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寻问学之道,让学习真正发生

时间:2024-05-07

钱桂芬

“问学”,是将“问”和“学”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由“接受式”变为“自主式”,由“浅思考”变为“深探究”,由此形成真正的“学问”。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学”课堂,就是以学生发现问题为起点,以学生探究问题为过程,以学生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教学转型,是为学生未来而进行的教学改革。本文是基于我校“统整项目课程设计”所进行的探究。

一、聚焦词语,在异于常规处自然而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因此,词句在表情达意中具有重要意义,抓住词句进行提问,能够对语言文字有更深切的感悟。

1.于反复强调处发问

词语反复,是为了强调事物,或表达强烈的情感,抓住重复处提问,就能追根溯源。如《三亚落日》中,学生就提出“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海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被海水蘸蓝了。”“蓝”字反复何意?笔者让学生们想象画面,感受愈蓝愈白的对比效果,由此感受反复出现的“蓝”是为了不断刺激画面感,体会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再如《山谷中的谜底》中“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一词是为表現雪松适时妥协的智慧。抓住“反复”处提问,就能抓住作者的情感动向,为理解文章奠基。

2.于感情色彩处发问

课标中对阅读有这样的表述:“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的效果。”在泾渭分明的叙事作品中,词语感情色彩更为浓重。《卢沟桥烽火》敌我双方交战的文章,学生就提出“同为战争、同为失败和成功,为什么运用的词语完全不同?”如描写我军失败用“伤亡较大,暂时退守”,敌人失败则用“哭爹喊娘、狼狈而逃、鬼哭狼嚎”;同样写偷袭,日军“偷偷、摸来”,我军则“悄悄、进发”。出示词语比对,学生感受到“褒义词”“贬义词”的词语属性,也更好地厘清了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归属。

3.于特殊符号处发问

词语除自身固有的意思外,其丰富的标点也能增加不同的含义,揣摩其内涵,就能助推其表情达意。《海伦凯勒》一文中就因引号赋予了词语新的内涵。(1)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2)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3)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学生在质疑词义时,就进一步体会到了引号“着重阐述的对象”这种保持本义和“特殊含义”这种别有它意的两种用法,再次强调海伦顽强不屈的精神。因此,傍身词语的引号,也能成为质疑的对象!

二、紧扣文本,在疑惑不解处不知则问

课标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学生提问也应从不同角度切入,获得“多维度”“多元化”的体验和感受。

1.善问:认知模糊辨真知

文本或描绘景美,或抒发人情……很多地方包含背景和人物的缺失。如学生只关注“点”而看不见“面”,就会产生很多的疑惑: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学生提出:“在祖国危难之际,离开祖国,这不是逃兵吗?为何还说他爱国?”教师引导学生在“离与不离”间抉择,补充背景,设想后果,理解“离开是为了更好地爱国。”“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解疑中,反而更贴近了人物。

2.会问:表达巧妙辨写法

学生一般对文本理解关注过多,忽视内在结构,常会出现篇章意识不强等。要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到“结构表达”转变,让学生大胆质疑。如《船长》一文,船长和机械师的一段对话“炉子怎么样了?”“被海水淹了。”“火呢?”“灭了。”……学生问:“为什么问答没有提示语?”让学生加上提示语读,去掉再读,一下子发现了奥妙,那就是更能表达情况紧急、心情紧张。

3.巧问:哲学思维辨性情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面对文本,不遏制内心对人性与物性的探寻冲动,或是对文本价值取向的不认同,就会自发地生出疑问。如《牛郎织女》一文,王母娘娘的性格阴险、狠毒,这是文本的正解。基于哲学思考的主张,我们更要让学生多元解读。因此学生提出:王母娘娘从长辈角度来说,她是不是只有狡诈恶毒的一面呢?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们发现很多父母也和王母一样,干涉孩子的生活,但也是为了爱孩子,所以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样的质疑更能形成对课文的独特感悟。

三、关注文体,在群文比较处刨根之问

在文体结构中质疑,就是用问题意识触及事物内在本质,这是一种深度的提问,最能彰显文本的价值。现从小学语文文体中,撷取说明文、说理文、小说三类文本例谈学生的提问之法。

1.说明文:关注开头悟异同

说明文关注说明方法,通篇极有逻辑,思维性强。以其导入方式来看,有助于了解同一文体下不同类型的表达方式。在学习《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之后,得出说明文开头的表达就是介绍地点、地位等,但教师随即出示《神奇的克隆》的开头,让学生再读,质疑。学生为此提出:“都是说明文,为什么《神奇的克隆》的开头那么有趣?”随后教师又出示《大自然的文字》《麋鹿》等,让学生再次认识到科普类说明文开头比较生动,而一般说明文开头则较为严谨的特点。抓住同一文体下的不同表达,让学生在质疑中获得了更加通透的认知。

2.说理文:关注论证悟方法

说理文,又为议论文,主要通过举例论证等来证明观点,所选用的例子无非古今中外。小学阶段说理文有五篇:《说勤奋》选中国的正面例子领学生初识“说理文”;《滴水穿石的启示》在此基础上认知摆事实(中外人物);《谈礼貌》则选取中国的古今例子,阐明谈礼貌是传统美德;《学与问》运用中外例子阐述学与问关系;《学会合作》运用中外典型事例论证。学生围绕事例论证就可以提出诸多问题:“《谈礼貌》《说勤奋》为什么不用外国人的例子?”“《学与问》能不能用现代人的例子?如果能,该用谁的?”在质疑中,如何选用恰当的例子就成了写作之法的探究。

3.小小说:关注结尾悟奇思

小说在语文课本中占比不大,却格外引人关注,因其情节跌宕起伏,更因为结尾多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显得独具魅力。可结合小说结尾让学生提问:《半截蜡烛》最后一句“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读到这里,故事好像还没结束,最后,情报被德军发现了吗?《爱之链》最后一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伊……”为什么是乔伊,而不是其他人呢?学生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引起了认知冲突,激起了探究的愿望,使其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内驱力,在合作探究中获得小说结尾的不同表达。

四、链接课外,在主题阅读处博学審问

“问学”的教学理念强调从学生立场出发,引导其主动思考、探索、提问和

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利用多样化的的资源,进行多形式“问”,从而不断提升思维力、学习力。

1.文本辐射,发现事物多重解读

文本蕴藏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从文中的某一点出发,可有万千的思绪和猜想,产生无限的遐思和追问。在课堂收尾,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以本为源的追问。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学生就围绕“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这句话,提出:“为什么要用据说呢?金字塔倒底怎么建造起来呢?”文中的句子引申的阅读探究由此开始,学生可以阅读更多巨石垒积的方法,还可找到更多金字塔由来的猜测,在不同点位上发散思维,增强对科学推测的兴趣。由点及面,由浅入深,让知识辐射出积极的阅读期待与效果。

2.同源比较,感受作品时代特征

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表达,不同的结局,就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尤其在古文、传说等文体,这种描写方式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语言文字的揣摩上,可用同台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去质疑。如将《三打白骨精》《林冲棒打洪教头》与原著文言文进行比较,《三打白骨精》白话文与《林冲棒打洪教头》改编白话文比较,探究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与白话文的生动活泼。再如,学生可结合自身经验,对《三打白骨精》课文结尾为何与原著不同?《牛郎织女》为何有几种不同结尾?等进行追问,以文本特色带动学生对古汉语、古代故事等的大胆想象。

3.个性问答,延伸文本主题阅读

一篇文章,包含作者作品背景、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等多样化的品析,受课堂时间的限制,课后质疑成了有力补充。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开放的提问质疑,并集中有效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如《如梦令》表现了李清照前期生活自由、浪漫,那么后期的作品和生活又如何呢?《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名人家书如话家常般娓娓道来,又充满教育意义,那是不是所有名人家书都是这样的?《伊索寓言》基本都是写动物的?有没有写人的?这些问题作为课堂之外的“发声”,有利于学生进行主题化的阅读,从而获得集中化的知识。

“问学”课堂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有效途径。提问质疑的过程,充分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从原先的“认真听讲”逐渐走向了“会问善学”,让课堂知识点的学习演变成一种能力的发展,真正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