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创办虚拟银行,实施学习行为评价,培养学习习惯

时间:2024-05-07

谢兴宇

有序,是正常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点对信息技术课来说,尤为重要。如何建立起良好的教学秩序?这是自从信息技术课程进入中小学就开始困扰教师的一个问题。而事实上,信息技术一进入课堂,很多学生就几乎本能地喜欢上了这门学科,原因是他们认为“上课可以玩电脑”。一旦他们发现情况并非想象的那样,就会心有不甘,不能遵守纪律,进而有影响秩序的行为,这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问题是,既然学生有着玩电脑特别是玩游戏的强烈兴趣,强堵无效,何不因势利导,将学生的兴趣转化成学习动力呢?通过摸索,我找到创办虚拟银行,实施学习行为评价,培养学习习惯这味“良药”。在此,笔者愿意将自己的实践和探究加以梳理,并作分享。

一、实践与探究

(一)取经大师,创办虚拟银行

笔者曾有幸聆听魏书生老师的一场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报告,受到他通过“班级银行”管理班务的启发,我萌发了创办“信息技术课堂‘自由操作时间银行”的想法。后来,经过思考,我琢磨出了一份《信息技术课堂“自由操作时间银行”营业规则》。

“营业规则”主要有“积分储时规则”和“取时消费规则”两项内容,摘录如下:

1.积分储时规则

本行汇总以下各分行发放的积分,并按“1个积分=1分钟”的规则存入各位同学的虚拟账户。

(1)“课前准备”分行——发放“好准备”积分,每课时5个积分。(略)

(2)“课堂表现”分行——发放“好表现”积分,每课时10个基本积分+X个奖励积分。

①遵守课堂纪律和活动规则,认真学习,不干扰同学。(10个积分)

②出现以下情况者,从10个基本积分中扣除相应分值,直到扣光。

1)上课捣乱,影响正常的学习秩序。(-5个积分/次)

2)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如做其他学科的作业。(-3个积分/次)

3)干扰同学上课。(-3个积分/次)

4)上课不专心,心不在焉或偷玩电脑。(-2个积分/次)

③课堂上有以下表现者,可以得到奖励积分。

1)积极思考,回答出别人没回答出的问题或完成别人不会的操作。(3个积分/次)

2)大胆操作,能为全班同学正确地进行演示操作。(2个积分/次)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最好的小组每人得奖励积分。(2个积分/次)

4)学习作品质量高,有创意。(3—5个积分/次)

5)课堂总结时,能有条理地说出学习的主要内容。(1—3个积分)

(3)“课后整理”分行——发放“好整理”积分,每课时5个积分。(略)

(4)“特长发展”分行——发放“好发展”积分,视特长展示情况奖励积分。(略)

(5)“金点子”分行——发放“金点子”积分,视“点子含金量”奖励积分。(略)

2.取时消费规则

每位同学均可按以下规则在本行“取时”消费:

(1)总行每月公布账户收支情况,公布当周的课上,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可以申请“取时”消费。每学期期末阶段,银行至少提供一次1整节课的消费机会。

(2)除特别提供的整课消费机会外,每次消费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且须保证账户上的积分剩余量不低于20,在个人机位或指定机位消费时间值。

(3)“取时”消费时,可以自主操作电脑(包括上网、玩益智游戏等),但必须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约定,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否则立即中止当次消费且自动失去下一次取时消费的机会。

(4)特别提倡同学们利用自由操作时间加强特长发展,培养自己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个人账户积分剩余量将作为考查学生平时学习表现(考核等第填入学生素质报告书)的依据之一。

规则出台后,我设计了一份“征求意见表”,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热烈响应,有些学生的反应简直就是喜出望外。根据反馈信息,我对规则进行了完善。

(二)自主管理,培养良好习惯

在策划“虚拟银行”的最初,我就设想把它交给学生们管理,期待他们通过自主管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请各小组民主推选各分行的行长。接着,我通过图表直观地展示推荐情况,并确定各分行的行长。接着,我又为行长设计了一份日常工作用表,方便他们做好日常工作,也方便我进行积分统计工作。

更重要的是,行长在做记录的同时,要将不发或减扣积分的情况及时告知学生及其组长,提醒他们加强自我教育和小组建设。如果学生对处理有意见,可以请求教师介入,以确保积分增减做到公平、公正。

(三)兑现承诺,赢得学生信任

创办“虚拟银行”的首个学期,学生们期待自由操作的热情高涨,而我却明显感觉到了课时紧张的压力。为信守承诺,避免这项举措因教师不守规则而夭折,除了在平时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取时”消费外,我硬生生地在期中和期末各挤出了一节课的自由操作时间,取得了学生们的信任。为缓解“课时紧张”矛盾,我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的编排特点,从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炼学习主题,实施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来优化课堂。这样,既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又能让学生们如愿以偿,实现了双赢。

二、收获与思考

(一)收获:行动研究破难题,守得云开见月明

面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抱着研究的态度,边摸索,边实践,在学生们的认可和支持下,“创办虚拟银行”的活动获得了成功,真可谓“行动研究破难题,守得云开见月明”!

1.昔日困惑渐行渐远,学习行为评价助推教学相长

因为受到自由操作时间——这一学习奖励的吸引,加上行为规则和管理办法的出台,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了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也不断提高,进而在班内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局面,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昔日萦绕教师心头的困惑随之渐行渐远。同时,为了遵守约定,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采取措施来优化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愿望。可以说,“创办虚拟银行,实施学习行为评价”,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学习、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可谓教学相长。

2.师生关系日趋融洽,学习行为评价催生和谐课堂

想当初,在想玩、偷玩和不许玩的角力中,师生关系渐趋紧张。“创办虚拟银行”的举措,帮助教师赢得了学生的心。而且随着“银行”的运转,学习奖励的兑现,学生们各方面的表现都慢慢从规则约束走向了自主管理,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序、有趣、有效的和谐课堂逐步得到构建。“虚拟银行”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师生情感与日俱增。

(二)思考:应用心理学知识,促成学生自主管理

任何一项改进工作的举措,能够破解难题,收到成效,一定会有其内在的原因。细细想来,“创办虚拟银行,实施学习行为评价,培养学习习惯”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应用“南风法则”,激发学习动机

“南风法则”也叫做“温暖法则”,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南风和北风比威力”的寓言。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南风法则”要求教师尊重和关心学生,教育学生要“和风细雨”,多一点人情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爱玩电脑几乎就是信息时代原住民的本能。“创办虚拟银行”,无疑是抓住了小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化堵为疏,既能“顺应民意”,为学生玩电脑提供了正当途径,以此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规范行为,引导学生在积攒自由时间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2.应用“顺应理论”, 调整失衡心态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个体的每种经验都既包括同化也包括顺应。与有机体图式相应的事件将会很快得到同化,但那些与有机体已有图式不相应的事件则必须进行顺应”。“顺应,使得认知结构发生变化。”

对学生来说,他们喜欢自由操作电脑,但正常情况下,这个愿望在课堂上是无法实现的。想玩却被明令禁止,有些学生的学习心态就此失衡,上课时表现得心不在焉或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学习态度显然是不对的,学生们对此也心知肚明,因此会下意识地加以掩饰。当破天荒地听到可以正大光明自由操作电脑的好事时,他们的兴奋之情可想而知。虽然这好事是有条件的,但毕竟不用再偷偷摸摸,而且条件毫不过分,很多规则本来就是学生应该遵守的。于是,他们会调整心态,顺从地参与到通过行为矫正获取积分进而赢得自由操作时机的游戏中来。

3.实施自主管理,培养学习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告诉我们:自我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离开了这个环节,任何教育都无法奏效。

“创办虚拟银行”,通过全班民主推选出的行长来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自主管理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能监督别人,又被别人监督,容易形成“看看谁的表现好,比比谁的积分多”的良性竞争局面。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自然可以收到实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创办虚拟银行,实施学习行为评价,旨在通过学习奖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的自由绝非随心所欲、任意妄为,而纯粹意义上的玩电脑也绝不是教师落实这项举措的最终目的。因此,为避免学生出现只为玩电脑而参与学习的思想和行为,“营业规则”对自由操作时间的使用进行了必要的限制,同时特别提倡学生利用自由操作时间加强特长发展,增强信息素养,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