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破案式学习”实践路径的探索与反思

时间:2024-05-07

曹荣

【摘 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科学课堂要体现“实践性”“探究式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从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構入手,尝试用 “演学,历境寻问—研学,探究疑问—衍学,整理成果”课堂教学模式,来落实新课标的精神。

【关键词】科学课堂 实践性 “破案式学习”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科学的课程性质进行了定义:“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科学课程 “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由此可见,要想让科学课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教师需要在“实践性”“探究式学习”上下功夫。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条很好的路径。

峰影小学“未来学习创新基地”项目——“实践育人:‘三学五式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提出:“在学校‘实践育人办学理念引领下……经历‘三学学习过程,选用‘五式实践路径,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核心素养。”这为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指出了实践的方向。笔者尝试在教学中探索 “三学五式”中的破案式学习实践路径。

一、什么是“破案式学习”

“未来学习创新基地”项目——“实践育人:‘三学五式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中提出了破案式学习(探究性实践)的模型(如图1):

这一学习实践路径经历“三学”的三个阶段,即“演学,历境寻问—研学,探究疑问—衍学,整理成果”。在“演学”阶段,教师和学生走进社会实践空间,从不同的社会、生活场景中寻求研究性问题——“谜面”;在“研学”阶段,小组合作运用纵向和横向思维,开展课题研究方式的探索,像侦探破案一样去尝试破解“谜底”;在“衍学”阶段,归纳整理出研究成果——建构“谜底”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二、怎样实施“破案式学习”

笔者以“声音的产生”一课为例,尝试“破案式学习”实践路径的探索。

(一)根据“课标”精神,设计教学流程

“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声音的奥秘”单元第1课的内容。根据科学新课标,本课需要落实和达成的四个课程目标是:科学知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科学探究——会用不同的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发现其发声的现象,初步建立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的联系;科学态度——在操作中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猜测并进行验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知道声音可以传播很多信息。

笔者将尝试采用“破案式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共分为三个阶段,即“演学阶段”“研学阶段”“衍学阶段”,以期通过“破案式学习”三个阶段的实施更有效地达成上述四个教学目标。

(二)依据“破案”路径,开展实践活动

第一阶段,“演学”。教师和学生走进社会实践空间,从不同的社会、生活场景中寻求研究性问题——“谜面”。生活中到处都是知识,到处都有科学课堂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伊始,笔者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眼睛看不见,小手摸不着,只有耳朵能听见。猜猜看它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猜到谜底是“声音”,引出本课的研究对象——声音。笔者继续引导,“在我们的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老师课前收集了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听一听,它们是什么声音?表达了什么意思?”在学生集中交流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结:“闹钟声——起床时间到了;汽车喇叭声——有汽车来了,要注意安全;打雷声——变天了,可能要下雨了;课间活动的声音——同学们在课间欢乐嬉戏。”关于“声音”的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去寻找答案,笔者通过学生的解答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不同的声音传递了不同的信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笔者适时追问:“同学们对声音有了这么多认识,那么,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会提出许多关于声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将关注点聚焦至本课探究问题,也就是“谜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第二阶段,“研学”。小组合作运用纵向和横向思维,开展课题研究方式的探索,像侦探破案一样去尝试破解“谜底”。笔者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各小组学生在组内交流和讨论后,大胆猜测并提出自己的假设。学生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得到证据的验证,寻找证据的过程就是“破案”的过程,就是探究式学习的过程。 因此,笔者设计了三个破案环节。

“破案1”——让物体发出声音。想办法制造出声音,为研究声音的产生创造条件。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教师提供了直尺、橡皮筋、音叉、小鼓等探究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同学们,想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必须先要让物体发出声音。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直尺、橡皮筋、音叉、小鼓,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们发出声音。”在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架支持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合作“破案”,在经历方法讨论交流、实践验证、方法归纳等探究过程后,学生已有所获,知道了可以通过“敲”“弹”“拨”“拍”“拉”等方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第一个“破案”环节顺利完成。

“破案2”——这四个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在破案1的探究中学生已经成功解决了使物体发声的问题,但这还未能解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因此各小组继续开展“破案”活动。笔者提问:“这四个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物体发声时出现的现象,将注意力聚焦在建立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的联系上。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录“破案”过程,笔者设计了“小组实践学习单”(如图2)。

请学生再次进行实验,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并将这些发现记录在“小组实践学习单”中。各小组开展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待各小组完成实验和实践学习单记录后,教师组织开展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梳理和归纳探究实践结果。通过再次实验,各小组能比较明显地看到直尺和橡皮筋发声时出现的现象:它们在不停地来回“动”。这个现象在直尺和橡皮筋发声时比较明显,但音叉和小鼓发声时的现象较难观察,不易与“动”建立联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笔者设计了第三个破案环节。

“破案3”——探究音叉、小鼓发声时是否与直尺、橡皮筋有一样的现象,继续建立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的联系。教师提问:“音叉和小鼓发声时是不是也在不停地来回‘动呢?有没有办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测呢?”通过各小组的讨论交流,学生找到了一些方法:音叉——敲击后,用手摸一摸或敲击后放入水中;小鼓——在鼓面上洒些水再敲击或在鼓面上放些橡皮屑或绿豆等再敲击。随后各小组开展实验验证活动,并再次完善“小组实践学习单”的记录。在实验验证后,各小组成功观察到了音叉、小鼓发声时的现象——也在不停地来回“动”。这与直尺、橡皮筋的发声现象一致。

经过研学阶段的三次“破案式”探究实践,学生成功地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了联系,“谜面”已经得到了解答,进入衍学阶段。

第三阶段,“衍学”。在“衍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在前面探究所获知识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研究成果,建构“谜底”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探究,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经历了“演学”“研学”阶段的探究学习,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适时引导、归纳和总结:“这四个物体在发出声音时都在上下、左右、前后地‘动,在科学中,我们把这种‘动叫作‘振动。看来,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由此,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得到了科学建构。

教师继续引导:“通过今天的探究,我们发现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同学们还能不能找到更多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呢?课后各小组继续开展探究活动,寻找证据,并将研究结果记录在小组实践学习单上。”学习的延伸有利于学生持续地开展探究活动,寻找多样的证据来证明观点,更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

三、组织“破案式学习”后的启发

“破案式学习”让探究式学习的各环节架构更加清晰。笔者发现,“破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让“声音的产生”各环节架构更加清晰,“演学”“研学”“衍学”各环节目的明确,“演学”阶段引出“谜面”,“研学”阶段探究“谜底”,“衍学”阶段解答“谜面”并延伸学习。三个大环节环环相扣,重点突出;“研学”阶段中的三个“破案”小环节层层递进、目标明确。

“破案式学习”让探究式學习与真实情景紧密相连。 “破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让“声音的产生”一课的探究式学习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入手,更有利于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也有利于学生突破旧知、建构新知。

“破案式学习”让探究式学习的味道更加“浓郁”。“声音的产生”一课在“破案式学习”的设计中,加入了“研学”阶段的三个“破案”环节,这三个环节集挑战性、趣味性于一体。每个组、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破案”,组与组之间更是你追我赶,生怕被别的组抢先。学生在“破案”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既经历了“破案”过程,又经历了探究式学习的过程。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可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声音的产生”一课在“破案式学习”的设计和实践中充分体现出了探究性特点,是不是科学教材中的每一课内容都适合采用“破案式学习”来进行设计和实践呢?笔者认为,还需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才能有科学的认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