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摘 要]“解决问题”贯穿着数学教學的始终,要实现“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深入探究。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课例,阐述了“解决问题”教学中强化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渗透解题策略的课堂三部曲。
[关键词]解决问题 数量关系 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4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师生互动、充满探索和研究的新教学模式已如火如荼,这无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方向。对于新课标“解决问题”的特点,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强化数量关系分析”不含糊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从解题的过程中概括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等。但现在这些基本数量关系离学生生活越来越远,更多地强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分析问题,而分析数理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二年级教材的上册常常出现这样的题型:
①小红有10朵红花,小明比小红多2朵,小明有多少朵红花?
②小红有10朵红花,小明比小红少2朵,小明有多少朵红花?
无论教师如何努力讲解,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此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通过渗透数量关系来理解:例1中运用“小数(小红的朵数)+相差数(小明比小红多的朵数)=大数(小明的朵数)”的关系;例2求“小明的朵数”相当于求“小数”,运用“大数-相差数=小数”这个数量关系式。同时教师也可借助图形进一步强化这样的基本数量关系,让学生理解更深刻。
二、“强调完整解题思路的表述”要到位
在进行传统应用题教学时,浙江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中心小学(313000) 姚旭霞我们经常不厌其烦地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你为什么要先算这个问题?”“根据什么可以求出什么,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思路。可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这样的话少了,因为教师认为“说多了有灌输的嫌疑,现在是新课程,怎么还用这样的话语?”其实这些话看似简单,事实上恰恰是教师梳理和提炼解题思路的拐杖,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好举措。
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11“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解决此题时一定要让学生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例如“220.5÷3÷7表示先算1头奶牛一周的产奶量,再求1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同样,“220.5÷7÷3”表示先算3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再求1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教师利用这样的话语系统来对数量关系作必要的梳理和提炼,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解决问题策略的渗透要深入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笔者认为要注重引导学生回顾与梳理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1.画图策略
画图策略是利用图形直观来表征问题或分析数量关系的一种方式。图形直观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最常用的一种解题策略。教师要尝试让学生把“应用问题”画出来,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
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中的练习“在一个长9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如图),要剪出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最多能剪出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很多学生很快就得出“9×5÷(2×2)≈11(个)”。此时教师如能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解题,学生自然明白应列式为“9÷2≈4(个),5÷2≈2(个),4×2=8(个)”,很快意识到之前的错误。这样,通过画图就很容易地解决了一个相对抽象的实际问题。
2.动手操作的策略
动手操作策略就是利用实物操作或动态模拟演示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动手操作能使问题变得直观,帮助学生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练习“一个立方体棱长为12分米,现在用8个这样的立方体搭成一个大立方体,大立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表面积有多大?”这时,通过让学生搭一搭、摆一摆,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自然而然可以轻松得出大立方体的特点,从而轻松解决此类题型。
当然,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从“解决问题”的本质入手,只有让“解决问题”课堂“返璞归真”,学生 “解决问题”之本领才能真正提高。
(责编 童 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