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

时间:2024-05-07

唐瑛+李银芬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74-02

深度学习是针对学习者只关注知识点、被动学习的简单学习提出的,是指基于理解学习基础上,学习者能够主动多维度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深层次学习。它既包括学生个体的发现学习、也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及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探究学习。这里所指的“深度学习”并不追求学会知识的数量,而是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对学习的热爱,注重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强调了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强调学习者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从而享受终身学习的幸福感与成功感。

如何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我们认为应着重研究改善、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该课题研究的视点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从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改革,赋予它新的内涵与价值,是深化教育改革策略的一种创新。

一、走近深度学习,探究课堂教学的研究方向

在研究中,我们从普通小学校情出发,以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引领寻找课堂改革深入的有效途径,形成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操作性行为和策略性行为,为新课程实践的深入提供鲜活的经验,从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厚实教师专业发展,深化学校课程教育改革。

我们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归纳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价值取向主要突出“校本行动”和“草根化研究”,展开了以下研究:一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文献研究;二是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三是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行动研究。

二、融进深度学习,探究课堂教学的行为策略

我们组织教师深入课堂现场、解剖课堂教学,在实践基础初步探索出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

(1)以情导情,引领学生深度体验

“深度学习”课堂的首要特征就是师生间的情投意合,课堂上的情趣盎然。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的方式很多,如巧设铺垫的复习导入,绘声绘色的演说,声情并茂的表演导入,多媒体出示的具有视觉、听觉冲击力的动感画面导入等等,但不管用何种方法,创设的情境要能把学生的情绪带入学习内容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能使学生焕发出极其强烈的学习欲望。再者,“讲解”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它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讲解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交流、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语言不仅应具有传统教学中所要求的准确性、简明性、逻辑性的特点,还应具有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的特点。

(2)用教材教,引领学生深度解读

小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教师还应该做的事是智慧地“深度解读”文本。走进教材,深度明晰文本的本真:通过联系文本前后的训练目标,确定课文在教材、单元中的地位,从而确定每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激活教材,深度物化文本的训练:我们应该用一双慧眼,将静静躺在文本中的知识学习点、能力训练点和情感契合点进行归类、重组,把它们一一物化,并激活起来,变成真正有生命活力的东西:锁定知识学习点;锁定能力训练点;锁定情感契合点。

(3)以“磁”为场,引领学生深度建构

“深度学习”为有效课堂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主体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磁力充足的强“磁场”,我们应从不同角度去建设文本教材,让课堂成为吸引学生学习的丰厚磁场,既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也融入学生的主观创造,促使学生变被动的文本“接受者”,成为文本 “享受者” “创造者”。

(4)有效提问,引领学生深度探究

精心设计卓有成效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问”无定时,贵在适时——在课堂教学不同时段提问,在课堂教学关键处提问,在学生好奇处提问,在学生疑难处提问,在创新思维处提问;“问”无定规,贵在适度——问题“梯度”要适合,问题“深度”要适中,问题“频度”要适当;问”无定法,贵在得法——找准迂回点,找准悬念点,找准矛盾点,找准切入点,找准发散点,找准质疑点。

(5)讲练结合,引领学生深度思考

有效的课堂练习能克服练习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及其带来的负作用,促进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的境地,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准确把握练的时机——课前复习巧导入,课中讲练相穿插,课后练习重巩固;适当注意练的尺度——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注意练习的尺度;紧扣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特点:首先要围绕课标要求和教师用书,制定出适当而明确、具体、易操作、易检测的课时目标;而后再深思熟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练习题,逐步靠拢目标,最终达到目标;适当增加些练习的情趣——在作业的题型、格式等方面推陈出新,尽量设计得有新奇感,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一定愿做、乐做;注意学生的差异——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练习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差异。

(6)拓宽空间,引领学生深度实践

“深度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现实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而且要拓宽教育教学的途径,引导学生在自然、在社会、在生活中学知识,用知识。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建设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学体系。

(7)创新评价,引领学生深度发展

深度学习的课堂,学生的发展应是深度的,课堂上他们的学习处于主动的理想状态,探究深度课堂的创新评价机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发展。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除了要雕琢语言的准确性、还要雕琢评价语言的艺术性,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鼓励点化、启发点拨、幽默点染、互动点评等;相机课堂检测,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及时调整方法,改变策略,从而达到理想的目;观察师生活动,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

三、审视深度学习,探究课堂教学的深远意义

通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教师在课堂上自觉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深度探究,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的变化。本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首先改善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在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中,不断反思,不断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教师不再是传授学科知识的专家,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启动组织者、指导调控者以及学生活力和生命力的激发者。其次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我们立足课题,开展一课多上、同课异教、专题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我们倡导微型课题、倡导专业写作、开展案例研究,架设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不断提升了教师研究能力。

(二)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题研究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实践性。为此教师有意识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在课堂中最大可能条件下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需求,为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要,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由于学生的学习常设置在具体的、有意义的活动情境中,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广泛参与,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等方式不断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习兴趣更浓厚,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得到了整体性的提升,学生善于合作,善于表达,创新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普遍得到加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