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高考背景下作文素材积累谈

时间:2024-05-07

田景友

摘 要 新高考背景下,作文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使学生自主搜集、整合素材,根据不同的立意和文体,合理地选择不同的素材,由此创作出素材丰富、立意深刻的作文。从读写相融、观察生活两个视角,探索高中作文素材积累的策略,引领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语言、历史典故等材料,并深入观察和积累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写作储备丰富的材料。

关键词 新高考 作文素材 积累策略

教师要立足于新高考背景和新课标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广泛搜集、整合并合理运用素材,将优秀文学作品、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材料、修辞方法、中心立意等,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之中。由此帮助学生完成构思立意、合理组材的任务,让他们能够依据不同的要求,创作出不同体裁、题材的作文,以此适应灵活多变的新高考要求,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核心素养。

一、读写相融:精选文本,积累素材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表明阅读对写作的重要影响。鉴于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要立足读写相融的视角,精心选择阅读文本,带领学生积累优秀文本中的好词好句、修辞方法等,逐步增加素材储备量。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要从课内和课外两个角度,组织专项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

方法一,批注阅读,精读课内文本。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众多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它们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富含审美元素。这些优秀文章可以成为学生积累素材的有效渠道。在明确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特征、重要价值后,可以将课内文本作为主要阅读对象,采用批注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精读文本,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汲取精华,了解语言文字、修辞手法等元素的表达效果,并按照不同的属性和功能,将其分门别类地纳入到素材储备库之中,为后续的写作练习和高考作文写作铺垫基础。

在运用批注阅读方法精读课内文本时,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让他们主动思考和感悟,可以选择文本中的经典片段,以示例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批注的方法、技巧以及如何通过批注积累素材。当学生对批注阅读法有所了解后,便将阅读的主场交还给学生,引导他们继续拓展阅读的深度,积累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

王尚文教授曾说:“好文章往往都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都值得细细品味。在批注阅读时,要将焦点定位于文章的语言要素,让学生揣摩语言的用法和表达效果。《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教材中的经典散文篇章之一,其景物描写、语言运用堪称典范。“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段话勾勒出一幅精美的荷花图。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段文章语言的妙用和精致,可以将其作为范例,利用“写作手法+表达效果”的批注模式,带领学生品鉴语句的内容,如“以博喻、通感的手法为主,体现出淡淡月光下,荷花晶莹透亮的特点,并以听觉表现嗅觉,将荷花的香气转化为歌声,表现出微风中荷花若有若无的香味以及朦胧的画面美”。这样品味,学生不仅能明确这番描写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还能明确这种描写与修辞的表达效果。

以批注阅读作为精读课内文本的主要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深度解析阅读文本的语言文字元素,还能利用批注阅读的方法,精读整篇课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的语言材料、修辞方法等逐渐增多,写作时自然能够有效地组织语言,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方法二,群文阅读,自读课外文本。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积累素材的范围,可以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将素材积累的任务指向课外,让学生在自读课外文本的过程中,广泛搜集和积累写作素材,大幅提升品鉴文本、合理组文的能力,积极拓展写作素材积累的渠道。

《赤壁赋》中以明引、暗引和化用相结合的方式,将历史典故融入到篇章之中,借用曹操的境遇、曹操的文学名句等典故,凸显出苏轼个人的意志。而“用典”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为了让学生积累历史典故素材,我们以“用典”为群文阅读的议题,将《赤壁赋》《滕王阁序》《短歌行》等古代文章,作为群文阅读的资源,让学生围绕“用典”展开自读活动,从“龙光”“清霜”“冯唐”“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等历史典故中,了解篇章的深意,明确这些历史典故中蕴含的审美和文化内涵。在此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将历史典故记录在素材积累本上,并在每一个典故后标注其真实含义和所用范围。如在《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学生提炼出“周公吐哺”这一典故,并从“以周公姬旦用心辅佐年幼成王这一历史事件,说明礼待天下贤才的决心”的角度,记录下该历史典故的字面含义和指代含义。经过反复的阅读和品鉴,学生既理解了典故的内涵,也能将其纳入到素材储备之中,并在后续的写作活动中运用典故,写作出有深意、有思想的作文。

二、观察生活:巧设任务,扩充素材

除了阅读之外,可以对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进行分析和研读。在此基础上能够发现,材料作文和漫画作文成为了高考作文的热点,对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创意性表达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从材料的属性来看,它们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扩充素材时,可以设计多样化的任务,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搜集和整合写作材料,为日后写作储备丰富的资源。

从观察生活的角度出发,设计的写作任务可以涵盖自然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覆盖学生的生活范围,引发他们的共鸣,让他们将眼中所观、耳中所听、心中所想的内容,转化为作文中的材料。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以“劳动”为主题,编选了通讯报道、新闻评论等体裁的文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劳动的重要性。这一单元的文章以事实为基础,通过如实反映真实事件的方式凸显主题。为了延續本单元的主题,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可设计以“神州十五号的背后故事”为主题的作文材料搜集活动,让学生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切入,记录下有关“神州十五号”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和后期维护等不同阶段的见闻,以央视网、人民网等官方新闻网站等为载体,搜集大量的数据材料和信息,了解“神州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顺利对接这一科学事件背后的故事,深入感受无数航天人的辛勤劳动,并将其转述为通讯报道或者新闻评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见闻转化为书面作文,不仅能丰富素材积累,还能以文学创作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进而提升写作水平、语文素养。

教师要从读写相融和观察生活的角度开启素材积累活动,让学生在精读课内文本、自读课外文本的过程中,品味优秀篇章中的语言材料、修辞手法等,将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转化为自身的素材储备,并在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寻求鲜活的素材,将自身的生活经验扩充到素材储备之中,为日后的写作增添材料,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同时因写作素材的丰富增强学生作文的可读性和文学意蕴。

[作者通联: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