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赏谜之谜 悟谜之韵

时间:2024-05-07

唐娟

特级教师周益民认为:“谜语等民间文学样式是一种活体记忆,是生命开端状态的存在,儿童因为它们而在语言中获得一种迥异现实的生命体认,它们是个体源初的精神家园、话语故乡。”确实,谜语源自我国古代民间,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文化产物。它极具吸引力,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暗射所言之物,吸引充满好奇心的儿童开动脑筋,激发智慧。身为母语启蒙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带领学生感受谜语中的智慧,领悟谜语的独特魅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快乐谜语会微课程”应运而生。

一、课程架构——寻找适合儿童的语言营养

为了设计好课程,我们阅读了《中国谜语基础知识》《回归话语之乡》《谜语知识大全》《中国儿童益智谜语大全》《趣味猜谜》等书。这些书带领我们打开了谜语这扇窗,使我们感受到了谜语的独特魅力。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确定了以下课程目标:

(1)初步了解谜语的起源、发展、组成、分类等,感悟谜语音律上的押韵、表达上的准确、构成上“回互其辞”的特点,全面认识谜语这种民间语言形式。

(2)通过搜集、摘录谜语,掌握不同类别谜语的猜谜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受猜谜的快乐。

(3)掌握编写谜语的常用手

法,学会如何观察事物并进行简单的创编活动,能用比喻、拟人等方式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感悟创编谜语的快乐。

(4)在活动中品味谜语语言

的韵味美,认识谜语是民间文学的一部分,包含着文化韵味,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各学期具体分段目标见表1。

二、课程实施——找到适合儿童的成长力量

1.多种途径,走进谜语世界

(1)课内课外相结合。

我们精心设计了《有趣的字谜》《好玩的物谜》《趣话谜语诗》等相关课例,带领学生走进谜语的世界,与不同的谜语进行亲密接触。学生陶醉在谜语文化中,享受着谜语的“回互其辞”带给自己的思考乐趣。

课外,学生阅读谜语书籍,在“我说你猜”“你说我猜”中产生了一个个“谜语达人”。他们摘录自己喜欢的谜语,制作谜语手卡,张贴在教室“快乐谜语会”板报中。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获得了成长的自信。

(2)校内校外相结合。

在学校,学生走进“快乐谜语会社团”,观看相应的猜谜语视频,参与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谜语活动——“字谜猜猜猜”“猜谜达人”“字谜故事会”“编谜高手”“谜语手卡秀”等,他们在活动中尽情展示自己,享受着谜语带来的快乐。

课外,我们鼓励学生将学校所学的谜语知识转述给家长听,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开展“家庭猜谜会”,让家长也了解谜语这种民间语言文化。我们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关于字谜的故事,鼓励家长带着孩子参与大商场、公园、集市等地举行的谜语会,感受谜语文化的魅力。

(3)线上线下相结合。

除了前面的线下活动,我们还鼓励学生进行网络学习。乐视的《猜谜语》、百度的《猜谜语大全》、搜狐的《猜谜语》等成为了学生每天的课后加餐,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我们一起打开“汉谜网”,一同走进了一个广阔而神奇的谜语新天地。

2.多项措施,收获成长喜悦

(1)在猜谜中认识汉字。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经常让学生在猜谜中认识汉字。请看以下片段:

师:猜一猜“一山又一山”“行千里”分别是哪两个字?

生:“一山又一山”是“出”,“行千里”是“重”。

师:恭喜你答对了。你是怎样猜出來的?

生:老师曾经教过我们猜

字谜的方法: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画和字进行增加或减少来猜。“一山又一山”就是“山”上加“山”,就是“出”字;“行千里”就是“千”加上“里”,就是“重”。

师:有理有据,说得真好!有补充吗?

生:我知道一个关于“秦”字的字谜故事。宋朝秦桧是个大奸臣。有一年,皇帝要求民间献灯谜,老百姓就制作了一个横行霸道的螃蟹灯,并写上“春来秋往,压日无光”的字谜。原来这是老百姓讽刺秦桧的。“秦”的上面就是“春无日”,下面就是“秋无光(火)”。据说秦桧看到这个字谜后气得半死。老百姓真是聪明啊!

生:我还知道许多关于猜字谜的故事。如故事《以谜猜谜》,王安石给王吉甫猜“日”字,王吉甫就以“日”为谜底重新编写了一则谜语,这种字谜故事听上去特别有趣。

……

一个又一个猜字谜游戏,使学生掌握了猜字谜的方法,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一则又一则字谜故事,带领学生走进了一段又一段历史,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2)在猜谜中发展智慧。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给谜语下了定义:“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所谓“谜”,就是绕着弯子说话,使人产生错觉。读谜面,抓关键,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炼关键词句的能力;联系全文作判断,可以促进学生观察生活、联系生活的能力。一串葡萄展示在学生眼前,他们会说,“一串小珍珠,全身紫薇薇,揭开绿树叶,满满一屋子”“藤上挂珍珠,颗颗亮晶晶,有紫又有绿,酸甜真美味”“头戴绿帽子,身披紫紫衣,酸酸又甜甜,味道真不错”。学生发现了编写物谜的秘诀:“要想谜语编得妙,寻找特点很重要。颜色、形状和味道,比喻、拟人少不了。”熟练地猜谜,有意识地编谜,学生会越猜越聪明。

(3)在猜谜中感受文化。

在《物谜猜猜猜》课上,我们带领学生感悟谜面语言的美,用多种形式诵读谜面。学生或用富有节奏的语言读,或美美地读,或用家乡话读,感受谜语这种民间语言形式的趣味。在反复诵读中,学生喜欢上了谜面语言,领悟到了谜面的语言美、音韵美。

又是一年元宵节,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年级组内举办了“庆元宵灯谜会”。学生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红红火火的灯谜。活动前,他们首先了解了灯谜文化:灯谜是写在彩灯上的谜语,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灯上,供人猜射。活动开始,每个教室张灯结彩,仿佛走进了灯的海洋。学生手拉手,穿梭于灯笼之间,一边欣赏花灯,一边猜灯谜。他们在热热闹闹的猜灯谜活动中感受着传统节日的文化,迎来红红火火的一年。

《趣化谜语诗》课上,学生与谜语诗进行亲密接触——谜语诗的诗句就是谜面,题目就是谜底,诗人故意不把谜底写在诗里,又叫“避题诗”。学生了解到古人对谜语的喜爱,光叫法就有十几个:言隐、廋辞、射虎、离合、覆射、市语、弹壁、反切、闷儿、昏子等;知道了谜语诗中隐藏着“智趣”“妙趣”“雅趣”;诵读着《画》《画鸡》《风》《雪》等千古流传的佳篇,聆听着关于曹操、陆游谜语诗的故事……谜语诗以它独特

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学生陶醉

其中。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曾指出:“语文教材,理当是千百年来人类馈赠给孩子们的文化结晶,理应让孩子们去触摸人类那唇齿间的智慧,去亲吻田野上的花朵。”谜语,正是祖先赠予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构建谜语会这样的文学微课程,会让学生回归童年,回归语言之乡。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通源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