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因文命题:高效备考的应思与可为

时间:2024-05-07

程莉 沈坤林

摘 要 因文命题是近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的“套路化”答题难以应对。高效备考需要把握因文命题的类型与特点,通过“一文多用”“类文合观”“异文巧联”等备考训练,在有效建构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的前提下,使学生熟练地“以文解题”,取得良好成绩。

关键词 高考阅读 因文命题 高效备考

因文命题或曰随文命题是近年高考语文阅读鉴赏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是指命题者依托文本,基于语言特色、艺术手法、主题思想等命制试题,即“题由文生”。有必要对因文命题的类别及特点作比较全面的梳理,结合实际探索切实可行的备考策略。

一、应思:因文命题的类别与特点

因文命题中的“文”,应指文本的具体内容、文本的具体情境、文本的文体特点、文本关涉的文学理论因子、文本的外向关联等。作为高考备考,不妨从已有真题中梳理出其基本的类型。

1.设题指向“这一文”具体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题目涉及文本中关键词句的概括、理解与分析,考生只有回到文本中“以文解题”。比如2022年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中的两题:

8.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9.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加以分析。

第8题,针对“这封信”两处“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命题,要求考生深入到文本特有情境中,找到“恍恍惚惚”所写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第9题,从文中弟弟在上海和山西生活这两处内容命题,要求考生在“这封信”中弄清楚弟弟和这些青年的生活状态,揣摩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我”的心理感受,再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

2.设题指向“这一文”在“这一类”文体中的特有个性

因文命题,不以考查考生是否掌握文章、文体的共性知识为目标,而以考生是否能把握“这一篇”文本的个性特征为旨归。这是由现代文文体千姿百态、表现手法千变万化等特点决定的。因文命题更多地就“这一篇”在某些方面的某个特有个性设题。如2018全国Ⅰ卷《赵一曼女士》中第6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阿城的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文献资料和人物事迹相互印证,同时,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在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再现了赵一曼的英雄本色。

再如2021新高考Ⅰ卷《石门阵》中第8题: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表面上看,考的是“反复”修辞手法,但《石门阵》中,“反复”是王木匠讲故事的“讲述方法”,它有怎样的效果,很难用“反复”的一般效果如强化、渲染等来“套”。只有回到文本,分析这种“讲述方法”对王木匠讲故事本身有什么效果,分析对表现鬼子形象有什么效果,分析对在场听众有哪些效果等,才能较完整地答题。

设题往往还指向“非典型性”的手法在特定文本中的实践。命题关注的是某个文本中客观存在的、考生没有习见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可能还很难用一个已有的特定名称来表达。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江上》第8题: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本题要求分析“思绪”随“所见所感”生发展开的写法。这种写法一般并没有在复习用书的归纳中出现,是这个文本的独特写法。考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种写法的特点,才能结合文本进行赏析。

3.设题指向“这一文”与其他文本间的互证或文本外的运用

这种类型,一是关注“这一文”与隐含文本即已有题材或作品的“创新”实践之解读。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江上》第9题: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这题涉及小说文体、表现主题的创新实践,与原故事或原作之间存在比较关系。这样的设题都需要回到文本中“以文解题”。

二是关注文本间相关观点或理论的互证、拓展和迁移。新高考命题重视设题的“情境化”。情境的设置往往又依托有关联的文本和文本的具体语境。设题时,往往考虑文本中涉及的相关观点或理论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的第5题: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这道题考査的是学生对文本中“诗画异质”观点的理解,题目指向“文本内”的依据和来源,是典型的“题由文生”。这样的考查既有对文本内“诗画异质”内容的理解,更有文本外基本文化素养与美育的考査,体现了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再如2022年全国甲卷中的第9题: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文本一《支队政委(节选)》是一篇小说,文本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是一篇纪实文学。虽然内容有关联,但艺术表现有明显差异。这种因文设题,需要结合两文进行比较、互参。

“因文命题”与“因点命题”,具有互通性、交互性。除了相对显性的因文命题,两者之间有更多的模糊地带。

二、可为:因文命题的高效备考

针对因文设题的特点,围绕“以文解题”的基本方向,高效备考应走出对繁琐知识点的琐碎讲解之误区,从高处着眼,关注语篇和语境,以读懂为上,不妨从以下方面展开。

1.一文多用,在多向思辨中打造突破性的关键能力

备考时可选用典型的高考真题文本,以高考真题为基础,教师尝试或引导学生尝试,从文本出发,寻找更多的命题点,进行因文命题的实践。

马尔克斯的《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曾被用作高考命题,其题为:

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3.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4.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这些题目聚焦大小情节和次要人物形象特点命制,大都是因文命题的。备考时还可以进一步因文命题,如:

1.请分析老大夫看鸟笼这部分情节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蒙铁尔这一人物出场的特点及其作用。

3.小说中的三个妻子分别是怎样的人?作用有哪些?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巴尔塔萨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5.几年后,彼贝长大了,在高中毕业上大学的前夜,他望着房间里挂着的乌笼,又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巴尔塔萨。请你以彼贝的身份,给巴尔塔萨写一封100字左右的信。

6.学校文学社公众号的“最感人小说”栏目将刊发本作品,并配发一段推荐语。作为该栏目编辑,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语。

因文命题之后,引导学生编拟参考答案。这是用“以文解题”来考察“因文命题”是否合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亲自感受命题与答题之间的关系,站在一定高度审视自身的答题思维与策略。如自命第2题,涉及次要人物出场的特点及其对表现主人公、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如此命题和拟答可以训练学生真正去“读懂”文本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这是应对因文命题的根本所在。

2.类文合观,在多维奠基中把握程序性的必备知识

合观就是将同一个或不同作家的两篇或两篇以上的作品联系起来进行品鉴。在合观中指出作品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对其进行一定的审美评价。可见,合观的过程便是回到文本、深入文本,进而在比较中读透文本而进行分析、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于文本的语文常识和学习过程的应用性、程序性知识,得以优化建构。除了针对文本整体的全面合观,如依托课文,对《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之写景精彩、抒情恰当、语言娴熟、文如其人等角度进行比勘之外,在备考复习阶段,优选、组合高考真题文本或课文,进行围绕文本局部的专项合观。

比如,围绕小说中人物出场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合观。如果从“知识点”的角度备考,可以归纳出先声夺人、开门见山、烘云托月、伏笔铺垫、概述+小故事、虚实层现等要点,但从“以文解题”的角度看,不妨多花点时间,“贴着”文本分析。

在备考时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课文材料如《故乡》《变色龙》《百合花》《荷花淀》《阿Q正传》《林黛玉进贾府》《边城》等进行合观。部分如:

(1)杨二嫂的出场(《故乡》)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①这突如其来的尖利声音,是如此突然和怪异,让“我”不由得“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这也正是杨二嫂要追求的效果——顯示自己的存在,从而让对方不至于“贵人眼高”忽视自己。②她的大叫大嚷,鲜明突现她尖嘴利舌、泼辣的性格,折射出她日趋贫困的生活窘况。③令人吃惊的显著变化不仅表明杨二嫂身心已遭受损害的悲剧命运,而且从一个侧面揭示“故乡”的衰败和凋敝。

(2)奥楚蔑洛夫的出场(《变色龙》)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个巡警,生着棕红色头发,端着一个罗筛,上面盛着没收来的醋栗,装得满满的。四下里一片寂静……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小铺和酒店敞开大门,无精打采地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像是一张张饥饿的嘴巴。店门附近连一个乞丐都没有。

①凸显出一个专横跋扈、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的警官形象;②人物成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突出沙皇俄国警察统治下经济萧条、市场不景气、人民生活死气沉沉的社会;③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暗示小说的主题;④吸引读者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比如贾宝玉的出场,先有王夫人和黛玉母亲的评说作铺垫,与黛玉第一眼看到的前后形成对比,凸显贾宝玉的性情、性格的真实一面,起到欲扬先抑的效果,更好地表现宝玉出场在黛玉心理、情感上的微妙变化过程。比如水生嫂的出场(《荷花淀》)以景物描写烘托,新媳妇的出场(《百合花》)先有铺垫。通过合观比较,还可以增强学生关注文本的自觉意识。

3.异文巧联,在多元比较中训练临场性应对能力

针对多文本、不同文体文本互证等因文命题频现,学生往往对此陌生、答题不习惯等实际,备考时可先精选历年高考相关真题进行比较阅读,再作后续的迁移性训练。

现成的如2014年高考上海卷《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的阅读命题:

根据第三段提供的解读新闻的方法,分析下面这则新闻报道。

本报讯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昨天傍晚6点半左右,本市西北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从出现到消失,持续了两分多钟,本报也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某市民用所带的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拍摄了一组照片(见本报),色彩自然,画面清晰,为“不明飞行物”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一文的第三段是:

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临场应对训练时,可以先让学生试做。学生试做时,对于容易“对号入座”的方面,还是能够“以文解题”的,如能读出报道内容相对完整。但从报道来源是否确切可靠的角度看,有的学生只凭自己的生活体验或感觉来答题,而不能结合《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第三段提供的内容进行分析。想当然地认为“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便是“来源可靠”的,而不能作这样的分析:“综合……报道”“收到了……照片”其实说明这个新闻并不是该报记者亲自采访和实地考察獲得,新闻中也并未体现出对这些证据的检验或核实,所以可靠性并不强。

值得注意的是,对这则新闻是否有其他意图的角度不少同学没有分析,究其原因是忽略了“某市民用所带的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拍摄了一组照片”传递的信息。其实,强调照片是“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拍摄,有为该手机做广告的意图。

多研做类似这样的真题,学生才会回到文本读得更细致,分析更到位。

再如2020年上海高考真题《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的第5题:小洁同学读完本文,从图书馆借来《龙文鞭影》阅读,却产生了疑惑,按照本文作者提供的判断标准,《龙文鞭影》真的可以归入古代儿童文学作品吗?请结合下面《龙文鞭影》的节选部分,向小洁谈谈你的看法。

名高麟阁,功显云台①。朱熹正学②,苏轼奇才。

[注]①麟阁、云台:汉代皇宫中的两处建筑,朝廷在此画像表彰功勋卓著的大臣如霍光、邓禹等。②正学:合乎正道的学说。

这道题以文命题,检测要求更高。它不是简单地运用作者关于“古代儿童文学作品”的阐述来判断《龙文鞭影》是否属于“古代儿童文学作品”的范畴,而是深入一步辨析作者把它归入“古代儿童文学作品”的说法是否合理,阐释是否恰当,论证是否严密。这就要求学生进一步细读文本,以文本为据进行思辨分析。

研做此题,第一步根据作者“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心理且适宜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这些标准来判断《龙文鞭影》。第二步对作者把《龙文鞭影》归属“古代儿童文学作品”相关说法进行分析,这是问题的难点。还是要回归文本“以文解题”——作者说:“又如始撰于明代的《龙文鞭影》,虽看似为典故大全,但对其中所含故事的讲解可以作为儿童启蒙的途径。这类作品应归入儿童文学的范畴。”作者强调“所含故事的讲解可以作为儿童启蒙的途径”,但以此作为归入儿童文学的理由,与文章最后得出的判断标准之“符合儿童心理且适宜儿童接受”不符。

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作如此联读、比勘,学生“以文解题”的能力才会稳步切实提高。

[作者通联:程 莉,杭州市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

沈坤林,浙江诸暨海亮教育管理集团教育管理中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