题,循序渐进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人的性状和遗传》这一节内容时,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原因,生物的遗传是在生命过程中完成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接触到了“基因”这一概念。为了便于学生快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不同的问题,如:同学们慢慢长大,你们会发现自己的样子越来越像谁呢?通过问题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遗传和变异。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将成龙父子的图片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观察这二者的相似之处。学生回答:鼻子具有相似之处。教师继续追问:哪位学生可以给遗传下个定义呢?学生:遗传指的是亲子间的相似性,遗传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基础。通过利用明星父子脸设计问题,这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积极寻找相似之处时,总结出遗传的定义。这样一来,将抽象的生物概念转换为具体的认知,学生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力。
四、评价环节,巩固问题
传统的课堂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挫伤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要完善评价机制。在评价环节中,教师要针对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情况,适时鼓励学生,表扬学生,激发起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食品保存》这一节内容时,课堂上,教师会设计如下的问题,如:食物为什么样保存呢?食物变质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止食物腐败呢?猪肉长时间放在冰箱里,是否会腐败呢?通过层层递推的问题,便于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而,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针对那些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他们;针对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另外,教师还要反思课堂问题是否围绕着教学目标所提出的以及本节课的问题是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环节中的问题便于教师及时发现不足,完善教学活动。
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同时,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探索,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衡芳娟.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2)
[2]吴盼.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建议[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2)
[3]姜玉.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