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徐勇
《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二十卷,近一万六千字,蕴含着中国人丰富的民族审美意识和人生哲学。我们余东小学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让教育从《论语》中的一句句言简意赅的话语展开,让学生用儿童化的方式感知《论语》的文化精髓,进而从“亲仁、尚礼、志学、善艺”等方面学会感悟人生,学会做人,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枚扣子。
一、讀本:让《论语》贴近儿童生活
本着贴近儿童的理念,我校精心选择了《论语》的阅读内容,共108条,涉及“志向、所思、忧乐、君子”四个领域,对应“品德、学习、心态、素养”四个层面,形成了低、中、高三个序列,编撰了《论语读本》。其中,低年级是“绘本”,以具体的形象解释《论语》;中年级创设了“论语”人物,用“论语的话”“论语故事”“论语践行”等指导学生读懂《论语》中的道理;高年级则配上注释,侧重思辨、实践,涉及更多学科,更宽领域,引导学生活用《论语》,提升素养。精心编写阶梯读本,是为了让不同年级段的学生读到最适合的内容。只有这样,《论语》的道义、精髓才能进入学生的世界,成为他们成长的启蒙
哲学。
二、课程:让《论语》融入儿童世界
书本上的文字如何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唯一的答案就是研发《论语》课程群。唯有《论语》课程群才是学生学习《论语》最好的渠道。为此,学校整合了各种资源,以《论语读本》为主干,确定了以“科学探究、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为主的教育维度,以“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为主题的论语课程群,并与大语文观的母语教育理念相融合,每个主题都生发出若干微课程。
“亲仁”微课程:“子曰:仁者爱人。”“亲仁”微课程,为的是让学生能成为仁爱之人。这与母语教育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在背诵“仁者爱人”的同时,如何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仁者爱人”,怎么做才是“仁者爱人”,是我们要重点思考并付诸行动的关键。我校组织学生从身边的人开始爱起。比如,组织中、高年级的学生利用晨会课等时间讲述自己爱护家人、爱护同学、爱护老师的故事,在讲述中感悟“仁者爱人”的力量。教师结合《花瓣飘香》《爱之链》等课文的教学,把“仁者爱人”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尚礼”微课程:“子曰: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尚礼”微课程,着重于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引导学生学会做文明人,学会与人文明交往,学会过文明的生活,凸显学生尚礼的人格特质。为此,我校进行了“论语小博士”评选活动,参评的学生不仅要会背诵“尚礼”名言,讲述“尚礼”故事,更要演讲自己从《论语》中学到的“尚礼”准则。六年级的李想同学参加了此次评选,并作为小博士代表上台发言。下面是他的一段发言:
首先我想引用《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名言,“君子坦荡荡”“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君子求诸己”。爸爸告诉我,中国文化的君子和西方文化中的绅士其实有诸多相似之处。《论语》告诉我们,无论是君子还是绅士,他们都是内心坦荡、品德高尚、重情重义、自强不息的人。
“志学”微课程:“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志学”微课程,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每班开设“《论语》小讲坛”,以儿童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然、主动地学习《论语》。同时,将此课程列入课表,专课专学。在“《论语》小讲坛”中,学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尽情讲述自己的学习心得。低年级学生用稚嫩的语言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中年级学生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从《论语》中学到的人物故事《孔子与老子》《编写〈春秋〉》等,高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是“少年百家论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等。小学高年级学生要形成一定的思辨思维,参加辩论赛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下面就是我校高年级学生开展的以“孔子该不该离开鲁国”为辩题的辩论内容:
正方:我方认为,孔子应该离开鲁国,因为当时的鲁国政治黑暗,君主昏庸无能,已经不利于孔子继续做学问,传播儒家思想,所以他应该离开鲁国,去寻求更为广阔的天空。
反方:我方认为,孔子不应该离开鲁国。孔子生于鲁国,长于鲁国,他有责任也有义务用一生所学报效祖国,尤其是这样一个极其需要他的国家。
正方:我想提醒反方辩友,
当时的鲁国政权掌握在季氏家族手中,而君主只知道贪图美酒和美色,根本无心治理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还值得孔子为之付出吗?
反方:我也想提醒正方辩
友,你所说的恰恰是孔子不应该离开的根本原因。俗话说:“子不嫌母丑”。难道你会嫌弃自己的母亲长得丑而离开她吗?同样的道理,孔子会因为国家的一时黑暗而放弃吗?作为鲁国人,孔子责无旁贷。
“善艺”微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六艺。学校的“六艺”课程是对孔子“善艺”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以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力行自主体验为核心,更加关注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善艺”微课程锻炼学生的各种技能,并专注于一项特长。结合地域文化,学校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和享受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的非遗课程——京剧国粹课程。成立了“金凤宸少儿京剧团”,让国粹京剧“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学习京剧不仅是学京剧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更是要学习京剧中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与孔子的儒家文化是高度契合的。教师还把京剧和语文相结合,引导学生用京韵念白来诵读《论语》名言,让国粹京剧成为每一个学生童年美好的回忆。
三、展望:让《论语》浸润儿童底色
以《论语》为依托的阅读是对孔子儒家文化的儿童化学习,更是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回应。一部《论语》成就了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成就了精彩的校园生活,更成就了谦谦君子气的余东小学。
我们衷心希望,从我校走出去的学生,在《论语》的浸润下,能够走向世界各地,用更多创造性的方式和方法,把《论语》文化传播得更远,真正实现孔子“仁爱天下”的伟大思想。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余东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