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教学“热闹”课堂的净思考

时间:2024-05-07

陆晓蕾

学会思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去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从而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紧张的思考。老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然而,我们教师往往喜欢热闹的课堂,课堂上如果出現一分钟的安静,教师就觉得有一个世纪那么长了,认为学生的思想都没有集中。其实,安静不等于空白,一味地追求“热闹”反而失去了问题的探究价值,失去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本质特征了。

一、巧设提问的坡度,启发学生冷静思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缜密的思考。教师要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认识整万数》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太仓市伴随着太仓港的兴起,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到2017年底,人口达到了480000,农作物总产量140000吨,居民人均年收入60000元。笔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看了这段文宁你有什么感受呢?”教室里寂静了十几秒,紧接着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来,笔者似乎看到了其他学生松了一口气。这时笔者并没有急于让那个举手的学生回答,而是转移了话题:“这些数字你能读一读吗?”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想表现自己。笔者请几个学生读了一下,并表扬了他们:“老师没教过的知识你们就会了,真了不起啊!”笔者的表扬很好地鼓舞了学生。这时笔者又提问了:“那看了这些数字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呢?”教室里又安静了下来,学生们都在思考。一个学生说:“这些数字都很大,太仓真了不起。”另一个学生说:“到底有多大呢?我一点也不知道。”课前的导入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同时也把本课的教学难点转移到了让学生体会“数到底有多大”,对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起了一个铺垫的作用。

在课堂上一个问题提出后,只要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就开始了,打破了学生静静思考的空间,其他学生就懒得再思考了,思想就随波逐流了。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的提问坡度。另外,除了要巧妙提问,让学生勇于思考外,还要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二、独特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冷静思考

教师在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欲望。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常常感到惊奇,对数学时时有一种奇妙的感受,还能不喜欢数学吗?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好奇心强、争强好胜的心理,有意识地制造了一些悬念。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知识时,笔者在课前进行了摸底,发现有的学生已经通过预习掌握了这一知识。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奖励游戏”:谁能最快完成65x34+35x34,48x202-48x2,27x99+27三个计算,谁就可以奖励今天的作业减半。班级里一些特“皮”的学生一下子来了劲。教室里安静了下来。一分钟过去了,有人举起了手,两分钟过去了,有五六个学生举起了手,这可急坏了还没有算好的学生。笔者宣布游戏结束。“老师,我计算一向快,怎么他们比我快得多,我不信!”“老师,他们一定耍赖。”……不服气的声音此起彼伏。于是,笔者展示了其中一个学生的做法:

65x34+35x34          48x202-48x2        27x99+27

=(65+35)x34          =48x(202-2)         =27x (99+l)

=100x 34                =48x200                =27 X100

=3400                     =9600                   =2700

不少学生傻了眼,这时候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学生们都在认真思考,有的仔细研究了起来,有的和自己做的题进行对比,有的恍然大悟,也有的耐不住性子,急着问:“怎么做的,怎么做的?”当学生这种求知的迫切性调动了起来时,笔者和学生们的研究、探索便开始了……

学生从“乘法分配律”中充分领略了数学的神奇,体会到了计算中的奥秘,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于是,有学生说:“老师,我们甘愿完成所有的计算题。”

这种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境创设,使本来枯燥的问题一下子生动了起来,不仅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学数学,而且使学生学会了通过观察和冷静的思考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应灵活驾驭教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会冷静地思考。

三、留出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冷静思考

教室里一片安静,学生都在静静思考,笔者觉得这样的课堂是有内涵的,因为有了充分的思考空间才能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才能张扬学生独特的见解,才能有学生发挥的余地。课堂上有些问题学生能很快地回答出来,这是浅层的质疑;而有的问题,学生会感到困惑,这就需要给学生“片刻”的安静来理清思绪,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通过看图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得到这样两个等式28J-17=17+28,17+23=23+17后,笔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观察这两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你能用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吗?(刚开始时,教室里一片寂静,有的学生有些不知所措;接下来,有的学生开始看着黑板上这两个等式思考了,几分钟后小手举起来了,学生的脸上开始有得意的笑容了)

生1:甲十乙一乙+甲。

生2:苹果+香蕉一香蕉+苹果。

生3:口+△=△+口……

师:这些表示方法有没有共同之处?

生:只不过是把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师:那你能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吗?

生:在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一样。

(同桌互相说一说,巩固知识)

师:在国际上一般用字母表示是…-.

生:a+b=b+a。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急于引导学生了解、阐述什么是加法交换律,而是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上面的观察自己发现加法交换律的特点。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索、摸索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特点,尝试表示出加法交换律的特点,从而逐步建构出加法交换律,这从学生精彩各异的回答中就可以看出来。这种独立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着知识形成的过程。

四、冷静思考后,让学生感受乐趣

研究表明:学生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做一个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让学生体会思考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找规律》时,笔者出示例题图:兔子与蘑菇,夹子与手帕,木桩与篱笆,大树与绳子。让学生去观察它们的排列规律。学生刚开始只是用眼睛去观察,慢慢地几个学生窃窃私语起来,接着有的学生开始动笔了,在纸上涂涂写写,最后小手陆续举了起来…..

整个过程,教师并没有“牵着”学生的思维,而是给学生营造了独立思考的机会,把大片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学生能从中找到其中的规律。

课接近尾声,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吗?大家一起来找一找。

生1:马路边电线杆与广告牌的排列就是一一间隔。

生2:花坛里月季与茶树的排列也有這种规律。

生3:学生的座位,是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也是一一间隔排列。

在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中,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种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善于营造机会,有的知识学生能独立解决的,要把思维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学生自己体会出来的规律、定律才能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学生才能从中感受到思考的无限乐趣。

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的数学思考,而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为了追求“热闹”的课堂,而使多少学生的独到见解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殊不知这样又会有多少学生的灵感被抹杀了。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不妨留一片安静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空间给学生,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会思考。有时候,安静后会呈现出学生的精彩;有时候,冷静思考后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