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凸显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阅读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07

李舒

摘要 《祝福》是一篇具有浓烈悲刷色彩的文章,由于其与现代的学生具有很长的时代距离所以很难和学生产生心灵的共振。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祝福》又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章,教师以此文章为例,可以通过凸显教学目标导向、重视思路教学、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与之产生共振效应。

关键词 思维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是学生通过自身学习到的知识,对问题做出判断和分析,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能力,由此可见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高中语文《祝福》为例对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给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一、凸显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目的思维能力

在最新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之后,虽然大部分教师都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也开始转变教学理念,可是由于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环境之中,所以部分教师在行为上依然没有付出实际的行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总是不自觉的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得现实教学过程中没有改变、没有创新、没有素质教育的体现。他们在内心深处依然认为讲的越多越好,内容越全面越好,希望让学生能记住更多的知识,以便可以提升考试成绩,往往忽略了新课标的要求,忽视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并没有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也没有让他们在课下去思考,这就使得当前的教学工作很难满足培养素质教育教学要求。为此,教师必须要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打破限制,全面实现创新教育,不能总是认为讲的越多越全面就越好,而是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来开展教学工作,

一定要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树立正确的素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己有山。基于此,语文教师一定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考虑,从多层次、多角度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步骤、规范教学流程,将核心素养的目标重点体现出来,引导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例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对素养目标进行有效的分析,然后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做好充足的准备。以《祝福》为例,一些教师在设置这篇文章的素养目标时将其设置为“了解人物形象和生存状态”。这种目标设置明显较为笼统、模糊,没有对了解的方面和程度进行细致的划分,使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会很难把握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在设置素养目标的时候可以用“把握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生存状态”等这种具体的语言来表达目标要求,从而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有目标的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目的思维能力。

二、重视思路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思路教学非常重要,无论是说一段话,还是读一篇文章,都要知道他的思路是从什么地方出发,然后怎么前进,最后要达到终点,对这个过程一定要清楚。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思路梳理的一个过程,只要能够理清学历的思路,那么思维能力必定可以提升。思路教学其实就是按照一定的条例来开展教学工作,顺着一个主脉络一直向前。而这个主脉络就是一个连贯的、规律性的思维过程,无论后边的枝节怎么延伸都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点从表到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在语文教学中能够表现出这个思路的部分就是文章的结构,而且文章结构也是对语文教学材料的一种组织方式。教师在讲解语文结构的时候,思维也是跟着文章结构和层次来发展的,由此可见,文章结构和教学思路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说明文章结构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需要按照文章结构来展开。所以,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能够掌握文章的结构就可以把控好主要的思路,从而对文章进行深人的分析,沿着文章的主脉络开展教学。

以《祝福》一课为例,教师在针对此篇文章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准确掌握文章的思路,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可以采用定题定向阅读的方式,通过寻找阅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阅读。学生可以对文本进行多种解读,教师在选题上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如:祥林嫂是怎样被逼向死亡的,从而探求《祝福》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运用倒叙手法、肖像描写、第一人称的叙述和四次祝福情节的安排,将《祝福》高超的写作技巧充分体现出来。定题定向阅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来选题,如对于祥林嫂的死因进行探究的时候,可以从柳妈、大伯、婆婆以及祥林嫂自己来寻找真相,学生自己从中选择一个角度,形成自己的思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既能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又能体现不一样的学习过程,还能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在传授学生语文阅读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要敢于质疑,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大胆的提出来,只有存在疑问才会带动学生去思考、去学习。

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质疑积极性,从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从而提升的学习能力。高中生同样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问各种问题,愿意去探究答案,学生具有这种质疑的能力和探究精神说明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这一特点,好好将其应用到学习上,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主动性,愿意在学习方面提出各种疑问。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已经从重视学习成果转化成重视学习过程,而且要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能够具备质疑的能力和意识,教师能够对其进行更好的引导,必然会提升教学效率。尤其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质疑来调整教学方案,并要在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之后再进行总结,注重学生在课堂的生成。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鼓励学生质疑,还要帮助学生解疑,要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果学生想真正的了解和掌握一篇文章的问题,那么提出质疑然后探究疑问这是必然的,因此文章中不会直接写出总结语,需要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总结、自己感悟,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透视力和理解力,能够对文章提出独特的见解和意见。

例如在《祝福》一课中,有一个问题教师和学生都未曾考虑过,那便是祥林嫂的姓氏问题。为此,教师要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树立学生的质疑意识,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由此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学习。由于此问题并不是阅读中常见的问题,所以学生会产生很多想法,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留意文中的两处描述,分别是“大家仍叫她祥林嫂”还有“大家都叫她祥林嫂”。这时候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就会考虑,文中这样写会不会是多余的?为什么要這样写?是不是语言表达上的失误?有的学生通过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能会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在封建社会女人的地位非常低,往往没有自己的姓氏,进而了解文章的主题。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其他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如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描述了祥林嫂的不幸,只是为了说明祥林嫂的命运很悲惨,没有其他的含义吗?是否包含了更深层次的内容呢?教师通过不断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再次阅读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文章的内涵,进而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和见解。由此可见,最后的断路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方式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利用问题链来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够通过问题得到新的启发和新的思考价值,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的批判思维能力。

四、设计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通过设计学习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旦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然后通过探究来满足自己的知识需求。学生只要具备了这种探究意识就会采取坚持不懈的探究行为。而要想让学具备探究意识就需要教师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精心设计各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深入的学习。而如何能设计出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的学习情境,就需要教师结合高中生的特点,指明知识牵引力的内容,引导学生按图索骥投人到思考探究中。例如在《祝福》一课中,明明文章写的是祥林嫂悲惨的遭遇,但是为什么题目却是“祝福”呢?学生带着为了解开这个问题会走入教师的情境中,然后积极地寻找答案。学生有了知识牵引就会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走入教师设置的学习情境,在读文章的时候也能够产生共振效应,这种效应就是学生形成探究思维的一种过程。

综上所述,在素养教育要求之下,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要始终围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来开展教学工作,这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基于新课标的需求,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可以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倪方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作文,2021(48):40-41.

[2]马丽,新时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J].新课程,2021(31):196.

[3]彭凤婷,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21.

[4]冯丽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7):19-20.

[作者通联: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