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儿童认知将科学探究引向深处

时间:2024-05-07

马亚莉

【摘要】科学探究是儿童喜欢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的实施过程中,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动力视角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仿到创,在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研究自然界的同时,将科学探究真正引向深处。

【关键词】儿童认知 科学探究 主体地位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引导儿童主动探究,启发儿童积极思维。科学的课堂上儿童是主体,教师要尊重儿童的认知,关注教学过程中儿童已有的经验,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优化认知过程,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引导儿童的探究走向深处。儿童在走进科学课堂之前就对身边的事或物建立了最初的认识,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观点。科学探究就是在科学课堂中创设情境,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儿童的探究活动有机地投入学习研究之中。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尊重儿童的已有经验,关注儿童的语言、态度以及能力,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开展科学探究,以此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儿童的探究欲望,发展创造的思维,培养发现精神。让儿童通过观察,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感受中逐步探究、思考乃至创造,在探究中获得真知,让思维真正发生。

一、尊重“认知”。由“表”及“里”的学习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注重于学牛的探究性学习。儿童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的探究,科学家的每一次探究都源于生活,源于身边的事物或现象。儿童在课堂中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将已有的认知很自然地呈现出来,这种认知是最原生态的、最真实的。这种认知可能停留在表面,也可能是不正确的。但儿童在“创设情境”中,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积极学习,在思维冲突中发现问题,引发对现象本身的研究兴趣,儿童的学习就会从表面现象深入下去,认识其本质内容或实质。

例如,三年级《声音的产生》一课,活动内容是儿童想办法让一个塑料袋发出声音。学生立刻欢天喜地地动起来,搓、揉、甩、吹、拍,总之个个都有办法让塑料袋发出声音。这么多方法让塑料袋发出声音,它们共同点是什么呢?有的说只要去接触塑料袋就能发声,有的说对塑料袋做动作就能发声,那么物体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似懂非懂,说不清楚。可是他们很想知道声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他们想知道真相,但不知道从何下手。教师要尽量用科学自身的魅力来满足他们,尊重学生的猜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内需角度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動力。声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如何让看不到的现象呈现出来呢?从“外”向“内”,从外在学习兴趣转移到科学问题上,触动学生探究内在实质。拨动皮筋、按住尺子的一端再拨动尺子、用力拍桌子,三个实验活动让学生使物体发出声音,在此基础上观察现象,记录现象。此刻学生发现皮筋和尺子很容易就看到外在现象,但是拍桌子发出声音后却看不到任何现象。怎样才能看到现象呢?这里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触类旁通,于是教师启发学生:“能不能借助一些物体帮助我们看到现象呢?”在前面学习空气单元的时候有过类似的学习经历,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办法,在桌子上放一杯水,通过水的晃动,看到桌子发声时的状态。学生通过亲历活动、自己探究,进而发现“物体振动就能发出声音”。

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从现象人手,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抓住问题的关键,自主探索并发现其内涵的奥秘。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联系、运用,在观察、探究中有所发现、有所研究,从而对事物的本身、事物的内在有了新的认识。

二、尊重“科学”,出“浅”入“深”的探究

人的认识过程,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儿童也不例外,我们要善于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有趣的环境中,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学生的研究过程,引导他们在探究中观察、操作、交流,分享,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从尊重科学出发,怀揣科学精神,用丰富的直观材料、客观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空气里有什么》一课中需要思考空气里有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大声说:“空气里有氧气。”在儿童认知中没有氧气我们就无法生存,无法呼吸,30%的儿童认为空气就是氧气。40%的儿童认为空气里有氧气,氧气以外还有二氧化碳。这些认识都是儿童自身的认知,他们对于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这些气体作为词组很熟悉,但是作为一种物质,他们的认识正确率几乎为零。究竟空气里面有什么?从儿童熟悉的生活现象人手,准备三根生日蜡烛,第一根蜡烛直接放在桌上燃烧,第二根和第三根蜡烛在点燃后,同时罩上大小不同的透明玻璃杯,哪根蜡烛会最先熄灭?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基本都认为罩上杯子的蜡烛会先熄灭。理由是空气被烧光了,没有了空气,火焰就熄灭了。实验现象明显,学生看到自己猜测正确,表现得很兴奋。那么瓶子里的空气是不是都被烧完了,蜡烛就熄灭了呢?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么来验证我们的想法呢?

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四年级的要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这里的“制定”其实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产生问题,进而制定研究的方法。这里需要教师在帮助学生“动手”的过程中引发他们“动脑”。科学活动的过程就是有问题、有发现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科学探究为切入点,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来研究,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现象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三、尊重“新生”,推“陈”出“新”的创造

人的认知总是在不断地更新、发展的。在特定的情境中激发思维,思维会表现出更加敏捷,进发创新的火花。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而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

例如,《搭支架》这一课,从儿童最感兴趣的手机人手,让学生设计一个手机支架,他们的兴趣被充分地激发。手机支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是让学生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手机支架,这还是第一次。为了更好地表达学生自己的设计意图,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让他们用牙签、胡萝卜丁完成立体图纸的设计。学生搭建支架,感受不同形状之间坚固性是不一样的,通过各种调节、尝试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改造支架,在改造革新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涵的丰富科学知识,同时在反复调整测试的过程中,学生也感受到了失败是成功之母。

学生先模仿常见的手机支架,满足最基本的要求——把手机支撑起来。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支架的结构不同,它的牢固性也不同。在模仿搭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需求和想法,让学生自行设计改造原来式样的手机支架。这样,学生就经历了从最感兴趣的手机支架出发到亲自动手完成,再到改革创新的过程。搭手机支架的过程是制作和探究相结合、教育和技术相结合、基础和创新相结合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思维不断得到发展。

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就如同一棵小树的生长,需要时间、阳光、雨露、营养。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磨砺,从而提升技能,强化能力。科学课堂要尊重儿童的已有认知,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研究、乐于创造。学习是基础,研究是提升的途径,创造是激励继续前行的动力。三者有机结合,螺旋上升,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激发他们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让科学探究引向深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