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注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时间:2024-05-07

周玉兰

摘要:21世纪是一个更加快速发展的时代,时代的进步对人才的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对于数学学习的正确理念。

关键词:数学思维    创设情境    探究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数学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更新。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作为数学教师更应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创设情境,初步形成数学思维

在人教版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镜面对称是必须要掌握的一个知识点。但是对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这个概念是很抽象的,对于这种抽象的概念,设计有趣的故事情境是有利于他们掌握知识而且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理解抽象概念“镜面对称”

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先不给学生引入镜面对称的概念,而是通过一段故事,首先让他们进入课堂的氛围中,然后让他们对于镜面对称这种现象产生好奇心理。最后再通过老师的讲解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镜面对称。教师可以讲述一只小兔子在照镜子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做什么动作,镜子里的那只小兔子也做什么动作。从而引发同学们的好奇心,并吸引他们逐渐关注到要讲的内容上来。然后老师可以接着说由于镜子里的小兔子跟自己是面对面站的,所以她举右手,镜子里的小兔子就会相应的举左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镜面对称。大家可以和自己的同桌面对面的站着感受一下镜面对称。一个人做什么动作,另一个人就要做一样的动作,就像照镜子那样。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实验。在大家开始面对面“照镜子”的时候,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情境,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情景,就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集中到老师所讲的故事中,然后通过故事将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便于他们理解,而且能够初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抽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一举多得。

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探究式教学法是教师通过为学生设置教学任务和目标,学生自主完成,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和数学思维。老师只是设定最终的任务和目标,其中的过程和方法都由学生自主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当主角。

案例分析:讲解对“东南西北”等方位的应用,加深对方位的理解。

第一步,老师上课时可以询问学生什么时候能够用到这些方位名词。有的同学认为在给别人指路时。有的同学认为在向别人介绍我们学校的位置时。在同学们回答之后,老师可以简单进行一个总结,大家一般都是在描述一個物体或者说建筑的时候会用到这些方位。第二步,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目标:自己设计一个喜欢的家,然后向同学介绍一下你所设计的家,介绍的时候用上这些方位词。在老师设定好了最终的任务和目标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房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和学生沟通,有什么问题及时指出。经过一段时间后,老师可以请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所设计的房子。有的同学想要将自己的房子设置成一个城堡,大门朝向南方,在大门的东北方向,有一块儿空地,空地之后就是自己房子的大门。有的同学想要将妈妈和爸爸上班的地方都设计在家里,这样他们就可以不用走那么远去上班了。东边就是妈妈上班的地方,西边就是爸爸上班的地方,南边是一个游乐园,这样想去的时候就可以过去玩了。在同学们进行完自己的回答之后,老师可以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然后问学生通过简单的练习是否学会了应用这些方位名词。教师最后总结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方位名词是对我们很有帮助的,一定要善于学会这些方位名词的表达。

通过这种探究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不是老师填鸭式的将知识硬灌输进学生的大脑,而是将最后要完成的目标告诉他们,让他们在自己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逻辑和数学思维。

三、大胆放手,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探究中获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就是项目学习教授法,将整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从开始到结束都自主地进行,包括结果假设、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最终的评价。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逻辑、数学方法有很好的效果,有利于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学思维体系。

案例分析:讲解比和分数的关系。

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先将问题抛给学生,在黑板上写下“分数=比?”,然后安排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学生来分享最终的结果。认为分数=比的同学是通过两者计算结果的方式来验证的,比如3:5的结果是0.6,3/5的结果也是0.6,首先他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其次,3:5的含义是表示3和5相除,3/5也表示3除以5,而且如果遇到2:4和2/4这种情况,两个都要进行约分化简。最后一点,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由此可见,比和分数只是形式不同,其他都是一样的。认为分数≠比的同学们是从两者的具体含义来比较的,他们认为分数和比不是完全一样的,虽然分数和比有很多共同点,但有些时候,分数和比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比如说3/5可以表示把一堆糖果平均分成5份,拿走其中的3份,这是3/5,但3:5却可以表示成比赛的成绩是3:5,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同学们回答完了之后,老师可以继续引导大家,让大家针对这两个同学的回答提出自己的总结或者看法。这时有同学总结,比只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但是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所以在比较两个相似的概念时,相似的部分要比较,也要其他方面进行比较,这样才会更加全面。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要只盯着一点,这样很容易钻进死胡同里,不仅仅是比较两个概念,其他的学习以及做题过程中也是,要学会全方位的思考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一种对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如果教师把问题方法、答案全部都给学生讲解,那么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思维方式给了学生,这是对学生不利的。老师的职责应该培养学生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

数学的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就是数学逻辑、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在形成这些的同时,数学基础知识就会随之掌握。尤其是在21世纪,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这些数学思维就变得更加重要。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培育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与思维”之深 [J].数学教育学报,2015(01).

[2]陈涛清.基于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自学·交流·反馈” 教学实践及思考 [J].教育探索,2018(07).

[3]李林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2018(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