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树的姿态生长

时间:2024-05-07

成长的滋味是地上的一棵小苗渴望长成参天大树。

怀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渴望与信念,就一定能在风雨中在电闪雷鸣惊涛骇浪中葱茏地

站着,而不会凋零为一棵衰枯

的草。

——摘自我的教育随笔

用心播种

1993年,刚满18岁的我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毕业了。踌躇满志的我却因那年的特殊分配政策被分到了一所村小,任教六年级。那时我的心情黯淡到了极点!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了通师二附小施建平老师送教下乡的课,我惊喜地发现,语文课堂竟可以演绎得如此生动活泼!我不禁看呆了。这是我神往的课堂!听完课,生性好强的我暗暗下决心:既然不能选择环境,那就让我在现有的环境中生根发芽!

调整了心态,开始了自己的摸索。手中唯有一本语文教学专著《李吉林情境教学案例》,我翻来覆去地读着,真有醍醐灌顶之感。拿着李老师的经典教案去上课,学着她的做法,用上音乐、板画、动情的语言,课堂竟有声有色起來。然而,仅止于此,没有人告诉我以后的路该怎样走。

两年后,我有幸来到通师二附小,跟随施建平老师学情境教学。听课、看录像、听讲座、上研究课、参与研讨……短短两个月,教学的激情被点燃了,其力量的坚毅和执着,是不可估量的。

回校后,我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模仿名家精心设计教案,常常为自己的突发奇想沾沾自喜;开始关注教学杂志,尝试写一些豆腐块文章,居然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上发表了;有空时,练书画、练诵读,参加海门市演讲比赛、书画比赛。

看到班上学生语文素养一般,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精心选择课外书,与学生一起阅读、交流;采用“每日一诵”的方式,带领他们诵读古诗、名句;组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这些活动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质的飞跃。在村小六年,我教了三届毕业班,毕业会考成绩在整个乡镇名列前茅。

在乡下教书的日子,印象深的还有读书。在乡村无边的黑夜和寂寞里,我百无聊赖,口诵手抄自己心仪的好文章。现在想来,有点后悔当初只阅读小说、散文、诗歌,而对自己专业范畴内的教育教学理论很少关注。但那时读的作品对我的发展,对一个语文教师的成长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爱好文学,哪来激情、敏感?哪来对真善美的诗意追求和对语言文字刻骨铭心的爱恋?

最难忘的是自考。读自考很辛苦,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资料有限,更要命的是靠自己一页一页地啃,这是对一个人的自学能力、自律能力、自悟能力的考验。乡下的夏夜虫子特别多。关了窗读,大汗淋漓;开了窗读,因为灯光的吸引,大大小小的虫子又会让人不胜其烦。尽管如此,我仍然常常坚持读到子夜,拿下了大专、本科文凭。夜读使我领悟了什么叫坚韧—— 一种人生中最宝贵的品格。我也渐渐明白: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走姿态。一个教师究竟能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读书的态度。

回想在村小教书的六年,没有上公开课的机会,没有任何荣誉,没有谁来关注你,但那时读的书、上的课、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却在慢慢发酵,慢慢酝酿,生命的能量在不断强大。

破土而出

1999年,我从村小走出,怀着忐忑与憧憬踏进海门市东洲小学。

在东小,我从有思想、有激情、富有开拓精神和感召力的许新海校长身上感悟到,教育需要忘我投入,需要责任心和奉献精神,需要一个教育者对教育理想的浪漫构想和狂热追求。我拜敬仰已久的李庆明老师为师,认真聆听成尚荣所长、杨九俊会长等教育专家的讲学,我与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亲密接触”,一有机会就去听优秀教师的课……我惊喜自己身体内沉睡的每一部分被唤醒、激活了。

我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一次次赛课、公开课中所接受的“魔鬼式”训练。2001年,海门市教师基本功大赛,比赛内容有特长展示和上课。师傅李庆明老师帮我细细推敲每一个环节,反复斟酌每一句话。他指出我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手势过多,教学语言不够儿童化,缺乏激情,教学评价不到位……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试教,推倒,重来,再推倒,再重来……为了练课堂语言,我买来名家诵读的磁带,跟着大声练;为了练体态,我对着镜子,一个眼神,一举手、一投足,尽量做得完美;为了练课感,夜深了,还独自一人站在空荡的教室里试教……那次比赛我获得第一名,后又代表海门参加南通市比赛获得一等奖。

之后,我多次参加赛课,从海门赛到南通,从南通赛到江苏,赛到华东“六省一市”,直到全国。2006年,一路“过关斩将”,在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大赛中,我执教的《月光启蒙》一课以精到深刻的教材解读、灵动优美的教学风格、扎实有效的教学效果赢得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并获一等奖。这样一路赛来,每一次比赛都经受一段“魔鬼式”的训练,从师傅最初的指导到后来自觉“磨炼”,每经历一次“磨”的过程,都让我感觉有一种“蜕变”,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也愈加深刻,我听到了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

渴望参天

2006年,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遴选,经过封闭备课、现场抽签上课、论文答辩等多个项目,通过专家打分、测评、考察,最终我被确定为培养对象,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一名。这个团队其实是一个“专业发展共同体”,有着一批有思想、有见地的特级教师。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将这些年的成长总结为五句话:

1.“名师的生命在课堂”

这是导师们一再强调的话。每学期,每人至少打磨一节新课,然后到各地送教研讨。公开课的最大价值,不在课的本身,而在备课和研讨的全过程。只有在公开课的不断洗礼中,教师才会真正成熟起来。

那几年,我对课堂教学有一种近乎痴迷的艺术化追求。文本解读要独特、教学设计要巧妙、教学语言要富有感染力,课件要精致,音乐要摄人心魄,如何达到?就是一次次备课、一遍遍试讲、一次次修改,要对自己的教学挑剔到苛刻。记得那时,上《珍珠鸟》《蚁国英雄》《金色花》《伯牙绝弦》等课,因为得到了导师们的多次赞赏,我窃喜不已,对课堂教学更加痴迷。

为了锤炼课堂教学艺术,我还摸索出一些日常的教学修炼方法。比如“细读实录法”,收集了许多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一有空就细读,反复揣摩每一个精彩片段,细细品味独具匠心的方法和智慧,学习他们的“绝技”。比如“自我剖析法”,把自己的课录下来,整理成实录,反思课堂的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还有“微格研究法”“文本细读法”“主题研究法”等。

我一直认为,不讲究艺术的课堂注定不会走得太远。“要上,就要上出自己的最好!”一定要暗暗跟自己较劲,超越自己,超越别人。2015年,我进入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的团队。导师孙双金校长听了我的课,说,既是听课,又是审美,人词合一;杨九俊院长夸我的课精致,当然,他希望我要超越精致,把精致打碎,走向更自然。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2.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确立教学主张,彰显教学风格。”这也是导师们反复强调的。要想更好地成长,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

在导师们的要求与帮助下,我越来越意识到理性自觉、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2008年暑假培训,在小学组讨论、定位各自的教学风格时,朱嘉耀校长说:“吴建英的课,清新雅致,富有情感,充满意蕴,语言训练扎实,课堂教学风格可以说已经呼之欲出。现在的主要工作是要用核心词加以提炼、概括。”朱校长的话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信心,引领我开始了对个性化课堂教学构建的实践与探索。2008年年底,许友兰校长、许新海局长、袁炳飞校长和我讨论专业发展问题。当讨论到我的教学风格时,许局长沉思片刻,突然兴奋地说,“吴建英的课情深意切、情意交融,我们暂且称之为‘情意课堂吧!”随后,他们帮我进一步梳理。这次讨论,在我的成长之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使我的专业发展方向顿时清晰起来。

之后,在我感到迷茫、困惑时,朱嘉耀校长、施建平老师、唐铁生老师总是给我及时的鼓励与指点。他们说,“在语文教学中,‘情已挖掘得很深入,‘意还研究得较少,中国的古代文论是很强调‘意的。” “你要立足学科本位,从母语的本质特点、人与语文的关系中去研究‘意。”“开创性的研究之路从来都不平坦,不能浅尝辄止,要持续深入!不要轻言放弃,不要轻易转向!”这些话语,如醍醐灌顶,给了我继续前行的无穷动力。

结合导师的点拨,以及对自己的分析,我把研究锁定在“探索展现母语之美的语文教育”上,努力将母语教育植根于汉语文本土,遵照汉语言文字特点与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遵照现代先进教育思想来进行和改造母语教育,构建起独具民族特点和中国特色的母语教育体系,培养儿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对母语的热爱之情,探索一条“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

2010年10月,南通市名师导师团、海门市教育局主办“吴建英‘情意课堂教学展示与专题研讨活动”。活动中,我执教了两堂课,并作了专题报告。大家普遍认为我的展示课优雅、灵动、唯美,专题报告见解有深度。朱嘉耀校长用 “全面、深入、成功”六个字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他认为,展示课显性的是“美”,隐性的是“丰”,从过程看有艺术性,从终极的指向看有生长性,体现了情感和认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交融;专题报告,既有理論的初步构架,又有操作层面的初步呈现。只要坚持边实践边研究,不断完善深化,便可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范式。导师们的点评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引领我做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风格一旦形成,就要坚持,就要聚焦,就要深挖,这样才能出成效。从2008年确立主张后,我的课堂教学、论文写作、教学思考都围绕这个主题。所以,在四五年时间内,我发表了近百篇相关文章,出版了专著《情意课堂展现母语之美》。2013年,《“情意课堂”教学范式及“情意课程”建构的研究》获得了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3.课程,铺就专业成长之路

除了在教学风格、课堂艺术上下功夫外,我更钟情于做课程研发。我感觉,课程比课堂更重要,更有意思,更有魅力。我主持的第一个江苏省立项课题是“十一五”的《阅读文化课程的构建与开发》,这个课题虽已结题,但我仍在做,坚持了10年多。因课题研究的需要,我投入到大量童书阅读中。读童书不仅使我与学生有了共同话题,更使我保有赤子之心。同时,我还读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开创性地设计了《阅读手册》,引领全校语文教师进行阅读课程的开发与构建,做了整本书阅读、读写绘、主题阅读等,让师生沉浸在清朗而高贵的读书生活中。

2015年,我主编的《给孩子们上的阅读课》一书,入选“2016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在“整本书阅读课程”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卓越课程”之后,又在2017年江苏省校本课程评比中获最高等级奖,研究论文在《人民教育》等杂志上发表。2017年,《“儿童书香课程群”的构建与实施》又一次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

近几年,我专注于《“中国风·母语美”微课程群的开发与实施》,此项目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2017年又被评为江苏省“十三五”精品培育课题。围绕课程,我们举办了多次研讨活动。王笑君先生看了之后说,“最强烈的感觉,这个课程有一种教育担当、教育责任意识,境界高远、旨归明确。能始终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牢牢地把握了本质,找到了回家之路。”许新海博士也高度认可这个课程,认为“很有眼光,具有前瞻性、挑战性,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息,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蕴含中国元素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形象。”这更让我坚定走出一条充盈着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探索之路。

4.读书,绕不开的主题

我喜欢阅读。以前,文学阅读,是首选。读《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还读散文,汪曾祺、林清玄、余光中、余秋雨、史铁生和周国平的书读得比较多。钱穆说:“文学即人生,人生即文学。”读文学,就是读人生。我对文学教育特别偏爱,执教了《金色花》《月光启蒙》《珍珠鸟》等多个文学阅读的课例。

我的专业阅读是从充实学科知识开始的。了解汉字,我读《汉字的故事》;扎实语文基础知识,我读《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了解修辞,我读《周振甫谈修辞》;进行文本细读,我读《论雅俗共赏》《谈文学》《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了解语文教学的思想和理念,我读《语感论》《走进语文教学之门》《语文:表现与存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等。此外,我还选择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目进行阅读。

在系列阅读中,我感到与教育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阅读是最有效的专业阅读。比如,我一直感到古诗词教学是个难点。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寻求新的突破?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阅读《诗论》《唐宋词十七讲》《人间词话》等书,通过阅读,我才真正懂得古人因何写诗词、为何如此写,我们如何解读、学习诗词。这些书中,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书中,她多次谈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她对于王国维给词的定义深为赞同,“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就是讲词有一种最精致、最细腻、最纤细幽微的美。这些论述,引发我在《如梦令》的备课时,以词的特点、文本特色为突破口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词必须以词的方式来教”这样一种理念。严清先生在给我的评课中就充分肯定了这一点——“是什么就教什么”。

这些年的阅读,使我越来越感觉到,一个教师要改变自己内部基质,除了阅读,别无他法。

5.做到极致,就是卓越

有时,优秀会成为卓越的敌人,就如一句话所说:“一旦你以为自己已经非常卓越,那滑向平庸的過程也就开始了。”其实,对于卓越的追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我一直坚信,做到极致,就是卓越。

怎么做到极致?三个关键词:坚守、努力、超越。

其实,磨课、读书、思考、写作等,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这是成长的一般规律,是专业成长的链条。问题是,为什么有的教师能按这些方式迅速成长起来,获得成功,而有的教师却成长缓慢,甚至没有明显进步,最终仍然平庸?那是因为有的人把这一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很充分、很扎实,绝不匆匆走过,绝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记得一位专家说:“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或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对这句话这样理解:“艰苦的环境”对教师而言是“劳其筋骨”,而“自设的艰苦环境”则不仅是“劳其筋骨”,还是“苦其心志”,是自我加压、自求历练。

学习、工作,基本成了我日常生活的全部。在外人看来,这种生活无趣无味,但真正投入进去,也能自得其乐,乐在其中!在坚守中探索,感觉自己就成了“生活在规律中的主人”。这样,每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都会带给自己清新亮丽的感动。

以树的姿态成长,那个蓊郁茂盛的参天梦想永远具有诱

惑力!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