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马志红
【摘要】发展思维能力可不是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性的提高,这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素质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突破口。接下来,本文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法进行探讨。望能够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164-01
自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现代化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工作。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如何才能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现代化教育氛围中,小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当前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可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全方面的提高。
1.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生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直观具体的,其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知觉能力非常薄弱,为此,注重直观教学非常重要,可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创建丰富的感性认识,在这一前提下,不断地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直观感觉建立起初步逻辑思维。譬如,问题出现的情况下,教师可让两个小学生走到黑板面前,便于帮助学生对“相对”“相向”“同时”等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在讲到圆周长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做好半径为4厘米、6厘米、8厘米的圆形,课堂当中将这些直径不同的圆形进行测量,记录圆的周长大小,从而得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不断加强直观教学,可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性的提高。
2.注重问题的设计
提出问题,是打开人脑思维大门的一把钥匙,问题的存在可促使学生无形之中产生一种想探寻答案的冲动,让学生产生找到问题答案的渴望,为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进行问题的设计,提出具有引导性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着重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不断地提问,做好课前设计,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对难点重点问题积极思考的能动性,通过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去掌握教学重点知识内容。建议数学教师可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处在完全活跃的一种状态。
3.利用操作,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操作属于一项独具思维能力的活动,在具体操作的过程当中要做到机体各功能的统一协调,在行动的过程中配合大脑的动态变化,这对于将外显活动内化为心智活动是有很大帮助的。通过实际操作可将感知向抽象不断过渡,若想与广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则需将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其一,注意将思维与操作的直观结合;第二,将思维与语言表达融合在一起。因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显著的特征,依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则要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不断过渡,可是在很多状况下,尤其是在遇到抽象性的数学知识的时候依然需要通过具体操作来达到最佳的效果。
4.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
思维能力的培养需历经一段的时间,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整个过程当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帮助小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即我们所讲的扩散思维。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过程当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能动性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自我发现更多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够促使小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性的提高。众所周知,思维能力并非是一时之间就可培养出来的,为此,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到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从小学生初级教育阶段开始,从而再通过长期的不断练习,可促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明显地得到提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科学的教学观念,从思想上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探索潜能,从而促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帮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秀霞.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0,(01).
[2]林森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法分析.2013(01).
[3]王辉.小学生数学思想培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导报,2011(14).
[4]张筠.小学生数学思想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