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

时间:2024-05-07

记者:王校长,您好!作为山东省十大教育科研名校长,您在许多学校担任过校长一职,您能讲一讲您的办学理

念吗?

王希锋: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学生有选择教育的自由,有追求成功的权利。学校应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为学生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提供更多公平的参与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亮点,从而激发兴趣。因此,我提出并践行了“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适合”就是适合教育规律,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它具有三层内涵:适合学生的身心规律,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记者:王校长,您是2017年8月才来到丰奥嘉园小学的,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贵校取得了很多成绩,语文课改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能结合您的教学理念谈谈学校语文课改工作的初衷吗?

王希锋:创办适合的教育首先在于不适则改。刚刚踏入丰奥嘉园小学,我就带领学校的语文教师对当前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总结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固;二是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内心体验脱节;三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依然是满堂讲;四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五是语文学习重写轻读;六是教师过于注重文本人文性,弱化了语文学科的本体性与实践性;七是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失语”;八是命题方向不正确,复制粘贴现象严重;等等。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不适则改,开始有的放矢地进行语文课改工作。

记者:“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这一课改理念的提出,让小学语文界耳目一新。一项课改理念的提出背后必然有相对完整的体系,请问贵校的语文教研团队是如何构建的呢?

王希锋:我们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始终遵循三个核心理念:整合、渐进、实践。

第一,整合就是大胆取舍。“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之单元整合,是教学流程的基础,是教研的前期任务。单元整合最实质的操作就是大胆取舍。传统的教材和教学,对单元中的文本和知识没有取舍,是平均用力。“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打破了这个传统,语文学科教研团队依据课标、教材等资源,确定单元双主题(人文、知识点)、确定教学目标及所用文本、人文及知识训练点,按照单元课课型序列进行教学。其中,读悟文本的确定就是教材单元文本及配套文本的取舍整合,主题习作题目的确定就是对教材单元写作命题的取舍。“取的”要重点学习,“舍的”也并非丢掉,而是标准不同,如作为精读的文本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略读和拓展阅读的文本达到流利地朗读。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要重点学习,强化训练,突出中心,非知识点的只是了解就行,不做过多的要求,从而实现大胆取舍。

第二,渐进就是通过“单元整合”这个载体,实现知识、方法、素养螺旋提升。根据单元主题、单元任务、单元知识点,从课型中依序选择适用课型组成单元课型流程,然后按课型流程标准执行,逐步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其一,这些课型有着内在的递进关系与逻辑性,符合知识、方法、素养螺旋提升的规律。也就是说,通过多个课型的组合来完成单元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的知识、方法与素养都是螺旋渐进提升的,每个课型都存在着递进的逻辑关系,一环扣一环,步步为营,逐步提升,课课过关。每单元有渐进的提升,每册有渐进的提升,每学期有渐进的提升,每学年有渐进的提升,也就完成了整个小学段的渐进提升。其二,课型流程里的标准是指每种课型中对质的要求。比如,课文朗读,正确地朗读、流利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就是朗读的标准;单元中的一类字,会正确地認读,会正确地书写,书写做到美观大方,能结合文本语境理解字词等。在课型流程推进的过程中,学习内容在逐步地扩展,不同学段的同类学习内容存在不同的梯度,学生在执行各个学习环节的标准下按流程学习,实现从外力到内力,由自主到自觉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

提升。

第三,实践就是读。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的确,阅读教学中的“读”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阅读教学本身就应该把发展学生“读”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目的,而读又可以当作理解、领悟和吸收阅读客体材料的手段。读是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有朗读、默读、指读、齐读、大声读等形式,这多种读的方法中尤以朗读为最优。我们的体系中,读主要是指朗读。

为理解字词而读。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字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字词教学贯穿始终,认读字词是字词教学的一种常用方式。基础过关课就是集中识字、处理字词的课型。在这个课型中,运用最多的方法就是认读,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在读中识记字词,在读中领悟含义。

为悟情悟法而读。主题精读、略读是课型流程中的关键课型,是落实单元情感主题、知识点主题的核心。传统意义上的精读课就是通过教师的分析让学生理解文本思想情感或培育学生的思想情感,通常用的方法是以教师分析、讲解为主。可是,这个模式中的主题读悟课不是采用教师分析、讲解的方法,而是采用以学生读为主的方法,教师引导组织学生采用不同形式、不同方法读,在读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生成,点拨学生悟情、悟法。

为培养语感、形成语系而读。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如何培养语感?只有让学生多读,多接受规范语系的影响,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系。这里的语感和语系是经过训练的语系和表达,区别于口语表达的语系,是规范的。形成语感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读,规范的语系也是通过阅读经典文本形成的,是在经典的语系浸润中慢慢养成的。

记者:从您的解答中,我感受到贵校语文课改的科学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学专家,同时又是一校之长,您在管理上有哪些措施来促进学校的课改工作呢?

王希锋:一所学校没有管理上的支撑,单独说课改、搞课改,显而易见是难以成功的。在我的理念中,学校一定要在各个层面为课改保驾护航。目前我校课程体系的支撑系统主要包括“网格化”学校管理系统、“双向选择捆绑考核”教师管理系统、“遵守规则养成习惯”学生管理系统。

首先是“网格化”学校管理系统。学校管理运行机制是确保学校安全、有效工作的关键。运行机制的作用在小规模学校效果不明显,但大规模学校就有显著的效果。大规模的学校要以法治为基础,以制度运行为核心,规范各项工作标准,把标准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我校是把每个管理人员分管的工作细分成由时间、地点、管理人的交集点对应着具体的管理内容,然后把这些点连在一起,就形成分管工作的一张网,把不同管理人员的网重叠在一起就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网格。我们把这种管理称为“网格化”管理。这样,就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情的交

集都能找到具体负责人,也就是说,校内事事有人管,人人有

事管。

其次是“双向选择捆绑考核”教师管理系统。传统的管理方法强调的是个体的约束、激励与评价,没有团队评价的意识,在做评价激励的同时,会带来很多方面的负面效应,给工作带来不利。所以,基于团队建设的教师管理体制的建立,就提到了学校工作日程上来。

在通过了小学高级教师评聘后,教师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感觉没有了工作劲头,凭着资历,不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甚至对积极工作的年轻人说一些消极的话语,成为一种“负能量”。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中虽有师德表现、教学业绩等项目,可是他们好像并不在乎,让学校管理者很为难。对此,我们试图寻找一种保证学校“不死机”的正常运行机制。在认真考虑和研究后,学校出台了“双向选择捆绑考核”的教师管理制度。

“双向选择”就是在最大限度满足教师意愿的前提下,以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师德表现作为主要参考,以认可、互信为基础组建团队。双向选择是用选择过程来触碰教师的意识和行为问题,是一种形成包容、责任的过程。

至于“捆绑考核”,传统的教师考核制度往往只针对教师个人,个人业绩不好或出现事故并不影响其他人,这就造成了有的教师我行我素。我们实行捆绑考核的初衷,就是要改变这种现象。捆绑考核的基本理念是同进退、共担当,将教师个体、年级、学校进行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对教师双向选择结果的评价,是进一步让教师反思、调整的起点;既是对教师个人的工作评价,也是对团队工作的评价与认定。“捆绑考核”按照日常评价和行政评价相结合、平时检查和阶段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示考评结果接受全校教师监督。这样的评价使老师们强烈感受到自己是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激活了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此增强了工作责任心,进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是“遵守规则养成习惯”学生管理系统。文明是有约束的自由。在现在社会,一味地娇惯学生只是放纵了学生,无法养成优良的习惯与品行。所以,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才是“走正道”。良好的习惯不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學习的需要;不仅是学校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不仅是现在的需要,更是未来的需要。除日常的规则管理外,我们的课堂采用了四人制小组合作方式学习。把全班学生按列分成三个大队,然后把每队按两排前后四人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明确小组内每个组员的职责与功能,以便合作学习。积极地运用小组和大队对抗与激励,从而达到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遵守规则养成习惯”学生管理系统是整个体系中课堂教学的保证。

记者:有了管理上的支撑,课改才能扎实有效地进行下去。您能谈一下学校进行课改以来发生的变化吗?

王希锋:变化可以说是很大的,从本质上来说,我认为是改变了“教、学、思”三大方面。

一是学的方式的改变。

方法、习惯、标准是整个体系的基础,是整个体系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是自主预习课的核心,是我们课改体系对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养成的一个预期,也是我们的课改成果之一。通过课改体系教学流

程的执行,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自主预习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习惯,是在执行流程中和在自主预习的修正中慢慢形成的。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只有抄写生字是有量的限制,如抄写生字两遍,其他作业都是以标准形式出现,如会默写一类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流利地朗读课文等。这种作业方式,起初很多学生不能按标准来完成,因为他们习惯了抄几遍或读几遍的方式,现在没有了数量的限制,学生就会认为可以欺骗老师或小组长了。而在这时,教师和小组长的检查力度要加大,不能让任何一个不达标准的学生“漏网”,一定要检查出来,促其学习达标。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诚信习惯,形成标准意识,养成回家自主完成预习任务的习惯。这些方法、习惯、标准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来磨合的,这其中要有多个回合的较量与修正,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形成,这是客观规律。

学习方法是学习过程中寻找与创造的学习方式。我们的作业要求中有自己听写、自己检查朗读等标准。如何达到这些标准?怎样做才是自己听写、自己检查?这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来创新方法的问题。如“自己听写”是这样的:学生先对着课本上的一类字描红,然后在田字格或米字格内写一类生字,每个生字写三遍或四遍,根据本子上一横行的方格数,中间留一个空格。练写完成后,学生认为达到了会默写的程度,把所有一类生字在田字格或米字格本上逐个抄写,然后把这张纸翻过来,学生看着背面的字形,边读边写生字,写完后与课本生字表对照检查正误,改正错字即为完成“自己听写”。学生准备好录音设备,把课后一类字录下来,边播放边默写,然后与生字表对照,纠正错误生字,同样也是完成了“自己听写”。“自己检查”也是同样的操作过程。这种方法创新与养成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发展的过程。

“降量保质”是在学习过程中让学困生体验学习标准的一个有效方法。读几遍写几遍的作业学生好完成,但是作业效果是模糊的,家长或教师甚至学生自己也不知道在读够几遍或写够几遍后自己能达到什么标准。“正确地朗读”这个标准优秀生可能读两遍就能达到,但对于学困生来说,可能需要读五遍甚至是更多遍才能达到。读的遍数多就增加了作业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负面情绪,学生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进而抵触作业。此时就可以采用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策略,优秀生读整篇,学困生只读中心段,从量上有区别,但是质的标准要求是同等的,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同等的标准。这样就慢慢地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与勇气,他们对作业的厌烦与抵触情绪就会慢慢消失,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再慢慢加量,最终达到与优秀生同样的标准。“降质保量”是同“降量保质”相对的,都是针对个别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采用的不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两种方法的运用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适时适度运用,不能放任自流。

二是教的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收听的“机器”,没有参与、讨论的过程,所以教师满堂讲,学生没兴趣,造成课堂低效。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违背了客观规律。

传道、授业、解惑是自古对教师工作的认定,传道、授业都是以讲授为主,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明白道理,所以教师讲授是没错的。但是,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学生心智日益成熟,教师讲授的不足和不适应逐渐暴露出来。金字塔学习效果图中也明确指出居于塔尖的听讲的学习方式是学习效率最低的,也就是说,教师讲授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最差的。所以,教师教的方式必须要改变。

教研方式的改变促使了教的方式的改变。该课型流程主要强调的是按标准执行流程,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处于主导地位,而是变成了组织、协调、安排、检查的角色,传统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定位改变为“学情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先前的教研是以教師为中心研究教师如何教,现在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学生如何学或是如何让学生学。同样,教师教的方式也就发生了改变,教师逐渐减少了讲的分量,增加了引领、组织的环节,让学生在主动、合作的状态下学习。

三是思的方式的改变。

思的方式就是思维方式,其改变是在流程推进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从获取文本信息到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与逻辑的学习习惯。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化,则教育之收获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该体系流程的长时间执行就是培养学生自动化、自觉力的过程,最终形成自觉行动的思维。

一项变革是否成功,不仅要看其是否具有科学性,还要看其实效,看其是否改变了实质。我们的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用多项观测指标验证其改变教、学、思方式的功能。该体系在操作过程中,不是依靠教师个人的高素养,而是依靠团队教研、标准、流程来保证实施及其效果的。

记者:通过今天的对话,我深刻感到一位教育科研名校长的睿智。相信在您的带领下,贵校的课改之路将会越走越远。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任编辑 郝 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