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营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

时间:2024-05-07

邱呈睿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孕育的摇篮也必须要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促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中笔者将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现状以及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 校园文化氛围

【基金项目】2017-2018年度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ZY1720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253-02

1.营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业岗位需求与实际岗位数量差距不断拉大,在此形势背景下,强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性战略问题。但是当前部分高等教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状况并不理想,如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新增了14%,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大学生达到300万人左右,但是我国大学生毕业当年的创业率不到1%,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仅为2.4%。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对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都存在一定欠缺,学生创新创业缺少大环境氛围,同时创业意识淡薄,创业阻力较多,为此高校还需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进一步做出探索。

2.营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策略

2.1注重专业教育理念的融合

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滞后,与专业教育融合实践脱节,是现下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如以往很多高校都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作优等生的精英教育,这显然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初衷。为此高校必须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若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划分为两个层次,那么基础层次就是让学生更好的就业,成为高薪酬的人才,属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职业化属性。而高层次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创业性个体,谋求更高的职业发展,这是创新教育的素质属性。显然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兼具职业属性和素质属性的,是深度与高度的并存教育,因此营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要由培养个别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强化学生整体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这样才能营造大氛围环境,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发展。

2.2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在党的十八大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大学生是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学生必须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投入到创新创业中”,由此可以看出,在此形势背景下,营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必须要确保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把创新创业融入到人才培养中,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具体而言,高校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并不是简单的计算院校创业学生人数,而是在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确保学生在扎实的专业能力下形成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新意识,并形成创新创业能力。为此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融合的过程中,要强化培养学生首创精神,协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分享创意的习惯,以及面对困难不会退缩的坚强意识,这是营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校园文化氛围的关键。

2.3建立融合课程教育体系

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中,高校必须要建立融合课程教育体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通过选修、必修等形式的创新创业课程,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课程体系可以划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通识课程和创业技能实训课程。首先,专业核心课程中可以开设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创业课程,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创业活动项目中,学会确立创业项目选题、开展项目调研等方法。其次,专业实践课程要以开设前沿性课程为主,注重学科领域前沿动态主动性的把握,从而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提升学生对科技发展的敏感力和判断力,激发学生的市场开发潜力。再次,通识课程要尽可能的面向全体学生,从而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更好的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后,创业技能实训课程是为创业意愿比较强烈的学生开设,是以选修形式开展的,从而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系统的认识学习,相信在这样完善融合的课程教育体系中,一定可以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校园文化氛围。

2.4实现专业教学内容的融合

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中,高校应保障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内容相融合,从而为学生谋求更好的创新创业发展。具体而言,教学内容融合应该是以实践为导向的,注重教学内容现实的关注,并且要以学生创业阻力问题解决能力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学生的创业行为做出保障,因此与专业教学内容相融合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专业基础内容、技术类内容、创业设计内容、综合实训内容。

首先,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在这一课程内容中要让学生展望科学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技术类课程内容要突出授课的实用性,为学生展示实践性教学案例,同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从而加快学生技能知识与实践技能转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主动性。再次,创意设计类课程内容要以项目为导向,并要借鉴企业市场的实际项目,通过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最后,综合实训类课程内容要体现出职业特性,注重专业以及交叉专业的知识技能强化,从职业视角出发,提升学生创业能力。通过这些专业教学内容结合,从而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2.5强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营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校园文化氛围的关键,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环节,无论是教育理念融合、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课程体系融合还是教学内容融合,都需要教师指导完成,因此对于高校而言,能够建立一支胜任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队伍十分重要。为此,高校要帮助全体教师明确自身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中的教育责任,促使教师能够从以往知识传授型教师向知识应用型教师过渡,得到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迅速提升,这样才能打破教学常规,在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中,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做出保障。高校还应强化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借助企业资源力量,让更多的企业导师到院校内部进行创新创业课程授课,从而弥补高校师资建设不足,强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同,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校园文化氛围提供保障。

3.总结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是振兴民族之魂,因此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摇篮,必须要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促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谋求更好的发展,为新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袁莺楹.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6(11)

[2]朱凌.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