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牵一发而动全身,策问题以动终端

时间:2024-05-07

高景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常规武器”,也是最便捷的师生交互活动方式。恰当有效的提问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当前一些语文课堂上,低效、无效提问现象令人担忧:有时一个问题“激起干层浪”,场面喧闹,无法控制;有时一个问题“石沉大海”,学生面面相觑,教学冷场。因此,探索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课堂改革亟待面对的一个问题。教师当以生为本,参透教材,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策问题以动终端,追求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一、在“冲突”中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

学生身处课堂,每一次怦然心动,每一次群情激奋,都是师生、生生、生本之间心灵的碰撞与信仰的贴合。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善于制造“冲突”,以“冲突”给学生制造心理上的困惑。不悱不发,只有在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制造困惑,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课堂理想境界。

例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教学。这篇文章题目新颖,极易吸引学生眼球,教师可以提问为突破口,创设课堂“冲突”,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上课伊始,教师板书课题,并顺手在题目的后边打了个“?”,师:读了课题后,大家有没有疑问?学生们思维极其活跃,只思考了片刻,课堂发言开始此起彼伏,“为什么把昆虫装在衣袋里啊?”“谁这样傻把昆虫装满衣袋?”“把昆虫装在衣袋里做什么呢?”……一旦学生们的思维闸门打开,好奇心、探索欲就会喷薄出来。接着学生就投入寻找答案的行列,他们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整堂课中,注意力十分集中,时而朗读文本,时而凝眉思考,时而侧目倾听,时而露出欣慰的笑容……

朱熹认为,读书贵在“有疑”,有疑才有悟。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给学生设置思维“冲突”,以一个“?”唤起学生思维的动力,激发学生质疑,引领学生释疑,“牵一发”而统领整个课堂。

二、在“生成”处提问。寻有效以促深入

艺术大师罗丹说:动是一切景物的生命。语文课堂也是如此,虽然每一节语文课都需要教师潜心预设,但是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总会呈现动态的生成。面对“生成”这偶得之物,教师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灵活应变,对教学目标、内容等进行合理的调整,整合、提炼,进而形成有价值的“问题”,以提问为牵引,让学生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再到“豁然顿悟”,寻有效果以促深入。

例如在《三打白骨精》一课教学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让同学选出喜欢的人物,进行评价。很多学生都喜欢孙悟空,他火眼金睛,能辨妖魔;善恶分明,敢作敢当……然而,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生:我喜欢白骨精,因为她有坚持到底,锲而不舍的精神……顿时,课堂一片哗然,也有一些同学立即倒戈,表示赞同。此刻,教师明白学生对文本的价值观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但是怎样纠正呢?师:你的见解很独到!不过,你能告诉我白骨精这样坚持到底,锲而不舍的目的是什么吗?学生当即愣了一下,想必之前他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生:为了自己而残害别人。教师趁机追问:以此为目的的锲而不舍还值得敬佩吗?此时,其他同学也顿悟,纷纷回答起来:不值得,这种动脑筋是阴谋诡计,越坚持不懈,对别人越危害大……

于“生成”处提问,既是激活课堂生命活力的“法宝”,也是衡量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标尺。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捕捉生成瞬间,提炼成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讨论,延伸课堂,让学生顿悟。

三、在“互动”中提问,策问题以动终端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来自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观念,教师“教”的有效性固然重要,但关键点还在于学生“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把学生当做课堂上自主活动的个体。“策”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行动,而“终端”是指学生,策问题以动终端,问题的设计必须从学生角度考虑。要尊重学生的地位和自主权,教师要会问,还要会听;学生要听,还要敢问,变传统的单向提问为双相互问,真正实现共享和双赢。

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教学,在分析第6段语言描写时,教师巧妙设问:老人每天上山下山的扫路,真的不累吗?欲擒故纵的提问立刻引起了关注。生1:我觉得累,因为天游峰那么多台阶,每天上上下下打扫,听听就累。生2:我也觉得老人会累,因为游客都会气喘吁吁,何况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大部分同学的观点是一致的。此时,不同的声音响起,生3:老师,你怎么看呢?教师没想到学生将矛头对准了自己。师:我倒是觉得他精力旺盛,胜任这份工作绰绰有余,你看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因为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承受。有几个同学点头同意,也有不断补充的同学,生4:天游峰那么高,那么险。即便身体硬朗,扫完那么多台阶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工作,而这样的工作被老人说的云淡风轻,对于老人的这种泰然自若的心态,我很佩服……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没有为了标准答案而提问,摒弃了模式化的提问方式,而是从学生角度考虑,给学生充分的领悟空间,真正形成一个“问答结合的共同学习体”,在交互、共享中提高了提问的有效性。

总之,如果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与激情的火焰,而一个个提问就是点燃火焰的火把。作为新时期语文教师,必须把有效性作为提问的切入点和出发点,不断优化提问策略,适时、适当、适度的设计问题,真正的发挥提问的价值和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