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汪晴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围绕“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白居易的《暮江吟》、苏轼的《题西林壁》、卢钺的《雪梅》)、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和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以及“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习作:写观察日记”和“语文园地”。教材中所选诗文都是基于作者长期细致观察的表达,与“留心观察”这一主题非常契合。
一、阅读训练要素解读
本单元最重要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而“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这一部分指向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在统编本教材中多次涉及。
从二年级上册开始,统编本教材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小学低段教材更侧重于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中段开始,教材强调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借助图像化手段,体会优美生动的表达。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到四年级下册的时候,教材在“生动”的基础上增加了“准确”这一要求,从“生动”到“准确生动”,其实是一个质的飞越。再说“观察”相关话题,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留心观察”,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两篇选文分别是《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搭船的鸟》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写到了翠鸟的样子美、动作快。正因为细致观察,“我”才能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的响音,才能在翠鸟一出现时就观察到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才能看到翠鸟捕鱼时“冲”“飞”“衔”“站”“吞”等一系列敏捷的动作。《金色的草地》描述了作者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玩乐的情形,并解释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同样是因为细致观察,作者才能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跟时间的早晚、蒲公英的开合存在着关系。两篇选文均侧重于细致观察。
综上所述,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体验中,已经有了“体会文章生动表达”和“感受细致观察”的基础,到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在表达上增加了“准确”,观察上增加了“连续”,这个递进其实是很适宜的。那“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和“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即便是望文生义,我们也可以得出“准确生动的表达”离不开“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为“准确生动的表达”提供了基础。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回到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来详细解读一下。
1.《古诗三首》文本解读
白居易的《暮江吟》,用短短四句诗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两幅写意国画,一幅是夕阳斜照江面图,一幅是江边赏月图。如果诗人不是流连江边,就无法连续观察到不同时段的景色。景美需要发现,艺术美需要诗人的匠心创造,用“一道”修饰“残阳”,外加一个“铺”字,写尽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之美,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同一道残阳,同一片江面,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那是因为江水缓缓流动,江面泛起细小的波纹,因为受光的多少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最后一句,写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将深秋月夜迷人的景色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谁会不喜爱呢?可见,作者观察之连续细致,描述之准确生动。
如果说《暮江吟》是纯粹的写景诗,苏轼的《题西林壁》和卢钺的《雪梅》主题便落在明理上,但明理也是在细致观察景物特点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如果苏轼不是身处庐山之中,细致连续观察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因为视野受峰峦所局限,就得不出为人处世的深刻哲理——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如果卢钺不是细致观察,调动视觉和嗅觉两种感官,就写不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
2.《爬山虎的脚》文本解读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经典的关于连续细致观察的文章,一共有5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位置(第1自然段)、爬山虎的叶子(第2自然段)以及爬山虎的脚(第3~5自然段),重点落在最后一部分。
细致的观察,体现在写叶子时,叶尖儿一顺儿朝下,铺得均匀,既没有重叠,又没有空隙;体现在写爬山虎的脚时,写到了脚长出的位置、脚的形状颜色等;还体现在详细地描写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甚至是爬山虎的脚没有触着墙时叶子的变化。连续的观察,既体现在作者不同时间的观察上,又体现在爬山虎的变化上。全文先后用到“不几天、以前、今年、原先、现在、后来、逐渐”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詞语,可见作者的观察之久、观察之连续。此外,在第4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往上爬的,用到“触、巴、拉、贴”等动词,可见作者观察之细、之连续。
通观全文,本文从大到小,由整体到聚焦,先写爬山虎的位置、叶子、整体给人的感觉等,再过渡到拿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脚的情况,无不体现着作者观察的连续细致。正因为观察的细致入微,文章的语言才可以做到非常的准确生动。
3.《蟋蟀的住宅》文本解读
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是观察笔记的典范。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在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时,作者先介绍了它的外部,“朝着阳光的堤岸”意味着要有充足的阳光,“青草丛中”意味着隐蔽、安全,“倾斜的隧道”意味着排水功能良好,自然“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会干的”,“绝不去碰这一丛草”使人感觉到蟋蟀对自己的安全问题是多么谨慎啊,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蟋蟀还会为住宅修建平台。接着介绍住宅的内部,虽然“很简单”,但是清洁而干燥,“很卫生”,真是名副其实的“住宅”,而不仅仅是一个窝。随后,作者将目光关注到了住宅的背后——修建住宅,对修建过程中蟋蟀的挖掘动作刻画得淋漓尽致,观察入微。“前足扒土”“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从秋到冬,这样不停地施工,到了春天,一边享受生活,一边还在继续着住宅的修理工作,一直到死。蟋蟀用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这么简单的工具,干着扒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整修以及加深加阔等重活,不得不让人感叹这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这篇观察笔记,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它有着严谨的科学依据,又有着让文学家也拍案叫绝的形象和生动。
综上对阅读训练相关性内容在统编本教材中的分布和本单元文本内容的解读,可对“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一阅读训练要素细化如下:
(1)阅读反映作者观察所得的诗文,受到启发,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从不同角度发现事物的特点,享受观察发现的乐趣。
(2)关注课题,抓住重点观察的对象,读懂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了细致观察的;找出能看出作者观察特别细致的段落、词句,从描写的顺序或遣词造句等方面体会准确生动的表达。
(3)从体现时间先后的词句和事物变化的描写中,感受长期、连续观察的价值。
二、习作训练要素解读
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中国自古有“事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处世哲学,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自然有相应落实,课标对每一学段应达到的要求有明确的表述。
至于通过什么话题落实,落实到什么程度,在不同的册序上有不同的要求,如下图所示:
从上述表格可知,“观察”经历了“要细致—要调动感官—要看到事物的变化—要学会连续观察”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表达”上经历了“写下来—写清楚—写出变化—写下过程——写下发现、想法和心情”这样一个递进的过程。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单元的习作要素和阅读训练要素紧密结合,故可以对习作要素进行细化如下:
1.明确进行连续观察并撰写观察日记,可以帮助自己了解事物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过程。
2.选定观察记录的对象(种子、秋天的树叶、月相等),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做观察日记。
3.一段时间内连续记录观察的过程,记录观察到的变化及当时的想法、心情。
4.整理观察日记,在小组内分享,赏析观察细致、内容准确的作品。
三、口语交际解读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是“爱護眼睛,保护视力”,需要落实的口语交际训练要素有两点:一是小组讨论时,注意说话的音量,避免干扰其他小组。二是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如果想法接近,可以先表示认同,再继续补充。
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个训练要素,可以尝试进行如下细化:
1.围绕具体话题进行小组讨论时,根据空间大小、小组密度等,有意识地控制音量,努力做到声音能让组内成员听清但不会干扰到其他小组。
2.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做到不插话,并在听完后对接近的想法表示认同,不重复别人的话,但能做必要的补充。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