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例谈情境任务创设的策略选择

时间:2024-05-07

张淼一

摘 要 情境与任务是新课标中反复出现的两个概念,两者殊途同归,都指向于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改变。情境具有优化任务设计的功能,创设好情境任务是开展情境教学首先面对的问题。创设情境任务要指向教学的目标,创设情境任务要指向生活的真实,创设情境任务要深入文本的内核。

关键词 情境教学 任务创设 策略选择

“以任务驱动问题解决,以情境优化任务设计”,说明情境具有优化任务的功能。在教学中不妨通过设计一些“情境任务”,运用情境进行教学,将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到课堂上。本文以《哦,香雪》为例,谈谈情境任务创设的策略选择。创设情境任务要指向教学目标,指向生活的真实,深入文本的内核,创设的情境任务要具有挑战性。

一、创设情境任务要指向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设计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确认。教学目标最先产生,引领整个教学过程,最后完成,这是理想的课堂教学共同具备的特征。设计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情境教学中创设情境任务同样要指向于教学目标。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的情境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任务,而那些仅仅追求情境任务的趣味性,而忽略教学目标的做法,最终只能获得舍本逐末之后的表面热闹。

以《哦,香雪》为例,在教学之初,结合小说的文本特征,确定的一个教学目标是感受这篇小说的散文化的审美特征。《哦,香雪》叙事节奏舒缓,小说的内容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整篇小说具有散文化、诗化的特征,孙犁先生称赞《哦,香雪》“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这篇小说的散文化审美特征表现在语言的层面上,具有抒情性,小说中多处景物描写富有诗情画意。散文化审美特征还表现在小说的故事情节相对松散,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为主,小说没有曲折起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冲突。我们应该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去感受这篇小说的散文化的审美特征。

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可以设定的情境任务是:文学史上有一个现象,优秀的小说作品大都被搬上了银幕,比如《阿Q正传》《骆驼祥子》《边城》等,现在要把《哦,香雪》拍成电影,请大家根据小说内容,讨论设计拍摄的内容。小说只有几个简单的片段,还有大量的景物描写,在完成这个情境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叙事的角度上感受这篇小说的散文化的审美特征。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完成这个任务面临着诸多的困境,这个困境也是作者铁凝担任《哦,香雪》编剧时遇到的。当然我们的同学出于各种原因会将问题考虑得简单一些,我们不妨在同学们讨论结束之后,放映同名电影《哦,香雪》,让他们在文本与影视、自己与编剧之间进行比较,重新思考,并为电影《哦,香雪》写一篇简短的影评。

二、创设情境任务要指向生活的真实

知识生成于具体的情境,由具体变成了抽象的符号。一切知识都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是经过人们长期的发现、总结、概括,最后符号化、抽象化的结果。情境化教学就是经过对抽象的知识的拆解,使其融入具体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还原知识生成的情境中,体会到知识生成的过程,所以创设情境任务要指向生活的真实。对于《荷塘月色》的教学,有教师设计的情境任务是画出文章描写的“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三幅画面。的确,中国诗有“诗画合一”的传统,但是对于没有受过美术训练的学生来说,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一定意味着对原生性画面所含诗情画意的破坏,这样的任务脱离了生活的真实。并且这样的任务设计背离了文本的内涵,将语文课变成了美术课,让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

指向真实生活的情境任务中的“情境”,才是新课标所讲的“真实情境”,它追求的是创设的学习情境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之间有高度的一致性,创设的任务情境是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可以”经历的,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的情境。这样的任务情境能够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与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调动生活经验的过程,也是通过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任务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够启发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学习语文知识,在真实的生活中使用语文知识与技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针对《哦,香雪》,可以设计的情境任务是:假如你是小说中的凤娇,当火车走后发现香雪不在了,你想到了什么?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据小说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段不少于300字补充小说的内容。《哦,香雪》以主人公香雪为中心叙述故事,小说对凤娇等姑娘们在香雪坐上火车的时段中的行为采用了留白手法,没有进行具体的描写。根据故事的内容情节,姑娘们顺着铁路一路寻找香雪,这个过程是怎么出现怎么完成的,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从文本的角度出发,要考虑凤娇直爽的性格,她在这一群姑娘中能够称得上是意见领袖,她是最有可能发起寻找香雪的人物。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同伴离群是我们很有可能遇到的事件,一个群体会有不同的声音,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个情境任务指向了生活的真实,能够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三、创设的情境任务要深入文本的内核

任务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指令,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执行;任务也不能是学生通过简单的思考,就能够在文本中寻找到現成答案的简单活动。我们创设的情境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高度,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只有这样的情境任务,才能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才能让他们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让他们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能够深入到文本内核的情境任务,一定是有挑战性的情境任务。要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任务,需要处理好文本解读与任务之间的关系。文本情境是设计情境任务的起点,创设的情境任务既要发挥出对文本解读的引导作用,还要能够推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比如小说《哦,香雪》的时代背景是改革开放之初,小说表现的主题是社会变革对传统农村世界产生的影响。我们要深入理解文本,首先要熟悉小说的时代背景,当下的学生都是零零后,对于这一时期农村世界的存在状态相当陌生。基于此,我们可以创设的情境任务是:选择自己熟悉的人,进行一次简单的采访,了解二十世纪八十年初期我国农村的整体风貌,形成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高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学常识,能够从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人们的物质生活状态等方面进行采访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改革之初我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状态。甚至在采访中,学生能够探查到经历者在时代变革中的思想波动,从而深入理解火车对于山村的震撼,理解铅笔盒对于香雪的重大意义。这个情境任务立足文本,又高于文本,有助于学生深入文本的内核。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