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蔡晓强
【摘 要】送教送康,又称“送教送康上门”,是对重度特殊学生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合力同行。在合力同行的过程中,应秉持“普特融合”基本理念,精准服务工作、服务内容与服务策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关键词】送教送康 合力同行 普特融合
送教送康,又称“送教送康上门”,是对重度特殊学生实施义务教育的一种保障途径,是融合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送教送康工作需要区域的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局、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联合实施。送教送康服务对象家庭情况普遍比较复杂,大多为义务教育阶段内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到校上课的学生,很多家庭情况也比较特殊,需要社会的合力关心。送教送康服务对象个体情况多样,需要教育、医疗(康复)、社区残疾人服务中心组织全面评估,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有科学依据的个性化服务内容。由于种种复杂情况,送教送康不能仅靠一家单位独立完成,也不能用粗放划一的办法进行,而是需要多方的合力探索,要建立相关组织,聚焦个体研究,向“合力”要力量,向“精准”要质量。
一、合力关心,精准服务对象
“多部门联动机制”是城市管理中经常运用的工作模式,能快速有效地解决社会民生的复杂问题,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借鉴到需要多方形成合力的送教送康工作。学校依托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是有效解决精准服务对象的首要问题。
(一)完善组织,为精准服务对象建立保障机制
精准服务对象,需要有人从事这样的事业。从行政、专业、评估等层面完善组织,是送教送康中实施精准服务的机制保障。
1.建立部门联动项目实施小组,在行政层面保障送教送康的推进
结合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我们成立了区教育局、区残联、区教研室、区教科室、区特殊教育学校组成的实施小组,主要成员分别由教育局、残联分管业务副局长和副理事长担任,由残联、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实施。
2.建立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在业务层面上保障送教送康的推进
我們建立了教育局普教科、残联教育科、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区(镇)残疾人服务中心、康复医院(卫生院)协调联动机制,由残联就教科和教育局普教科组织实施。
3.建立部门联动调查评估小组,从基础层面上保障送教送康的推进
组建了区教育局普教科学籍管理员、区残联教育科人员、乡镇民政助理(镇残联工作人员)、普校教师入户调查评估小组,由残联就教科和教育局普教科组织实施。
(二)基于互信,在部门联动中精确服务人员
给哪些人送教送康?如何进行针对性的送教送康?如何让受教者及家庭理解送教送康?只有精确摸清这些情况,才能实施精准服务。而摸清这些情况,需要建立互信。这种互信的建立,是一项重要而艰难的工作,需要部门的联动。
1.政策宣传,在思想上互信
政策宣传至关重要,区残联对持有残疾证、没有到校上课的适龄儿童少年、学前儿童进行政策宣传,宣传义务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宣传送教送康的好处。区教育局对没有入学的或准备入学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家庭进行宣传,宣传送教送康的服务内容与方式,特别是对特殊教育了解甚少的和无上学意识的家庭进行深度宣传。教育部门放下架子,特殊家庭放下疑虑,建立互信通道。
2.学籍排查,在帮助中感化
精准服务对象中有一项需要特别细致的工作——学籍库比对。我们要对适龄儿童、少年和学前儿童进行比对:一是比对人数,遴选出无学籍对象;二是进行无学籍对象信息比对,遴选出确需入学对象;三是有效信息比对,遴选出有效信息;四是配对到街道、普通学校学区。通过精准的联系,提供帮助信息,进一步建立互信通道。
3.上门沟通,在服务中接受
对家庭教育背景缺失、有抵触情绪的服务对象,残联、普校联合组成工作小组,上门沟通。首先解决入学问题,其次是商量服务内容问题,最后是商定服务方式问题。当面建立送教送康个人档案,从基本情况、评估记录、结果分析、工作计划、送教送康内容、学期小结等六个方面呈现成长足迹。
二、合力探索,精准服务内容
送教送康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一个实践、研究、提高、再实践的过程。但是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又不容许有明显的失误或者“重新来过”。我们需要教育科学的力量,提供精准、合理的服务内容,以教育科学的力量让学生和家长更早地看到阳光与希望。合力探索、发挥集体智慧,可以有效地解决精准服务内容的核心问题。
(一)教科先导,用研究探索服务内容
1.科研引领,用课题深化项目
学校申请立项了“送教上门:一项推进重度残障儿童个性化服务的研究”的研究课题,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上对送教送康进行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实现以下目标:提升个体生命质量,为本区域内未入学重度残障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必要的教育服务,为他们的发展增加可能性;培育德艺双馨队伍,探索基于个性特点与差异的科学有效的服务内容与方式,培育一支有爱心、有技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落实全纳教育理念,力争区域内重度残障学生义务教育全覆盖,打造区域送教送康上门品牌,协同攻关“区域送教送康上门”项目。
2.教研推动,用行动推进项目
区教育局教研室特教教研员具体推进项目的研究实践工作。2017年起,教研室相继在全区中、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层面开展特殊教育送教送康上门教育故事、案例、论文评比活动,推进和深化全区的送教送康工作;2019年起,教研室结合“融合教育”工作,在送教送康队伍中开展故事分享、论文评比、师资培训等活动,助力送教送康团队专业化。
3.点面结合,用典型引领项目
目前,区域层面面上推进送教送康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覆盖了全域。在全区域推进进程中,自然呈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对重点的学校进行了指导和帮助,对这些在送教送康工作中表现出色、在点上开出美丽之花的,联系区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其进行宣传报道,树立典型,区教育局在全区庆祝教师节重大活动中对相关教师进行表彰,并编话剧向全区宣传,以典型的精神力量与专业水平引领送教送康工作的深化。
(二)因生制宜,用课程精准服务内容
1.方案导向,清晰服务内容的方向
区教育局自下发《苏州市吴江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康)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吴教普〔2017〕26号)起,以年度为单位,制定好区域送教送康工作方案,从指导思想、服务内容、服务原则、服务时间、师资保障、经费保障等方面保障年度工作的具体落实。按年度,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在时间节点等重要环节上保障服务内容大方向的有效推进。
2.专业评估,明确服务内容的依据
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牵头组织评估小组,对各个学生进行全过程性评估。方案实施前的评估,了解情况,提出建议,具体化、个性化设计教育目标与学习方案;实施过程初期的二次评估,评估实施计划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实用性;实施过程中期的三次评估,既总结经验,又调整方案。全过程评估,促进了送教送康工作在精准中进行。
3.服务清单,规范服务内容的纲要
服务清单是一份可预见的目标文件,可以帮助家长和实施者清晰权利、义务,约束双方行为、描绘可视愿景。操作中重点强调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课程的建设过程就是清单同步完善的过程,课程的建设体现目标化、个性化、合理化,可操作、可预见、可评价作为与家长沟通的核心内容。在课程纲要编制等重要环节上保障服务内容的精准性。
三、合力同行,精准服务策略
送教送康是实施“融合教育”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在实施策略上须充分考虑人员之间、时间之间、空间之间的多向、多种融合,帮助服务对象打开封闭的生活环境、整合丰富的社会资源、体验真实的人文环境,在多方合力中精准服务策略。
(一)普特融合,同步实施
1.依托普校,融合师资
充分挖掘整合师资队伍:一是在普校中持有特殊教育证书的教师,二是接受区级以上专业培训的教师,三是有较好的志愿者背景的教师,四是区康复医院(含卫生院)推荐的医生,五是特殊教育学校有专业康复等背景的教师,六是镇残联相关推荐人员。前三类师资是送教送康上门的主力军,是与家庭沟通、与指导中心沟通、与医院沟通、与社会沟通的中间人物,在无形中担当起送、教、康三者的统筹者的角色。
2.依托普校,融合资源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一是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二是普通学校的实践基地,三是镇区(街道)残疾人之家,四是社区教育资源。学校资源是送教送康资源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校方、家庭、教师三方的协同,普校师资的介入,从根本上化解矛盾。
3.依托普校,融合教育
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结合融合教育工作,进行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提档升级,在所有的街道建设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做好送教送康工作:一是对身体条件较弱的服务对象进行以送教送康上门为主的服务,结合实际选择性地到学校参与活动;二是对服务对象身体条件较好的学生,以进入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学习为主的送教送康;三是服务对象身体条件一般的学生,进行时段性或选择性到融合资源中心学习。开展以融合教育理念为观照的送教送康,自然地突破了时间、空间、资源、师资上的障碍。
(二)骨干辐射,过程评价
1.骨干示范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角色与定位需要与时俱进。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成为特殊教育的骨干学校,在区域内示范各种典型案例,研究解决各种疑难案例,参与区特殊教育指导工作、参与方案的制定、参与过程跟进,带头做好送教送康工作。
2.中心指导
送教送康工作是一项专业的工作,需要有核心部门组织管理,学校依托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选派骨干教师参与特殊教育巡回指导工作,主要落实区级层面的业务指导工作、培训工作和现场指导工作。结合教育的发展,学校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加强全区特殊教育指导的力量。在评估建档、课程设置、内涵发展上给予深度的指导与帮扶,确保服务投入与产出成正比。
3.过程评价
学校承担过程评价的综合评价的主要组织工作,开展以过程评价为主体的评价工作:一是學生评价,在QQ群中实时展示学生点滴发展;二是教师评价,通过工作手册进度进行评价;三是现场评价,结合评估、调研等进行现场评价。三种评价均在过程中进行,以引、领、帮、扶、改、提为评价宗旨,鼓励大家更好地工作,鼓励家长更好地配合,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精准实施送教送康造就了一个有热情、乐奉献的新团队,赢得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信任,保障了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送教送康工作,在奔小康的路上、在脱贫攻坚战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