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陶涛
【摘要】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缺乏获取音乐审美经验的机会、缺乏深度思考的思维习惯等多种原因,最终导致了他们的音乐零基础的现状,对音乐的审美意识严重缺失。笔者尝试用多种感官参与、体验音乐,用美妙的音乐叫醒每一个留守儿童的“耳朵”!
【关键词】留守儿童 音乐教学 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95-02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体现出审美的重要性。“而审美意识,是人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音乐作品就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音乐是美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当我们聆听音乐时,就能感受到音乐的音色美、节奏美、力度美和和声美。笔者在城市的一所重点小学(下文中简称F小)任教音乐,期间又有机会去了城乡结合部的一所以留守儿童为主要生源的学校(下文中简称A小)支教一年。这样的音乐教学经历,使我对于“审美应该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这一思想更加坚定。
留守儿童,外文名称:the“left-behind”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他们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催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沉寂的耳朵
开学第一天,走进A小二年级的教室,课堂中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一个班48个孩子,因为看到的是个新的、陌生的老师,所以大多数孩子都显得比较拘谨。从整队,到走在去音乐教室的路上,再到进入音乐教室,没有一个孩子讲话,就连脚步声都很轻,两条队严格地按照地面上的两条线行走着。一开口唱歌,“大本嗓子”瞬时炸开了锅,毫無美感,毫无韵律感。接下来的节奏、律动等考察,孩子们更是不知所措。零基础!但又是有着一些坏习惯的零基础:唱歌的坐姿随意,动不动就把脚搬到了凳子上;唱歌习惯扯着嗓子大喊大叫,头还跟着一点一点地打拍子;律动的动作类似于机器人似的机械、生硬……是什么原因让A小的孩子对音乐的审美意识如此缺失?笔者将A小和F小进行了一些相关项目的调查、统计。
以下四个表格均选取的是两所学校中二年级同等数量班级的学生来进行的。
调查表明:留守儿童课余由于父母的教育不参与,大多数依靠没什么文化的爷爷奶奶,他们主要参加的是学业类的补习,音乐类的经验严重缺失且基本没有获取来源;而市区的孩子父母则更重视对学习以外兴趣类的培养。
调查表明:留守儿童更喜欢不需要怎么动脑筋的“唱歌”内容,而对于有一定思维深度要求的“活动”、“听赏”内容则显示出不喜欢、畏难等表现;市区的学生则更喜欢开放性、能充分发挥想象的“听赏”内容。
【实例】乐曲《在钟表店里》欣赏课上。
师:乐曲第二乐段,修理钟表的师傅们工作累了,休息的时候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A小)生1:打牌。
(A小)生2:掼蛋。
(A小)生3:打麻将。
(F小)生1:听音乐。
(F小)生2:喝茶。
(F小)生3:喝咖啡。
同样的问题,两校的孩子回答的答案完全不同,但是又真真切切地反映出他们平时最真实的生活。A小孩子的审美意识还在沉睡,亟需唤醒!作为音乐教师的我责无旁贷。
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因为平时多跟爷爷奶奶在一起,接触音乐、聆听歌曲的机会少,因此对于各类型歌曲的喜爱程度均不如市区的孩子,尤其是热门的流行歌曲和动画片歌曲。他们更多的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听有一定历史的老歌。
【实例】A小的音乐欣赏课,老师播放了宋祖英在金色大厅的演唱视频和电影《刘三姐》的片段。
师:你认识这位歌唱家吗?她在哪里表演的?
生无一人能准确回答,有的只是胡乱猜测。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的片段,我们来欣赏。
生:我知道是《刘三姐》,我在家和奶奶一起看过的。
其他部分学生应合道,也和爷爷奶奶曾经看过。
A小孩子音乐视听的来源:和爷爷奶奶一起观看电视节目,受爷爷奶奶的影响,多看一些传统的电影、电视节目,基本不接触高雅、严肃的音乐作品和流行音乐。
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的“不陪伴”,导致了大部分孩子或多或少地性格孤僻、遇事胆怯,课堂上不愿意、不喜欢与同伴合作;而市区的孩子多数性格开朗、阳光,愿意与同伴分享、合作,喜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把耳朵叫醒
基于以上的现状分析,为了给孩子们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为了在音乐教学中唤醒孩子们的审美意识,笔者尝试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体验音乐,用美妙的音乐叫醒每一个留守儿童的“耳朵”!
1.唱起来,用嘴巴叫醒耳朵
唱歌,是音乐课中最基本的一项教学内容。对于A小二年级学生之前不好的演唱习惯,我采用的是先“心里默唱”“轻声演唱”的方法。“心里默唱”可以让孩子们在充分聆听音乐的同时,及时调整自己演唱的节奏、音高。长此以往,节奏感、音准都会得到校正。“默唱”方法也是一种训练内心听觉感的有效方法。“轻声演唱”不仅能保护好孩子们娇嫩的嗓音,更能帮助他们演唱时学会聆听自己和同伴的声音,为今后合唱教学打好基础。能唱歌,会唱歌,唱好歌,用优美的歌声唤醒自己的耳朵。
2.舞起来,用身体叫醒耳朵
“舞起来”是由美国哈特福德大学著名音乐教育系教授、全美柯达伊学会主席约翰·马丁·费尔阿本德博士花了15年时间收集、并独创了这一教学方法体系。他主张用“最好的音乐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因此他选用了经过千锤百炼的民间音乐以及贝多芬、莫扎特、德沃夏克等大师们的作品,让孩子们伴随着经典欢快地跳起来。
每一节音乐课前,我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翩翩起舞。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的动作很笨拙,对于音乐的感受很浅显。我在初次聆听音乐的时候,会细致地讲解每一个动作和听到的音乐之间的关联:舒缓的旋律用轻柔的动作来表现,较强的力度用强劲的动作来展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都可以用合适的身体语言来表达。每一首乐曲,我会一个月的时间带领孩子们重复、多次的感受,这样循环的聆听与体验,才能让孩子最后真正地听懂音乐,并且能建立起身体体验与听觉体验之间的关系,逐渐帮助他们感受音乐,积累审美经验。
3.画起来,用小手叫醒耳朵
据中国音乐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某些曲调就开始采用图形谱的方式进行记录;外国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经常采用在图形谱中欣赏音乐。小小的图谱标记,可以体现旋律线条的走向、节奏的长短、音的强弱,也可以展示乐曲的结构,还可以表现乐器的音色。通过运用联想类比的方式,将听觉的表象转换成视觉的表象,使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联系起来,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音乐。
4.奏起来:用乐器叫醒耳朵
演奏是音乐学习中“表现”领域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课标中明确要求:1、2年级的学生要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乐曲伴奏。一部音乐作品,当孩子们在聆听的基础上,如果能够亲身参与演奏、伴奏的话,无疑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按照“感知音乐→激发情感→参与演奏”这样的步骤,孩子们从“听觉感知”起步,进而升级到“内心感受”,最后升華到“亲身参与、融入其中”。音乐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已经渗透到了孩子们的耳朵、心灵、血液里!
唤醒留守儿童的音乐审美意识,不单单是要解决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真正与音乐美好地邂逅、亲密地相处,这样才能使音乐走进孩子们今后乃至一生的生命之中,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涂抹上绚丽的精神底色。
参考文献:
[1]马晓菲.“无目的”的“目的性”[J].江苏教育,2015(5).
[2]徐琨张小军.城市化进程中音乐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研究[J].音乐创作,2015(10).
[3]李洪祥.审美体验:为儿童打下“精神的底子”[J].江苏教育,2015(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