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有限自由论》:理解有限自由,人类才有希望

时间:2024-05-07

乔良

不言而喻,一切自由都是有限的。但有限到什么程度,则是从有自由这个概念以来,人们始终争论不休的问题,这意味着自由需要一个度,或者说需要一个边界。

一个法国人说,一个人的自由以另一个人的自由为界限,此言一出,就几乎成了世人公认的关于自由的定义。但这话说得太聪敏,也太哲学了。因为当人们想以它作为一种行为尺度时,就会发现它仍然没能给出一条有关个人自由幅度的清晰边界。人们依旧我行我素或无所适从。

想在一部名为《有限自由论》的书中解决这一难题,你不能不钦佩作者——陈根法的野心和勇气。以我有限的阅读经验判断,这是第一部中国人写的试图跳出西方视角看待自由问题的著述。但我又不能不指出,书中所运用的逻辑工具,仍是西方式的。

平心而论,作者非常努力:努力思考,努力辨析,努力表达。应该说,他已非常接近书名所给定的目标。起码,他已用自己的著述毫无疑问地超越了大部分以为自由的权利高于一切的“思想家”们。因为他们天真到不懂得如此简单的道理:一切自由,都是有限的。正是由于这种无知,才让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以为他们在享有了某种程度上多于其他人的自由之后,就有权颠覆或摧毁那些看上去不自由的社会和国家,或者替那些看上去不自由的人们选择和确定自由!他们根本不知道自由需要条件,而不自由,并非不想自由,而仅仅是因为不具备自由的条件。这些不准备给不自由的人创造条件,却要把自以为是的自由,“强加”给不自由者的人,真是虚妄得可以。

有人会问,自由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吗?既如此,还需要什么条件?

是的,自由需要条件,陈根法说,“自由源于物质基础”。这话听上去很刺耳,有可能被人拿去替那些因权势或财富而比他人享有更多自由的人张目。但想想看,在皇权专制或者资本为王的社会中,谁享有更多的自由?事实是冷酷的,占有资源的多寡,将决定拥有自由的幅度。说白了,有什么样的物质基础,就有什么样的自由。对资源的占有成了约束自由的硬条件。

或许有人会辩解说,我的自由只与心灵有关,在这个空间里,我享有绝对自由。真的如此吗?假如一个人连受教育或见世面的机会都没有,他的心灵自由难道不会因为缺乏足够的精神营养,其思考力、想象力都将大打折扣,从而约束心灵的自由吗?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我们承认物质基础决定享有自由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世上会有无限的、绝对的自由,即使贵为一国之尊或富可敌国者,也不可能享有这种自由。因为相对于整体而言,任何人包括帝王和富豪,能够占有的社会资源终究有限,这意味着享有的自由也终究有限。在这一点上,《有限自由论》可以说几乎从其涵盖的所有层面,都展开了自己详尽的论述并言之成理。

而说千道万,根本的问题可以归结为,自由就是权利,有限自由就是有限权利,这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相关。每个人占有资源的有限,决定了其个人权利的有限,其享有的自由度也必然有限,陈根法用二十余万字,七个章节的篇幅,令人信服地给出了他的结论。

当西方尊崇自由为普世价值时,就割断了自由与一定社会的历史、经济、文化基础的联系,从而背离了有限自由,成为绝对的自由。自由的普世化正在把西方自己同时也把人类世界引向歧途。欧洲停滞、美国衰落、英国脱欧这些“猛掌”,但愿能够把西方从自由主义的迷思中击醒。

当然,陈根法似乎仍然没有为我们划出自由的边界。这让人有些沮丧。但,我们真的需要为厘清自由这个概念,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周遭划出一条边界来吗?

而这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所要的自由,充其量是另外两个字:公平。

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我们就会懂得,无论是对自由还是公平,我们现在需要的,不光是理念的深化,更需要工具的深化。没有可实现的工具,理念将永远只是理念。而现在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以及其可以预期的技术延伸,已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可能实现自由与公平这些千年梦想的曙光。

因此,我想说,陈根法在《有限自由论》中所做的思索和探寻,对于推动这一前景的实现,既富有价值,又充满启示。

作者系國防大学教授、空军少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