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刘雪松
【摘要】竹意象是后人鉴赏和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媒介之一。“竹”本身的自然属性就能够引申出君子之象,使其成为君子品质的重要象征。然后,中国古代文学中竹意象也在不断演变,呈现出多元化的情感色彩,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精神体验。
【关键词】中国 古代文学 竹意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16-02
竹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意象之一,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竹意象的描写,“竹”本身刚正不阿、坚韧挺拔的品格就是古代文人墨客表达寓意和立场的重点对象。所以,古代文人墨客对“竹”可谓是特别的钟爱,常把“竹”比作君子的化身,让“竹”具有了鲜明的君子意象。但由于生活的年代背景以及作者精神世界的差异,除了赋予“竹”君子品质之意象以外,中国古代文学中竹意象的描述方式还有很多,彼此交相辉映,共同构建起中国古代文学竹意象这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一、君子之象
将传统的审美价值观念用外化为物的文学创作方式表达出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重点。古代文人讲究君子之名,君子也成为做人的标准,对于君子之品行就需借助外物来描述。而“竹”本身挺拔、常青、有节、中空的自然属性与古代所追求的刚直、谦虚、节操、坚韧等君子形象正好吻合,这就使得“竹”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客”,文人们也经常用竹子比喻君子气节,赋予了“竹”君子之象。如《礼记·礼器》中就写到“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将做人与竹子的“节”联系在一起,依托对竹子的“节”的描写来表达做人要有“气节”,从而塑造出一个“竹”君子意象。唐代刘岩夫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植竹记》,就依托“竹”所具备的品质进行描述,表现“竹”在作者心中君子之象。再如唐代白居易的《养竹记》也是重点描写了“竹”的品质,在歌颂竹子正直无私、刚正不阿、谦虚求进、砥砺名节的品质中,将竹与君子品行相通,赋予了“竹”君子之形象。所有,竹子本身的属性与君子的品质是相通的,古代文人也常借助咏竹来标榜君子的人格修养,也反映出古代文人追求君子般的高尚品格。唐宋时期,关于竹之君子意象的描写更是枚不胜举。刘禹锡、王安石、张九龄、袁燮等许多文人雅士都表现出对“竹”君子品质的情有独钟。如刘禹锡的“多节本怀端直性”、 张九龄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薛涛的“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这些诗人都借助对竹的描写来衬托做人的品行,将竹意象上升到了人文素养的层次。由此可见,“竹”君子之象在古代文人笔下可谓异彩纷呈,同时也赋予了“竹”彰显道德人格的意蕴。
二、悲愤之情
古代文人在借“竹”意象来承载君子品格的同时,也会通过竹意象来寄托悲愤之情。比如杜甫笔下的《破船》对于竹意象的描写就承载了作者对朝政腐败和百姓离苦的悲愤之情,作者在目睹和亲身经历下将自身的悲愤之情融入到了“竹”意象中。杜甫塑造的是“野竹独修修”的孤竹形象,用孤独消瘦的竹子来形容作者面对百姓流离失所的心境,也表达了作者对动乱四起、日薄西山、即将崩塌的唐王朝的悲愤。为此,杜甫还专门写过一首《苦竹》更是将对当时社会的悲愤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描写苦竹的处境艰难但仍然坚守气节,衬托出作者一生报国无门的悲哀与愤怒情怀,表面上是在写竹,实际上则是在“借竹抒情”,将竹景与人情融为一体,丰富了竹意象的内涵。再如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中关于竹的描写用“龙材”、“抽千尺”等词语,将自己强烈的愿望以及理想受挫后的悲愤之情融入对竹的描写中,蕴含了作者如竹般的遭遇。
三、隐逸之风
中国古代文学中,“竹”也一度成为追求自由、性灵的精神文化象征,赋予了“竹”宁静飘逸的隐逸之风。尤其是在战乱时期,文人雅士会选择隐于山野,将更多追求外部完美转移到追求内心世界的自由上,在借助“竹”意象得以实现。《世说新语·任诞》中就提到过“竹林七贤”,他们常与竹林聚会、饮酒赋诗,抒发自身淡泊名利、超塵出世的情怀,以“竹”会友,彰显了向往自由的隐逸之风。后来,竹林便成为名士风流放达的舞台,而“竹”意象也被融入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隐逸之风。如孙盛《晋阳秋》也记载了“竹林七贤”的壮举。自此,竹也成为文人雅士描写隐逸之风的象征。唐代王维的《竹里馆》赋予了“竹”远离尘嚣、飘逸绝尘的意象。作者以月夜竹林为衬托,可以看出其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首诗里的“竹”意象无疑是高雅绝尘、潇洒飘逸的诗人情怀的流露。再如苏轼《定风波》里关于“竹”的描写,作者手持“竹杖”,脚踏“芒鞋”,轻松自如、信不出游,也反映出作者想远离尘嚣,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手持“竹杖”也成为隐逸之风的最好表现。
四、禅宗之心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一度认为竹与佛有缘,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就曾记载“竹林精舍”,认识竹园是说法开化的道场。至今,普陀山上的“紫竹林”传说是观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清雅幽静的竹园有助于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超凡脱俗的竹子也被注入了禅宗之心的意象。而将“竹”禅宗之心意象与文学融合主要兴起于唐代。竹子的高雅逸静能够给人于清凉之感,有助于人顿悟禅机。唐代王维就享有“诗佛”之称,在他的《竹里馆》中就描写到“独坐幽篁里”的禅宗妙境,通过幽静的竹林反映出作者那种心无杂念、超凡脱俗的禅宗境界,将“竹”禅宗意蕴与人的禅宗之心融合一体,勾画出诗歌清幽绝俗的优美意境。唐代白居易晚年信佛,其《池上竹下作》提到“竹解心虚即我诗”,将“竹”比喻为自己的老师,体现了对“竹”超凡脱俗、众生浮云的禅宗意象之描述。再如白居易的《竹楼宿》更是描写了作者在竹林中参禅的生活。所以,竹在佛教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这与竹本身清雅脱俗、修长清俊的外在形象有很大关系,但更多的还是古代文学赋予了“竹”禅宗之心的意象。
总之,竹作为审美对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很高,古代文人雅士也多关注“竹”的特点,在笔下也赋予了竹意象更多的内涵。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就必须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竹意象。“竹”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寄托,具有谦虚有节、正直不阿的君子之象,具有报国无门、感叹世事的悲愤之情,具有淡泊名利、潇洒自由的飘逸之风,还具有超然脱俗、沉寂出尘的禅宗之心。中国古代文化的竹意象内涵丰富,能给人带来多重的审美感受和精神体验。
参考文献:
[1] 金业焱.论中国文学中竹意象的演变[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
[2] 王志芳.由《诗经·卫风·淇奥》中的“绿竹”谈及竹意象的文化内涵[J]. 名作欣赏,2016(26) .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