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姜琳
【摘要】为了整合利用家庭与班级的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互动,本文对家班共育和班级劳动教育的内涵进行概述,分析了家班共育实施班级劳动教育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家班共育实施班级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家校合作与沟通体系不完善、班级劳动教育缺少制度保障等不足。之后提出家班共育实施班级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通过加强劳动实践、明确家庭教育责任、探索家班合作新路径等措施,切实提高班级劳动教育质量。
【关键词】家班共育 班级管理 劳动教育 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7-0004-03
对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劳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涉及到人格教育与生存教育,并且在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下,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因此劳动也是初中教育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班级劳动教育实效,应做好家班合作共育,将家庭教育与班级教育进行资源整合,同时在教育行为上密切配合,提高班级劳动教育的针对性,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但是要注意让家长认同劳动教育,能够自觉参与实施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与教师共同努力达成班级劳动教育的目标。
一、家班共育和班级劳动教育的内涵
1.家班共育
很多家长将教育的责任交给学校与教师,在孩子进入校园后便减少了教育管理,甚至完全不参与孩子的教育,而过度依賴学校便成为主要问题,导致家庭与学校在教育中存在失衡,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家班共育大多是指家庭与班级之间的密切联系,两者形成双向互动,为教育提供有效支撑,并且能够发挥出合力作用,切实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家班共育的实施,家庭逐渐承担起应有的教育责任,同时与教师展开密切配合,达到资源互补的效果。总而言之,家班共育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能够打破学校单方面履行教育责任的限制。
2.班级劳动教育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劳动教育逐渐提上日程,并且改变了传统劳动教育内容固化等问题,能够真正引领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发展。班级劳动教育会传递基本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同时对学生的劳动观念进行培养,以劳动为媒介唤醒学生的意识、情感,激发劳动的自觉性,能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主动参与劳动,最终塑造完善的人格。对于教育体系来说缺少劳动,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在初中阶段各方面逐渐成熟,而劳动教育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因此,班级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习惯与劳动品质,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接受锻炼与磨炼。
二、家班共育实施班级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来看,初中阶段的劳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未能设计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大多流于形式,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整体规划,并且实施过程与方法不规范,未能构建评价监督机制,因此劳动教育的价值逐渐被忽视、淡化。家庭方面对待劳动教育的意识同样存在不足,缺少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家班共育是实施班级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能够切实改善学生懒散、动手能力差、劳动技能生疏等问题,利用实践让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同时避免家班之间脱节,赋予学生更多劳动机会,切实提高班级劳动教育成果。
三、家班共育实施班级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班合作、沟通体系不完善
当下家庭与班级之间的合作、沟通体系不完善,两者之间无法进行协作,导致班级劳动教育实效大幅度降低。虽然家班共育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但从实践中发现,家庭与班级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只是由班主任与家长进行简单沟通,这也导致家庭劳动教育内容缺乏灵活性,家长也无法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另外,在缺乏合作体系的情况下,家庭劳动将成为负担,家长疲于应付,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反而自行承担劳动任务,完全偏离了劳动教育的初衷。
2.班级劳动教育缺少制度保障
制度是保障家班共育,顺利开展班级劳动教育的基础条件,在缺少制度体系的条件下,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参与流于表面形式,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存在随意性,缺乏固定的标准规范,而学生的自觉性也越来越低。归根结底在于缺少明确的规定,只是让学生做简单的家务,所以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教育效果,家庭作为劳动教育的助推者,若无法发挥出自身作用,便会降低家班合作层次。另外,很多家庭在合作过程中未能履行自身的责任义务,同样与制度保障不足有关。
3.家庭与班级之间地位不平等
家班共育应保证家庭与班级之间的地位平等,两者属于合作、相互扶持的关系,在实施过程中班级会占据主导,而家庭则被动参与教育过程,这也是影响班级劳动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部分家长处在被动的状态下,不仅削弱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家庭教育资源的挖掘,所以家班合作不畅,是影响劳动教育效果的主要问题。若家班合作时教师处在强势地位,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参与度也会降低,因此要多倾听家长的心声和建议,保证家班合作关系稳定。
四、家班共育实施班级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
1.形成家班合作的劳动教育关系
劳动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为了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应形成家班合作的劳动教育关系,对家庭与班级的劳动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同时调动两大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促使家班共同参与、目标一致,发挥出自身的最大化价值,为开展班级劳动教育奠定良好基础。首先,需要让家庭明确班级劳动教育的价值,获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能够主动参与班级劳动教育,并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家庭的参与达到处处学劳动、处处有劳动的教育目标。其次,家庭与班级无论从思想还是行动上,都要做到密切配合、彼此帮扶,打造完善的家班共育监督体系,在班级由教师负责监督管理,回到家后由家长进行长效监督,包括学生的劳动情况等,以便进行实时评价。教师应与家长多沟通交流,可以借助现代互联网信息平台进行信息传递,为开展班级劳动教育提供互动渠道,家班之间能够做到信息共享,促使更多家长参与到班级劳动教育中,并将学生在校内的劳动教育表现、学习、考评情况上传到平台,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劳动情况,提出建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实践促使劳动教育更活跃
劳动教育与文化课程存在明显差异,在知识传递上劳动教育更重视实践,而文化课则会通过理论讲解完成教学,所以想要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必须考虑到劳动本身的性质、特点,简单来说就是从实践入手展开班级劳动教育,由家长与教师共同打造班级劳动教育体系。首先在班级内构建劳动小组,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每个小组都要负责进行日常劳动任务,并且可以提出本小组的清洁创意、清洁妙招,并通過实践来验证清洁方法的可行性,从而获取更多生活知识与劳动成果,真正做到教育和实践于一体。为了发挥出家班共育的作用,必须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能够与教师共同制定劳动教育内容、方法,并且家长要做好档案记录,收集孩子在家庭劳动中的表现与成果,实现劳动教育日常化的目标。
3.开发家班共育劳动教育活动
为了提高班级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家长应充分参与到其中,并和教师共同制定劳动教育活动,实现家班共育的目标。不过要提前了解家庭劳动教育情况,是否存在劳动教育意识缺失等问题,若家长轻视劳动教育,可以设计“劳动生活更美好”等主题活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并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能够充分协助班级开展劳动教育。对于教育来说,缺少劳动必然无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要多开展班级劳动教育活动,同时选择多元化的主题内容,将劳动教育立足日常行为,结合已有的劳动教育成果做到家班贯通,通过密切配合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在开展班级劳动教育时,应采取多样化的劳动教育主题,比如创造性劳动教育活动“衣架制作”,利用废弃的资源回收利用,制作成新的生活用具,首先,邀请家长进入班级与学生共同参与,一方面提高家长在班级劳动教育中的互动,另一方面通过家长的监督保证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其次,制作前学生与家长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包括安全操作规范、晾衣架制作流程:简易晾衣架的制作需要用到10号铁丝,长度为98厘米,用准备好的小铁锤将铁丝锤直,右手握住老虎钳,左手持铁丝,老虎钳紧紧夹住铁丝一端,大约9厘米处折成弯钩状,另外一端则在1.5厘米处弯曲成小弯钩,大钩以下约4厘米为柱状,随后把小钩勾住柱子下端部分,衣架上面总长要比下面多4厘米。对于学生来说,动手制作生活用具确实存在很大难度,所以需要家长从旁协助进行操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创造的价值、晾衣架的材料与制作程序。最后,将学生与家长共同制作的作品进行评比,并对家长与学生的共同努力给予鼓励和表扬。总而言之,劳动教育要持之以恒,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主动克服畏惧劳动的心理,养成热爱劳动的意识和习惯。
4.发挥班级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
在家班共育过程中,应强化班级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积极转变劳动教育观念,明确劳动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同时肩负起劳动教育责任,充分利用班级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促使劳动教育贯彻落实。比如让种植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风景,学生通过双手获取劳动果实,深刻地理解“劳动既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因此,各班级可以联合家长共同打造“责任田”,划分为多片区域,由各班同学自行管理,并在劳动课内外进行浇水、捉虫、拔草、施肥,同时做好“责任田”的记录工作,利用双手在劳动中创造出劳动成果,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有了劳动的精神风貌。责任田主要采取“分班负责,量化考核”的评估模式,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劳动实践活动还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如探究植物属性、书写劳动日记、绘画记录过程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施方案为:(1)以班级为单位对责任点进行承包申请,学校会按照需求进行面积划分;(2)由各个班级制定完善的栽种计划,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其中,包括种植设计、实际播种以及维护管理等,与学生共同完成责任田种植活动;(3)在播种结束后做好除草、施肥、灌溉,确保植物能够顺利生长。另外,邀请家长组成监督领导小组,在学生进行栽种、管理时,做好监督工作,整个活动过程会纳入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根据活动档案、图片以及影像进行评优,并给予学生提供精神与物质奖励,达到培养学生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的目标。
5.重视家庭与班级的合作培训
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家庭与班级的合作培训,教师方面以提升劳动专业技能为主,应充分掌握劳动专业知识与技能,学校可以开展劳动教育教师的专项培训,增强教师的劳动观念与自觉性,将劳动思想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教学中。为了实现家班共育的目标,学校应针对家长进行劳动教育培训,引导家长提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同时提高家长的劳动教育能力,根据家庭情况制定劳动教育清单,对劳动教育进行跟踪指导。另外,要重视家班之间的合作培训,充分发挥出家班合作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教育过程中两者地位平等、相互帮助,从而实现共赢的目标。对于班级劳动教育来说,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往往存在局限性,所以要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其中,促使家长意识到自身的教育者身份,能够为班级劳动教育提供帮助,通过获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提高家班共育成效。
五、结束语
劳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普遍懒散,日常生活中逃避劳动,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实践成果并未达到预期。为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应解决劳动教育形式化问题,同时引入家班共育的理念,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家庭与班级共同努力,提高劳动教育成效。以往家班共育大多只是一句口号,家长与教师之间的配合力度不足,或存在敷衍了事等现象,为劳动任务打分时明显虚高,并不符合学生的真实劳动能力。因此在班级劳动教育过程中,应赋予家长一定责任义务,激发其主体意识,相互携手达成教育默契。
参考文献:
[1]李娜.浅析将劳动教育与初中班级管理深度融合的方法及实施建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6):157-160.
[2]王彩红.初中班级管理中如何渗透劳动教育[J].甘肃教育,2022(9):35-38.
[3]朱丹.中学班主任推进班级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1(31):44-45.
[4]刘薇.劳动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价值定位和实施路径[J].教书育人,2021(26):31-32.
[5]张聪.劳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限度与可能[J].江苏教育,2021(32):37-4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