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术业有专攻,“基础”各不同

时间:2024-05-07

陈昆武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实践、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的分专业教学策略,旨在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变革,提高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专业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80-02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开展专业课程学习和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能否掌握和运用好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因此,学好这门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1.课程教学内容相同,与专业应用脱节

当前,各中职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Office、Internet基础与多媒体技术等。在教材、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各个专业均相同,體现不出专业区别,没有根据专业需求来组织教学,导致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专业应用脱节。

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不能吸引学生

虽然,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已经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但是,任务的设计往往缺少与专业应用的结合,教学方法手段采用不能体现学生的专业特点,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程评价方法缺陷,没有与就业实践相结合。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评价,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内容统一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没有与就业实践相结合,忽略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技术学科,更应该注重的是实际运用。

二、分专业实施课程教学的几点策略

鉴于以上的教学现状分析,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本人从教材处理——课题教学——课外实践——考核评价这一教学流程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策略。

1教材处理方面——根据专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1)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职业学校的主要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我们必须充分了解社会需求,才能确保教学内容与未来的工作岗位相适应。通过调查研究各个专业岗位,了解不同岗位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情况,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教学内容,编排专业教材。例如,财务会计岗位对电子表格处理的需求;学前教育岗位对演示文稿的需求;文秘岗位对文档排版的需求。所以,我们的教材也应该像中职英语教材中的酒店英语、烹饪英语、旅游英语等各类专业教材一样,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

(2)立足专业教材,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专业教材为专业运用服务的特点,不同专业在各个知识模块的教学重点、课时安排上,应该有所侧重,制定出符合专业需求的教学计划。例如,Office中的Excel电子表格处理这个模块对财经类专业同学来说是学习的重点,可适当增加课时,提高要求,对艺术类同学则可降低要求,减少课时。

2.课题教学方面——结合专业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1)了解各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效整合学科知识。

为了更好地为专业应用服务,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老师,很有必要去了解下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学习的内容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整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例如,文秘专业的文书写作课程中的文书格式,就可以和Word文档格式排版相整合。通过整合,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作为一门工具学科的重要性。

(2)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例如,在讲授“认识计算机”时,对于电子专业的学生,考虑到他们具有一定的电器维修能力,我采用的是方法是让他们亲自动手打开机箱查看里面的部件。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我则让他们去淘宝上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价格。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计算机的硬件有哪些组成了。再如,我让学前教育的学生,用PPT做一个幼儿课件“安全过马路”,来模拟上课;让旅游专业的学生用PPT做一个旅游景点介绍片,模拟导游的讲解。

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结合了专业特点,让学生既学习了计算机知识,又运用了计算机知识,一举两得。

3.课外延伸方面——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职业实践。

中职计算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因此,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放到课外实践中去检验,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计算机应用素质的重要环节。以就业为导向,按照不同专业设计有效的实践方案,实施职业实践,树立计算机知识为专业服务的理念。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实习中,要求学生开发一套幼儿课程教学课件,包括相应的PPT课件、课程图片素材、视频、音频素材等;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实现网上开店。这些都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有显著成效。

4.课程评价方面——结合专业应用,注重发展性评价。

计算机基础的考核评价应该结合专业应用,注重发展性评价。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分专业进行模块化考核;在实践应用中,通过课外实践报告来评价知识运用能力;在期末考核中,设计与专业应用结合的作品,体现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专业服务的目的。

术业有专攻,“基础”各不同。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实施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遵循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效提高了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岗位素质。

参考文献:

[1] 武马群.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 毕婉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专业学科内容整合的思考[J]. 广东教育,2011,(11).

[3] 郑坚.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6,(35).

[4] 马文静. 浅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专业教学[J]. 福建电脑,2009,(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