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甘臣权 邵凯
【摘要】在建设以科研优势领域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待解决教学矛盾问题有:科研方向与教学内容的矛盾、科研训练与课程设置的矛盾、“重教学”与“重科研”的矛盾和“学评教”的矛盾。本文针对这些可能存在的教学矛盾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从主要方法、主要目标和主要特色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人才培养 教学方法探索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15307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242-01
早在1810年,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时就提出了“大学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的新办学理念。这对后来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建设以科研优势领域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待解决的教学矛盾问题:科研方向与教学内容的矛盾、科研训练与课程设置的矛盾、“重教学”与“重科研”的矛盾和“学评教”的矛盾。下面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
一、梳理主要科研方向,构建核心课程主线
以发挥科技人员的专业特长和群体优势,形成科研优势领域为目的建立的科研团队,已经解决了优势科研资源整合的问题。下一步应加强在团队内部梳理主要科研方向,提炼各狭窄领域上的共性要求,找到具有科研优势的主流研究方向,确定专业特色建设方向,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主线。
主要方法:1.以科研团队为依托,建立以科研骨干为主的教学研究团队;梳理团队成员主要科研方向、科研特色、个人能力特长等,确定人员集中、方向集中,能力要求成系统的主流研究方向。2.确定科研团队主流研究方向为专业特色建设方向,构建核心课程主线,制定清晰课程培养目标。3.以科研团队发展目标,特别是科研优势方向上的发展目标,制定团队“新进”教师专业特长要求,主动开展团队师资建设。
主要目标:1.解决科研团队建设和教学团队组建问题。2.解决科研方向和教学内容矛盾的问题。3.以团队模式解决教师个人“教学”与“科研”时间精力安排的矛盾。4.解决专业的“特色”建设问题。
主要特色:以主流科研方向构建专业特色,力保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以骨干科研人员组建核心教学团队,确保师资力量持续稳定。
二、重视课程群建设,强化能力培养主线
依据核心课程主线,加强课程群建设。重点拓展狭窄领域的专业基础广度,构建本科教育平台;注意专业深度的引导性培训,衔接研究生教育平台,强化基本科研能力培养主线。
主要方法:1.依据专业核心课程主线设置相关课程,完善课程群体系建设。2.依据教学团队个人能力特长,确定课程群能力培养主线。3.依据课程群建设情况和能力培养主线,明确制定单门课程教学目标和训练目标,完善科研训练体系。
主要目标:1.解决科研训练与课程设置矛盾的问题。2.解决本科生教育平台和研究生教育平台的衔接问题,保证学校科研特色教育的延续性。
主要特色:以教师个人能力特色为主要参考指标,构建课程群科研能力培养主线,既保证师资建设和发展,又确保了教学过程中科研训练的系统化。
三、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将科研训练融入课堂教学
依据课程群建設总体方案,重点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与教学环节改革,按能力培养体系要求,将科研训练融入课堂教学。
主要方法:1.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选取核心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授课重点,制定详细授课计划。2.针对课程核心内容,系统整理重要知识点提纲供学生参考,引导学生课后主动学习,掌握课程核心体系。3.针对核心课程体系,紧密联系学科前沿,设计收集应用性较强的实例,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专题习题课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课程核心应用问题。4.依据知识点提纲和专题习题课内容,布置课程综合性习题,对学生在文献阅读、仿真模拟或应用开发等方面开展基本的科研训练。
主要目标:1.通过综合性习题,解决基础理论和前沿应用的衔接问题,解决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2.通过知识点提纲和专题习题课,解决学生课程学习主动性问题。3.通过课程教学环节的多样化改革,提供考试改革的可能性。
主要特色:将科研训练融入课堂教学,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环节,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从细节入手,解决科研训练与课程设置矛盾的问题。
四、优化评价指标,改“学评教”为“学评课”
在学校里已开展多年的“学评教”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评价指标等措施建立“学评课”的评价模式。
主要方法:1.优化“学评教”指标体系,强化对课程内容、课程环节及考试环节的评价,强化对课程群教学效果的评价,弱化对教师个人教学技巧的评价。2.建立两次“学评课”环节,一次在课程结束后,一次在学生毕业前。作为课程建设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3.优化科研团队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科研团队为教学服务的考核力度。重视“学评课”反馈意见,强化对课程群建设效果的评价。
主要目的:1.解决“重教学”与“重科研”的矛盾。2.解决“学评教”的矛盾。3.建立课程中长期反馈机制,解决课程建设中评价问题。
主要特色:以“课程建设”为唯一立足点,以“教学效果”为唯一评价点,优化考评指标,拓展考评周期,从基本机制入手明确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
五、加强创新教育,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以优势科研方向为主线建立的本科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和科研训练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科基础问题。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联动性,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有助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更加完善。
主要方法:1.合理分解科研项目子任务,吸收一批优秀的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2.将研究生新生的科研基础学习与高年级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有机结合,采用1+1组合的模式共同完成规定学习项目。3.加强本科生与研究生合作,联合参与学生科技活动、创新创业实践等。
主要目的:1.解决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问题。2.解决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训练不足问题。3.完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主要特色:加强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联动性,加强学科基础教育与学科创新教育系统性,鼓励合作,重点帮扶,建立完善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32.
[2]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J].高等教育论坛,1987,(2):9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