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吴建英语文教育主张的价值意蕴及其实践建构

时间:2024-05-07

成尚荣

一、“中国风·母语美”的价值立意与使命召唤

“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凝结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最深刻的道德精髓,激荡着最丰富的理论思维,呈现着最具神韵的精神特质。”

这是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一篇论文开头的话,精炼、精准、精彩。其实,这已不是某个学者的论述,而是世人的普遍共识,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这一共识和记忆同样适用于语文教育,可用以指导、引领语文教育。比如,海门市东洲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吴建英,专门设置教学改革的项目,深入研究中华文化传统与语文教育,她将项目命名为“中国风·母语美”。这是她从语文教育的视角确立的项目研究对象与内容,又将价值立意蕴藏其中。这一表述,本身就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特质,又凸显了语文教育的特质与使命,具有极强的解释性。相信“中国风·母语美”这六个字将会成为中国语文教育改革和研究的重要

主题,也必将像种子一样深植中国孩子的心中,总有一天萌发,长成好大一棵树。这六个字既成为中国语文的文化象征,又成为中国孩子文化身份的

确认。

吴建英以“中国风·母语美”为主题、为价值追求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已有好几个年头了。在深入研究与实践中,吴建英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力,正在走语文教育改革之路。具体说,走一条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走一条母语教育儿童化之路,走一条母语教育的语文教学创新之路。这三条路其实是一条路,只是有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

首先,母语是民族的内涵、特质和象征,母语凝结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怀、民族立场,坚持并优化母语教育就是坚守民族文化,这是一条悠长的民族化之路。

其次,民族文化应当让当代儿童乐于学习、乐于接受,并成为儿童的文化基因,坚持并优化母语教育就是坚守母语教育的儿童化,这是一条儿童在母语学习中文化建构、提升之路。

再次,语文教学的实质是母语教育,坚持并优化母语教育就是坚守语文教学的改革,从教学走向教育,这是一条创新之路。

这三条路聚焦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培植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三条路又面临着同一个问题: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因此,“中国风·母语美”的语文教育内涵与特征可作以下概括: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生长中国精神为宗旨,以汉语言文字的使用为任务,以开发与优化母语课程为载体,以儿童学习母语研究为基础,培养“中国风·母语美”为核心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儿童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创造者。吴建英和她的团队正在进行着的是价值立意崇高的语文教育改革。

站在母语教育的立场上来看,不难发现,“中国风·母语美”的研究,吴建英和她的团队,要进一步审视中国母语教育的现状,进一步开发中国语文教育的民族智慧,进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语文特质、儿童特点的小学语文教育。尽管这一建构是校本化的,却具有普遍意义,体现了前瞻性。这一研究项目透射出宏大、高远、辽阔的价值立意,不得不令人钦佩。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吴建英和她的团队并没有预设这样的目标,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已确立了这样的价值愿景,并成为他们的切实行动,可见“中国风·母语美”给他们带来的责任与使命。这样的责任、使命,当然生成了吴建英语文教育的主张。这主张极有分量!

二、“中国风·母语美”的语文教育的校本建构与实施

诚如上文所述,“中国风·母语美”的小学语文教育,的确是对语文教学的再认识、再发现、再建构。吴建英和她的团队首先分析了当下母语教育的现状,她用三个“缺失”来概括:经典母语课程内容的缺失、儿童母语教学方法的缺失,以及教师良好母语素养的缺失。这样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准确的。她对母语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可用两种“偏颇”来描述:母语教学的工具化、符号化,语文灵性的弱化;过度追求感性,语文内涵的虚化与浅表化。结论是,母语课堂的这两种偏颇,致使语文教学既失缺了母语的典雅与智慧,也失缺了母语内涵的丰富与深刻,当然也就“失缺了生命的灵动与光辉”。因此,必须对“汉语本体价值”再认识,对“母语教育民族化”再澄明、再追问、再追求。

澄明、追问是为了再建构。这一再建构,至今已有显著的成效,形成了母语教育民族化、母语教育儿童化的核心要义与关键要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把握母语教育民族

化的精髓,并以此构建了情意课堂,进而铸造语文教学的民族品格。

把握精髓才能把握语文教育的特质,母语教育民族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母语教育民族化的精髓是什么呢?吴建英以她的学养、经验以及特有的语言敏锐性,捕捉了母语教育的精髓,亦即母语教育民族化的精髓:尚情尚意、情意交融。她用古今学者的观点来佐证她的判断:“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心之所谓意”“意,志也”。当今哲学家李泽厚也以他所倡导的“情本体”理论,支撑情意交融的观点。李澤厚认为,所谓“情本体”,“是以‘情为人生的最终实在和根本”,他认为人的最终实在和根本是“情”。接着他指出“‘情是文化积淀的‘情理结构”。情理结构,“即情与理是以何种方式、比例、关系、韵律而相关联、渗透、交叉、重复着”。他进而说,“如何使这‘情理结构取得最好的比例形式和结构秩序,成了乐感文化注意的焦点”,而“乐感文化是‘情本体的核心”(李泽厚著,《人类学历史本体论》,青岛出版社,2016.5, 58~71页)。情本体、情理结构正是对中国文化精髓的深切关怀和深刻解读,是对母语教育民族化充满温情而又精准的揭示。吴建英的认知、理解是正确的,是到位的。

依循这样的理解,吴建英和她的团队进行了情意课堂范式的研究,总结了四个核心要义:价值皈依——情智互动、言意共生;审美追求——雅致灵动、情意交融;基本策略——立象尽意、意会言传;实施路径——曲径通幽、诗情画意。每一个核心要义中都有具体的操作要点。这样的建构不下一番功夫,没有深入的实践,没有足够的理论准备,是不可能实现的。把握精髓,建构情意课堂,必将培植语文教学的民族品格。

其二,把握儿童发展特点,走母语教育儿童化之路,开发微课程,把最美的母语献给美好的童年。

母语教育的儿童化与母语教育的民族化是母语教育的两大重要命题。民族化,让儿童心里有民族魂、中国根,让儿童成为一个有祖国的人,在世界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碰撞、激荡中,挺起民族的脊梁,站稳民族的脚跟。儿童化,则是以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以他们所喜欢的方式学习母语,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增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这样,民族文化才会后继有人,而且在民族文化学习中,儿童走进世界,走向未来,与多元文化对话,尊重并吸纳人类先进文明。若此,母语世代相传,传统文化就不只是过去时,也不只是现代时,而且也成了未来时。民族化、儿童化并行不悖,并产生积极互动,让母语教育的民族化照亮儿童,让母语教育的儿童化映照母语教育民族化,最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伟大目标才能实现。

首先,吴建英对儿童的智力特点进行了分析:“小学毕业之前是一个人记忆力的高峰期”“有这么一个说法,‘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青年之记,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记,如沙上之刻”“毫无疑问,‘重诵读、重记忆、重积累,应是小学生学习母语的重要法则”。在母语教育民族化与儿童化的交互中,对母语微课程进行整体建构,即运用“主题·整合”思想,按儿童成长阶梯,分低、中、高三个学段,以“经典、童乐、情趣、意蕴”为原则安排若干微课程,“架构起独具个性的符合汉语言文学特点的、多元融合的母语微课程新体系”。

新体系架构固然重要,课程实施同样重要,更要切合儿童学习母语的特点与实际。为此,吴建英和她的团队采用了乐学策略。乐学策略与乐感文化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是乐感文化的具体化、操作化。乐学的理念,吴建英定位于“让儿童在母语中狂欢”。说到狂欢,当然会想到苏联人文学者、哲学家巴赫金的对话与狂欢理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源自小说和戏剧表演,我以为他自己对“狂欢”“狂欢化”也没说清楚,但有几点是极其重要的:一是“‘狂欢语言与‘狂欢节式的世界感受相联系”;二是“狂欢具有‘外表装饰性……会和‘民众文化断裂”;三是在狂欢中,“所有人都不是作为观众观看,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日本北冈城司著,魏炫译,《巴赫金对话与狂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8,267~ 270页)。母语教育让儿童在母语中狂欢,其深意在于参与到母语教育中去,去除不必要的“外在装饰性”,在母语中与世界发生感受上的联系,并保持母语的民众性、日常生活性,让儿童在母语中狂欢,让儿童真正认知、认同中华文化,过美好的语文生活。

其三,把握母语发展特点,

通过“情境建构”,彰显母语教育的中国美学特点与丰富意蕴。

吴建英对汉语的特点有一段分析:“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简洁、最丰富、最优美的语言之一”“句读简短,形式松弛,组合自由,充满弹性,以神摄形,情趣盎然,气韵生动,意义遥深,具有‘以象见意的诗性特征,富有独特的人文品格”“汉语保留了更多感性的东西,更接近人的瞬间体验而非理性思维”,等等。因此,汉语教学具有“情境建构”的特点。

中国情境教育的创立者李吉林认为,情境教育,固然学习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更主要的是不断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理论滋养的启示,深感‘意境说是古代文学创作的理论经典,更确切地说是‘诗论的精华”。她“在时代的召唤下,出于对教育创新的追求,将古代文论经典‘意境说大胆跨界,创造性应用到今天的儿童教育中”,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所设”。

情境是时代的话语。儿童就是诗人。母语教育应该让情境与儿童在母语学习中互相建构,让儿童在优化了的情境中,以“美”为突破口得到发展。根据情境教育理论,吴建英提出,“以情为纽带,创设语言生活的‘意境”“以情为根基,灵动儿童本位的‘意趣”“以情为动力,彰显主体发展的‘意志”“以情为导向,洋溢文化积淀的‘意蕴”“以情为引领,追寻哲学启蒙的‘意义”等幾大操作要义,并进行了“情境建构”。这一策略、路径体现了美学精神。

母语教育的“情境建构”,努力彰显了审美追求,让儿童在语文学习中有审美化的体验。她说:“母语课堂应是一个见情、见性、见灵思、见神韵的审美课堂”“雅致灵动、情意交融之美,不仅是教学形式的一种表现形态,更是对语文本源的一种阐释,是一种精神态度、一种美学追求”。于是,情意课堂上形成了母语教育特有的审美节律:美智相映、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情理相谐、冲突融合。毋庸置疑,“情境建构”是一种以审美为核心的建构,是对审美境界的不懈追求,生长起中国美学精神,提升了中国美学品格。

吴建英的教学主张、教学风格、教学建构、实施策略在哪里?“中国风·母语美”是最深沉最精炼的概括。

(作者系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 田 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