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杨梅 李伶
一、初读课文,积累词语
师:同学们,一连下了好几天的秋雨,你有什么感觉呢?
生:下了好几天的秋雨,天气越来越凉快了!晚上睡觉舒服多了!
生:下了几天的雨,我都要穿外套了!
师:是啊,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的雨带着清凉和温柔,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6课,去感受秋雨后的美好世界。
(师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秋天的雨。
【评析:将新课的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师:打开秋天的大门,我们会看到什么
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生练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你们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生:课文有5个自然段。
师:现在请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
(生读第1自然段)
师:这个轻声词(钥匙)你刚才读得真好!请你带着大家读一遍。
(生读“钥匙”,全班齐读。)
师:大家的轻声读得真好听!课文中还有几个词语也读轻声,你们能读好它们吗?
生:(齐)衣裳、喇叭、橘子、柿子、争着。
【评析:在本课的生字教学中,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抓住轻声词语的特点,在鼓励学生读准、读好的过程中,认读生字,积累词语。】
师:读好了这几个轻声,后面的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听。第2自然段谁来读?
(生齐读第2自然段)
师:你刚才是怎么读“扇子”“扇哪扇哪”这两个词的?能再读给我们听听吗?
(生读)
师:明明是同一个字,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因为“扇”是一个多音字。当它表示一件事物的名称时读“shàn”,和动作有关的时候就读“shān”。
师:你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孩子。当表示事物名称的时候,“扇”读“shàn”,表示动作的时候就读“shān”。那运用这样的方法这几个词谁能读准它们?(出示:扇形、扇动、电风扇、 扇走炎热)
(生齐读)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字送进句子里,谁又能读准它呢?
(师出示: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生读句子,全班齐读。)
【评析:字词是阅读的基础。此环节中,杨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比读词的方式发现、理解、归纳多音字读音确定的方法。由字到词再到句,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区分、巩固“扇”字的读音,帮助学生读准汉字,积累词语。】
师:课文中的第3、4、5自然段我们要请同桌合作来读。你读一句,他读一句,如果发现读错的地方一定要提醒同学改正。开始吧!
(同桌合作读)
师:我发现同桌合作得都很成功,同学们真棒!现在请大家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找到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生默读)
师: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秋天的雨,谁来说说看?
生: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师:(板书:有颜料 藏气味
吹喇叭)同学们真会读书!
【评析:学生初读课文时,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默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引导学生有目的、有层次地去读书,从而带领学生逐步走进文本,感知课文内容。】
二、品读课文,理解文本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在写这三个方面?
生:我发现课文第2自然段写“有颜料”,第3自然段写“藏气味”,第4自然段写“吹喇叭”。
师:这三个方面你最喜欢哪个方面呢?
生:我喜欢第2自然段的“有颜料”。
生:我喜欢第4自然段的“吹
喇叭”。
生:我喜欢第3自然段的“藏气味”。
……
师:看来你们都是有主见的学生。大家喜欢哪一方面,就读对应的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自然段,还可以用笔在书上做记号。
(生自由练读课文)
【評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练习朗读,积累语感,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秋天的雨真是奇妙啊!同学们,我们就按课文的顺序,来分享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生:请大家看我喜欢的第2自然段。
(生读第2自然段)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自然
段呢?
生:我喜欢这个自然段是因
为作者在描写时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我也喜欢第2自然段。因为秋天的雨带给大自然很多的
颜色。
师:是呀,秋雨把颜色给
了——(出示)
黄色的( ) 红色的( )
金黄色的( ) 橙红色的( )
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 )
(生回答“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菊花”)
师:请同学们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用笔在文中圈出来。
(生一边默读一边圈画)
师:你们圈对了吗?请对照大屏幕检查。
师:这么多颜色,文中用一个词表示——
生: (齐)五彩缤纷。
师:那你们知道五彩缤纷的意思是什么了吗?
生:我知道,五彩缤纷就是指有很多种颜色在一起。
生:五彩缤纷的意思就像课文中写的那样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师:瞧,同学们多厉害,读着读着,联系课文就读懂了词语的意思,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我们就叫“联系上下文”。(板书:联系上下文)
师:谁能给五彩缤纷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生:五颜六色。
生:色彩斑斓。
生:五光十色。
师:看,找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又一种方法。(板书:找近义词)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描写颜色绚丽多彩的词语积累下来,等我们去写秋天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日记和表达中去。
【评析:“学习理解生词的方法”是三年级的年段目标。在理解“五彩缤纷”一词时,通过朗读、圈画、结合生活积累的方式渗透“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的方法,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词语,还习得了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秋天的雨给大自然带来绚丽多彩的颜色,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2自然段,看看自己最喜欢哪句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生再读课文第2自然段)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
生:我喜欢第二句话。(读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师:读得真好!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
生:这句话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银杏叶比作小扇子,我觉得特别美。
师:你看,这就是银杏树叶,(出示银杏叶和扇子的图片)像一把小扇子吗?
生:(齐)像!
生:我也喜欢这句话。
师:那就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吧。
(生读)
师:我听出了你对银杏叶的喜爱!同学们,我们去掉这句话中的词语“扇哪扇哪”,请大家对比读一读,你们觉得哪句话更好?为什么?(出示)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樹,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生对比朗读)
生:我觉得第一句更好。因为“扇哪扇哪”说明秋天不是一下子就来到了,而是慢慢来的。
生:我也觉得第一句好。因为“扇哪扇哪”写出了银杏叶的动作,把银杏叶写活了。
师:好一个“写活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生:(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 ,扇走了夏天的
炎热。
【评析:结合具体语境,通过
“删减词语”,引导学生在比较朗读中感受词语运用的妙处,理解句子表达的内涵。同时也为学生后面的学习表达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课文中还有一个这样的句子,谁找到了?
生:请同学们看第2自然段的第3句话。
生: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作者把红红的枫叶比
作了——
生:(齐)一枚枚邮票。
师:这枫叶在空中随风飘哇飘哇,就像一张张邮票一样,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三、引导发现写法秘妙
师:同学们,请大家再来读读这两个句子,在写法上你会有什么发现呢?(出示)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生:我发现这两个句子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我还发现这两个句子在写法上都一样,都是“它把……给了……,……像……,……呀……呀,……”。
师:是呀!它们的修辞手法和句式都一样!那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送给谁呢?谁来仿照句子试着说一说?
(师提供图片,出示句子:它把
给了 ,
像 ,
, 。)
生:它把红色给了苹果树,红
红的苹果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笑啊笑啊,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生:它把白色给了蒲公英,洁
白的蒲公英像一个个小伞兵,飞啊飞啊,落到哪儿,哪儿就是它的家。
生:它把黄色给了野菊花,黄
黄的野菊花像一个个小太阳,摇啊摇啊,带给大地一片灿烂。
【评析:教材即例子。此环节,杨老师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典型句子的表达特点,然后提供图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散思维,按照句式练习说话,在运用拓展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同学们不仅会想象,还学习了表达,真了不起!这个自然段中的第4句话,谁来读?
(生读)
师:(出示田野图)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谁能读出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
(生读)
师:你真是农民伯伯的知心
人!有喜欢第5句话的同学吗?
(生举手)
师:请你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
生:因为我喜欢吃水果,看着满树都是果子,太让人高兴了!
师:哪个词让你看到满树都结了果子?
生:你挤我碰。
师:你真是太会读书了!同学们,看到“你挤我碰”这个词,你们仿佛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果园里的果
子不仅多,而且都特别大,挨挨挤挤的!
生:我仿佛看到果园的果子就像我们一样,还很调皮,你挤我碰,一定是想让主人最先发现自己。
生:看到果子们你挤我碰,我
仿佛能想象到农民伯伯们丰收了,他们特别开心。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我们就这样通过想象画面,理解了“你挤我碰”的意思。
(师板书:想象)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杨老师鼓励学生用想象画面的方法不仅理解了词语“你挤我碰”所表达的意思,让学生又习得了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是呀,多可爱的橘子、柿子呀!我们一起来读,读出大家对它们的喜爱吧!
(生有感情地齐读句子)
师:还有同学要分享你喜欢的句子吗?
生:我喜欢第6、7句。因为那么多颜色的菊花在一起,一定特别漂亮。
(生读)
师: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什
么叫频频点头?
(生做动作展示)
师:看来频频点头就是——
生:不停地点头。
师: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谁也会对我们频频点头呢?
生:在课堂上发言,当我回答得很精彩时,老师会对我频频点头。
生:爸爸看到我的作文写得很好时,他会对我频频点头。
生:当妈妈对我讲的话很有道理时,我也会对她频频点头。
师:原来,不仅用动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联系生活经验也是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呀。(板书:做动作 联系生活经验)
【评析:根据三年级学生仍以
形象思維为主的这一特点,用动作和联系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常见的词语“频频点头”,直观明了!学贵有法,杨老师合理地利用教材,教给学生理解词语不同的方法。】
四、赏读课文,积累语段
师:同学们,秋天的雨带给我们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再去美美地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生有感情地练第2自然段)
师:谁愿意分享你的朗读?
(生配乐读)
师:如此美好的景色,要是能永远地留在我们脑海里该多好呀!读着读着,谁会把这美景记下来呢?
(生填空式背诵)
【评析:以乐促读。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后,通过配乐朗读,大大激发了学生展示朗读的兴趣,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赏读中,让学生更好地记住了课文内容,以“填空式的背诵”为脚手架有助于全体学生积累语段,丰富学生的语言。】
五、总结写法,迁移运用
师:同学们,背着背着,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么一大段话,其实都围绕着哪句话在写?
生:(齐)第一句话。
师:对,整个自然段围绕着第一句话写,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总起句。(板书:总起句)
师:这样先用一句话总写,再
用几句话具体描写的自然段,我们称之为“总分结构段”。(板书:总分结构段)同学们,看看课文的第3、4自然段,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第3、4自然段都是总分结构段。
生:它们的第一句话都是总
起句。
师:是呀!这样的两个自然段,有谁喜欢呢?来读给我们听听吧!
生:我喜欢第3自然段。因为秋天真是个收获的季节。
(生读第3自然段)
生:我喜欢第4自然段。你们看动物和大树们多聪明呀!
(生读第4自然段)
师: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同学们,课文的题目是《秋天的雨》,可是整篇课文有一句写了雨吗?请大家到课文中找找看。
(生一边默读,一边找句子。)
生:课文中真的没有一句在写秋天的雨。
生:课文中没有写秋天的雨,写的是秋天的雨带给大自然的变化。
生:大自然的这些变化都是秋天的雨带来的。
生:正是有了秋天的雨,才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天。
师:是呀,《秋天的雨》从题目上看是写雨,实际上在写秋雨过后的秋天,作者是想告诉大家自己对秋天的——
生:喜爱。
师:这样的写作方法真的很特别。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阅读中可以做一个有心人,你一定会收获很多新的发现。
【评析:三年级以段的教学为重点。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在熟读、理解、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发现构段的特点,初步认识“总起句”和“总分结构段”,同时感受文章表达的妙处。】
【总评:语文课要“用课文来教语文”。杨老师根据学段特点,充分运用《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做例子,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随文识字,自主归纳,积累词语;在品读课文时,带领学生学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在研读句子时,鼓励学生发现句式特点,迁移运用,发挥想象,发展思维,学习表达。真正实现了“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市光谷第十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