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步入一个形正音美的对联世界

时间:2024-05-07

俞慧英

一、课程缘起——从“上联vs下联”中明确方向

新学期伊始,学生捧着一副对联找我评理:“老师,您说这究竟是上联,还是下联?”我接过春联一读,问他们怎么看。他们说法不一,都是“跟着感觉走”,觉得是上联的就是上联,觉得是下联的就是下联。我感慨万千。但与此同时,我发现了一块值得我和学生一起深入探寻的语文新天地。

学生们在四年级上学期便学过《春联》一课,已经了解了春联对仗的特点,但课文对音韵方面的介绍却比较模糊。虽然学过课文,但如何区分上下联,学生还是一知半解。这个问题恰好反映了我们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脱节,也恰好说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延续《春联》的学习,我便开始了“对联对对对微课程”的研发与思考。

二、目标定位——在积累、赏析、运用中提升素养

对联也叫楹联,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祖国异彩纷呈的艺术百花园中一枝别具风姿的奇葩。这朵奇葩相较于唐诗、宋词、元曲,更贴近于我们的生活,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陈书良教授在《楹联之美》一书中说“对联兼备了赋、骈文、诗词曲等文学形式的某些优点和特色,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特征和实用价值”“对联可长可短,可浅可深,可庄可谐,可雅可俗……赢得了历代各个社会阶层人士的青睐,以至今天仍在广泛流传和应用”。春节期间,从各家各户到春晚舞台,从商家店铺到庙宇门楼,对联无处不在。即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不由自主地引用着对联。采撷这朵传统文化园中的奇葩,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发扬,是积淀文化底蘊、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于是,根据对联这一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鉴于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为“对联对对对微课程”确定了以下目标:

1. 认识对联,了解对联的起源、种类、特点,在练习对对联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开启语言运用的智慧。

2. 通过阅读书籍、生活实践等方式广泛搜集各种对联,读读背背,积淀文化底蕴。

3.赏析、品评对联,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运用对联、编创对联的习惯,传承经典文化,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三、课程架构——以好玩为媒,以生活为介

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说:“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词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可见,对对子有诸多好处。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被不自觉地广泛运用着,但不得不承认,这种运用对绝大多数尤其是小学生来说,是被动的、无意识的。像“春华秋实”“桃红柳绿”“千山万水”之类的文字,我们使用它并非因为它的形式之美或音韵之美,只是用惯了而已。广泛使用却不谙其中的妙处,这是十分可惜的,不仅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反而会闹出笑话。如今,重拾这一经典文化,在架构课程内容时,就必须以激发兴趣为先,并兼顾课程落地生根,发挥属对的最大用处。于是,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从“听故事、搜名联、对对子”等形式入手,安排了以下内容(见表1)。

四、课程实施——在日常中学习,在活动中淬炼

对联作为一门独特的文学艺术,它来源于生活、贴近于生活。因此,对联课程的实施也应与这一特点相契合。既要在课堂上正统地学,也要到社会生活中汲取养分,使学生自在地徜徉在对联的世界里,使对联艺术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活动一:亲近大课堂,品析名对联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化项目的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领。于是,每周三下午的社团活动课,我们便按照计划开始课程学习。上半学期的课程分为“对联故事”和“对联积累背诵”两部分。教师首先讲述一个类别的对联故事,在与学生集体品评赏析后,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对联的故事,使学生在故事的交流中学习对联。然后,进行对联的背诵。第二堂课学习,我们安排了背诵大比拼,进而强化对联的积累。下半学期主要学习写对联的技法,并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尝试对对联练习。

活动二:课前三分钟,“对联”我来讲

学习对联如果仅限于课堂的40分钟,那么,就无法形成一定的连贯性,学生也就无法真正走入这片充满形式之美与音韵之美的语文天地中。于是,我们充分挖掘课前三分钟,培养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与习惯。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学生按学号轮流先将自己搜集的对联写在小黑板上,然后领大家读,给大家讲解意思,最后大家摘录在各自的本子上。日积月累,既推动了部分后进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口语表达机会。学生的胆子更大了,仪态也越来越大方了,可谓一举多得。

活动三:拥抱新生活,积累活对联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走出课堂,走向广阔的天地,是拓展语文积累、加强语文能力训练的重要手段。对联学习更要走到生活中去。在课程架构中,我们安排了两次课外活动。一次是到街上、宅院、旅游景点等各个地方发现对联、摘抄对联、积累对联。另一次是到课外书中寻觅对联,背诵积累。通过活动,学生处处感受到了对联的存在,感受到了特定场合、特殊语境中对联的妙处。通过文字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加深了对对联的理解。

活动四:“对联”达人秀,我的大舞台

“对联达人秀”是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的舞台表演。表演活动起到了活动总结、评价、表彰、推动的作用。在舞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 成语对联擂台赛——每学期设一次擂台赛,学生通过课外成语的积累,找出构成对仗的成语,并打擂台赛,最后获胜者为擂主,颁发奖状。

2. 最优对联讲解员——每学期评出“课前三分钟讲解”的最佳小老师5名,颁发荣誉证书。

3. 书画对联——具有书画特长的学生,可以通过书画的形式来展示对联故事、对联内容,每期从参赛作品中评出一等奖。

4. 我是对联王——对联王的评选分两类。学生展示自己的对联积累摘抄本,积累最多的、背出最多的2人为对联王;通过日常观察、民主推荐、投票选举等评选出运用对联最多的2人为对联王。

通过长期、坚持的学习,学生对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即便有一周没有对联课,也经常有学生找到我,兴奋地给我讲他读到的有意思的对联故事,或者拿他读到的对联来考我。更让人欣喜的是,对对子成了学生茶余饭后的游戏活动之一。如阴雨天,他们会出“惊天雷,牛毛雨”的对子;看到有人上课心不在焉,他们就对“课上瞌睡,作业受罪”。虽然学生还只停留在三、四字的对子层面上,质量也不算上乘,但这股浓郁的学习氛围却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向对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迈出的第一步。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通源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