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党建微信平台建设探析

时间:2024-05-07

郭轶 李萍 孔飞

【摘要】“互联网+党建”模式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方向。而微信平台建设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党建工作中微信平台对比以往的依托网站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优势,论述了党建微信平台建设中学生工作干部所应具备的工作意识和微信平台建设需要注意的几点内容。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 微信平台 党建网站 工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22-02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互联网+”的概念隆重推出,要求各級政府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由此掀起了中国社会轰轰烈烈的“互联网+”行动的热潮。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股潮流,各行各业都在拥抱“互联网+,”“互联网+”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政府机构和企业单位都成为必然的选择。大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理所当然也要成为高校“互联网+”行动的排头兵。这也要求高校学生工作队伍要迅速展开党建工作的“互联网+”行动,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全面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入新领域、提升新水平、实现新发展的全新轨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开始了依托与互联网工具下的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但由于受到各种的原因,目前的很多高校的“互联网+党建”却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比如,有的微博、微信内容更新不及时,甚至数月不更新;有的网站、微博、微信内容重合度高,缺乏特色;有的网站、微博、微信以单一的信息传播为主,缺乏与学生党员互动等。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的学生工作者的思维,还停留在“互联网+”就是“+互联网”的阶段,还认为“互联网+”就是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面向学生党员的互联网平台。这样的认识对于真正的开展“互联网+党建”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互联网+党建”,不能仅仅是喊出一句口号、表达一种姿态,更多的是要找准互联网和党建的结合点,形成全新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党建工作形态。如果我们仅仅是设立一个网站,建立一个学生党员的BBS交流平台,那么肯定是无法让党建工作步入“互联网+党建”的全新模式的,在其中投入的成本和努力也将白白浪费。直白一点说,“互联网+党建”,加的不仅仅是形式,不仅仅是把互联网和党建简单的相加,而是应该让“互联网+党建”的先进模式彻彻底底改变我们固有的党建工作思路,让它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全面进步。

目前,微信平台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兴的互联网工作,可以说也是目前“互联网+”模式中结合的最好的互联网工作。特别是微信公众号的推出,更是全面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微信平台上丰富而实用的功能,简便而轻松的操作方式,“轻轻一触”就无所不能,迅速地吸引了众多的用户。很多企事业单位、组织和政府机关都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平台,以便更好地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品质,凝聚人心。“互联网+党建”微信平台的建设应当是提升学生党建工作效果的重点内容。

一、学生党建微信平台相比原有党建网站的优势分析

有人会说,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建设了党建的网站,很多的党建育人目标完全可以在网站上实现,再建设党建的微信平台,是否造成了工作的重复,这样的建设是否还有必要。笔者认为,答案一定是肯定的,相比于党建网站,党建微信平台能够给党建工作带来更多的优势,也能给学生党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提高的内容。

1.党建微信平台能够最大限度地拉近基层党组织与学生党员的距离

党建微信平台是建立在手机微信上的交流平台,每个学生党员都能够通过手机在微信平台上实现了解到基层党组织发布的信息,也能够随时获取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党建微信平台使信息的传递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碍,让沟通更及时,处理问题更快捷,使党建工作真正做到了学生党员身边,做到了那些与学生党员和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事情上,无形中就拉近了学生党员与组织的距离。

2.相比于传统的党建网站,党建微信平台能够以更加活泼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甚至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之外的帮助

在传统党建网站上,大多还是为学生党员提供一些政策上和实事信息的发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官方”的。但在党建的微信平台上,除了能够发布这些官方信息外,还能够给学生党员提供一些和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上的小贴士,使相对严肃的党建内容在呈现上更加有吸引力,能贴近学生党员,让学生与党组织之间更深入地沟通和接触,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让党组织真正成为学生党员心中的第二个“家”。

3.党建微信平台能够让学生党员随时随地了解学校和党建的信息,能够随时与党组织进行沟通和交流

网上党建工作是要通过电脑来实现沟通的,倘若学生在没有使用电脑上网浏览党建网站内容的条件时,往往就很难起到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作用。党建微信平台是建立在以手机为媒介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只要学生的手机有电有信号,那么就能随时随地得到党建信息,能即时与党组织进行交流。

二、党建微信平台建设需要学生工作干部具备相应的工作意识

党建微信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党建”模式,要想确保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工作干部在微信平台的建设和工作过程中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微信只能提供一个交互的媒介,但工作能否落实的好,还需要学生工作干部具备相应的思维和工作意识。笔者认为,除了具备互联网时代普遍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下,还有具备一下三点意识。

1.微信平台建设需要学生工作干部要学会主动积极地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技术的进步为它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与传统媒体相比优势显而易见:进入低门槛,信息传播无边界、话语权高度分散,表达渠道多元化,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过去,党建信息传播主要渠道是通过张贴布告,广播、校报、校刊的形式,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党建网站成为了党建传播信息渠道的主要途径,但是到了现今的时代,形式又发生了巨大的不同,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完成这一过程,同时还能发表评论,满意就“点赞”,不满意就“吐槽”。每一个人既是现场见证者,又是舆论制造传播者。因此,学生工作干部绝对不能做旁观者,要熟悉网络媒体的特点规律、运行方式,驾驭和用好网络媒体,使其最大限度地为高校党委服务,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提供新的平台,而不是让网络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

2.微信平台建设需要学生工作干部要树立平等交流的工作态度

在微信中,没有等级高低、没有贵贱之分、没有年龄大小、没有地域国界,与学生交流,只能“素面朝天”,不能靠教师身份,行政职务去强压人、摆威风、耍派头。平等的身份,平视的姿态,平和的心态,平实的语言,才能赢得学生真正的信任和尊重。

3.微信平台建设需要学生工作干部要树立第一时间意识

网上信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学生工作干部要有火眼金睛的本领,要能够快速甄别信息的真假。特别是在学校一些突发公共事件中,学生往往是舆情的“捕捉点”和第一报道者,线上线下即时同步,恶意炒作与诉求交织,围观“现场直播”和见证“事件发生”早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习惯。对此,学生工作干部必须保持冷静、理智和客观,迅速作出反应,抢抓第一时间,准确判断,果断处理,抢占舆情话语制高点,及时消除学生疑虑和不满情绪。

三、党建微信平台建设应注意的内容

1.要确保微信平台信息发布的速度,微信平台最大优势就是信息的即时性

经常关注微信朋友圈或是一些其他的公众微信平台就会发现,微信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更新速度非常之快,一天就能更新很多内容。如果学生工作干部希望打造一个优质的党建微信平台,这一点是必须要重视的。党建微信平台需要有专人每天去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在没有国家或学校的重大信息需要发布时,也要用一些对学生学习和生活能起到帮助的新闻、信息等填充。一个微信平台能否保持活跃状态是它能够吸引和维系众多关注者的关键。让学生每天都能够在党建微信平台上看到新颖的东西,这是首先要做到的。

2.要确保党建微信平台的官方性和权威性

雖然说党建微信平台相比较于党建网站能够以更轻松、活泼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和帮助,但是在运营党建微信平台时也一定不能忽视其官方性和权威性。例如在党建微信平台上要更多地发表一些能够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能够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而不是让党建微信平台上充斥着过多的“娱乐性”信息。要牢记党建微信平台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党建的根本任务,因此要保证其官方严肃性和权威性是十分重要的,不要让党建微信平台成为让学校、党委形象打折扣的罪魁祸首。

3.要做好党建微信平台的推广工作

微信平台需要大力推广,才能为更多的人所知晓和喜欢。所以党建微信平台也要用心去推广,特别是在前期。在学校的网站,宣传栏等明显位置张贴党建微信平台的二维码,方便每个学生去扫描关注;通过已经关注的学生给微信平台进行推广,并设置一些小奖励,推广党建微信平台的学生将会获得这些奖励。这样微信平台很快就能够在学生间推广起来,从而提升微信平台的影响力。

在这个人人盯着手机屏幕的时代,建立党建微信平台将成为让党建与学生实现更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使青年学生与党组织的沟通和交流更加轻松和简单,使微信平台成为他们指尖上的党建之家。

参考文献:

[1]:黄梅.如何利用互联网构建大学生党建创新工作平台J].学习月刊,2016.(24).

[2]:张江林.“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4).

[3]:卢遥.构建“互联网+党建”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J].大学教育,2017(2).

[4]:王珊珊,朱永莉.浅析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中的应用——以上海商学院党建微信实验平台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8)

西安理工大学青年教学改革基金教学研究项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手机学堂”模式的教育教学实验(xqj13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