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儿童阅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时间:2024-05-07

马辉洪 陈敏仪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以下简称“教育局”)推行“跨课程阅读”的发展策略,指出语文学习的关键作用,以及与“从阅读中学习”的关系;本文认为文言教育有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增强身份认同、提高道德素养和提升语文素养;最后以香港蓝田循道卫理小学图书馆“亲一亲 文言文”活动为例,从教材编制、实施策略和活动成效三方面,阐述如何透过阅读经典的文言作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跨课程阅读

“教育局”从2001年推出课程改革以来,十分重视小学生的阅读效能,并提倡由“学会阅读”的技能到“从阅读中学习”的技能,借此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进而透过广泛阅读,汲取知识。为了有效贯彻“从阅读中学习”的目标,“教育局”提出“跨课程阅读”的发展策略。

不断增进新知和建构知识,以拓宽胸襟和视野,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对阅读材料做进一步的思考,在不同知识领域中延展语文的学习,以提升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在“跨课程阅读”的观念下,各学科教师透过不同的写作方式如拟定阅读主题、设定阅读策略和技巧、运用专题研习方式等,让学生灵活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开阔视野,发挥创意,不仅有助提升语文能力,而且能够培养思维能力,从而建立正面的价值观。

语文学习是“跨课程阅读”成败的关键因素,因为“语文是学习不同学科的基础,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以贯通不同学科的学习。”语文科教师除了教授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外,还可透过“跨课程阅读”的学习,让学生从教师拟定的学习情境,运用读写能力来学习、分析和建构学科知识,从而进一步巩固阅读与写作的技巧和策略,最终达至“从阅读中学习”的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文言的宝库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保存在卷帙浩繁的文献中,记录中国人的精神与智慧。文言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形式之一,[1]是通往古代文化、民族智慧、圣贤思想的钥匙,只要掌握好文言这种语文工具,就能打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

认识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言古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如历史、语言、文学、哲学、科学等知识,皆记录在多不胜数的典籍中,例如《十三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等,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小学生不仅对文言知识应有基本的了解,还应掌握阅读经典作品的能力,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从而认识和探究中国传统文化。

增强身份认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小学生阅读古籍时, 往往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了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历史外, 还可体会前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渐渐增强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感。

提高道德素养。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孔孟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素养与智慧灵光,收录于博大精深和文字凝练的经典著作之中。小学生阅读文言典籍,如同开启一座精神宝库,从中汲取传统道德的精华,借此完善人格的培养。

提升语文素养。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指出,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提高现代汉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为现代汉语的语法、词汇和修辞法都是从古代汉语里继承,并发展而来的。[2] 文言作品文字简约、意义深远、节奏和谐,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领悟能力,从而增强语感。因此,教育局在中国语文教育课程指引中“鼓励学生熟读或背诵若干蕴含丰富文学、文化内涵的经典名篇,以积淀语感,提高语文素养。”[3]

“亲一亲 文言文”活动

教材编制。从以上的论述可知,在小学阶段推行文言教育,有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增强身份认同、提高道德素养和提升语文素养。为此,香港蓝田循道卫理小学图书馆在2015至2016年度提出与校内中文科协作推行“亲一亲 文言文”活动,这项建议不仅深受语文科教师欢迎,亦得到家长全力支持。

在编选教材方面,“亲一亲 文言文”活动主要参考“教育局”课程发展处(中国语文教育组) 2010年出版的《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此书是“教育局”为了在小学推行文言教育而设计的参考书,一套两册,收录了著名的古典诗歌一百首及古文五十篇,既经典又浅易的文言作品,让学生易于享受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愉悦和乐趣,每篇作品皆附有作者简介、背景资料、注释、赏析重点、跟进活动及问题反思,促进学生学习。

在制作教材方面,语文科教师每年从《积累与感兴》一书中为各级别学生选取符合他们学习水平的诗歌古文,然后交由图书馆编排及制作,其间还要培训家长义工,在课间休息时协助教师带领全校学生进行文言推广活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亲一亲 文言文”教材约需时两个月就可编制完成,供全校学生使用。

实施策略。“亲一亲 文言文”活动安排在每年下学期进行,图书馆和语文科教师在二月份及三月份完成准备工作,随即在四月份世界阅读月推行活动,每逢星期五第二节间息时间安排了朗诵活动。“亲一亲 文言文”活动的推行策略归纳为四点。

一是选取优秀作品。“亲一亲 文言文”活动旨在普及文言学习,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从小体会优秀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这些优秀的诗歌古文往往蕴含着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重视礼的观念、陶潜的《归园田居》则是智的表现。透过文言教育活动,学生不仅提升了语文素养,亦从中认识及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素养与智慧灵光。

二是教材编制认真。“亲一亲 文言文”活动各级小册子由语文科教师严格筛选,配合各级学生文言学习的需要,再由图书馆协助制作,效果严谨精美。“亲一亲 文言文”活动在学校推行两年后,活动小册子更被语文科教师选用作为课程教材,从而巩固文言教与学的成效。

三是家校通力合作。除了制作教材之外,这项活动重视家校合作,一起推动小学生的文言学习。每年举办的家教会,家长义工组组长代表邀请三十位家长义工,经图书馆安排,分别在两节课间休息(每节20—30分钟)让学生跟家长义工自由自在地在校园内背诵诗文。学生每次朗诵一篇作品,均可获发贴纸一张,粘贴在活动小册子上以作鼓励。学生每星期最多获发三张贴纸,之后更可凭贴纸数目换取礼品。

四是善用课余学习。学生为了换取礼物,经常善用课间休息时间自发参与活动。在互相砥砺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所提升,学习效果更加理想。此外,在家长义工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亦改善了沟通能力。

活动成效。“亲一亲 文言文”活动推行至今,成效相当显著,获得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支持和认同。全校超过80%学生在四月份课间休息期间参与活动,明显改善了文言学习的气氛。以一年级及二年级学生来说,能够背诵四首或以上诗歌的逾95%,背诵八首的亦有50%;以三年级学生来说,能够背诵四首或以上诗歌的有80%,其中近50%同學能够背诵八首诗歌或以上;以四年级及五年级来说,能够背诵四首或以上诗歌的有75%,背诵八首或者以上诗歌的多于30%;六年级学生忙于应付升中呈分试,未有余闲参与活动。总体而言,“亲一亲 文言文”活动以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的参与尤其踊跃,成效最为理想。本计划在校内推行了两个学年后,语文科教师乐见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风气渐上轨道,于是把这项活动变为课程一部分,深化学生文言学习的广度及深度。

结语

“教育局”重视文言教学的意义与需要,并“期望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在古典文学方面,能多诵读一些浅易的作品,积学储宝,丰富语感,并感受作品的韵律意象、思想感情之美。”[3]香港蓝田循道卫理小学图书馆推行的“亲一亲 文言文”活动获得学校全面支持,并具有成效地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与能力,借此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马辉洪单位:香港中文大学

陈敏仪单位: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罗帮柱.古汉语知识辞典[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4.

[2] 王力.古代汉语常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5.

[3]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课程发展议会.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M].香港: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处,2017: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