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王克蓉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97-01
美术教学中,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是直接体现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方面。所谓“预设”,就是紧紧围绕这节美术课的教学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它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很明显“预设”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教学色彩。“生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兴趣,学习状况,并根据学情,课堂环境等对原有教学程序进行调整及发挥,进而灵活地随机教学,以期达到教学效率最优化。关注生成,就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把这种生成性内容看作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形成新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它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因此,生成教学更加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等特点,决定了美术课在实际操作中的更难把握性。除了课程本身的教学设计以外,学生活跃的思维也往往衍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些问题能发人深思,引人争论,而这时,也正是进行课堂随机教学的良好时机。例如我在《走进抽象艺术》一课中,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环节:分别播放三段音乐《马刀舞曲》、《二泉映月》、《爱的罗曼史》,请学生欣赏。听完音乐后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色相环和几种不同的线条,同时提出问题:如果让你选择颜色和线条来表达上述三种音乐带来的感受,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色彩和线条?经过讨论和推荐,学生甲、乙、丙三人到黑板前,利用我提供的各色马克笔,在展示的图画纸上画出了各自的感受,我再请下面的同学发言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经过积极热烈的讨论,学生对《马刀舞曲》、《二泉映月》两首曲子的表达方式很快达成了共识,但就《爱的罗曼史》应该用哪种线条和色彩表达更准确产生了严重分歧:“《爱的罗曼史》应该用红色的、奔放的线条来表达”“不对,应该用蓝色的舒缓的线条来表达” “应该用绿色的螺旋的线条”……,我心想坏了,这样讨论下去课堂时间不够不说,而且我准备好的“标准答案”恐怕很难服众。我冷静了一下,总结各方观点后说:“爱情的感受对每个人来说可能不尽相同,有人觉得甜蜜幸福,有人觉得苦涩不堪回首,有人觉得浪漫充满向往等等,因此,你们每个人给出不同的答案都很正常” ,这时我出示了准备好的答案,学生理解了,我也趁势转回了原来的课题:“抽象的音符组成的节奏,引发了我们对音乐的情感回应,让我们听懂了音乐。同样,抽象绘画语言也可以组成节奏,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并由此引发我们对抽象画的情感回应。”此时,我再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出示了两幅不同的抽象艺术作品供学生们欣赏讨论,学生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讨论得很热烈,课堂气氛也越发的活跃了起来。通过欣赏和讨论,我很容易的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了抽象艺术的艺术美:形式与色彩、构图与笔触、材料与肌理、空间与透视、光影与运动。后面再给学生介绍冷抽象、热抽象艺术作品时,因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对不同的抽象艺术作品,每个人都能大胆的根据各自的感受说出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我再按照原来的预设抛出问题:“是不是谁都能创作出抽象艺术作品呢?”学生们七嘴八舌,有学生说能,我总结出“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世界独立的感觉和意识,都有表达自己情感和观念的欲望,都能通过一定的艺术的语言把我们的这种情感和观念表现出来”。又有学生说不能,我引导“说不能,是因为抽象艺术具有自己独立的组织规范和语言方式,不是任意的随便涂抹都可称之为抽象艺术的”,学生对抽象艺术的理解,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这节课因为对课堂预设和生成的灵活处理,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对重难点的有效突破起到了出乎意料的帮助。我想,如果我当时按预定目标教学,接着往下直接给出“答案”,或许会节省几分钟的教学时间,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会被打断,而问题的讨论也就不会如此深入。在这短短几分钟的讨论中,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一场对一件事情、一种现象要多角度、全方位看待评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是一项灵活生动的艺术,决不能机械呆板的照本宣科,而在美术课程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说不定是孩子们用独特的视角发现了老师所未发现的大自然中的美丽图画,说不定是孩子们用神奇的想象创造出了老师所未创作出的独特作品,也说不定孩子们用自己的思维想到了老师所未思考过的问题,或者说出了老师想要说出但不知从何说起的话……,我们能从孩子那里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的课堂预设也应该考虑更多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