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吴建英
……在这些童谣中,我度过了一个古老语言的狂欢节。童谣的种子,语言下的自由,已经埋在一个孩子心中。
——耿占春 《回忆与话语之乡》
唤 醒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
当我初读孙友田的《月光启蒙》时,就被深深吸引。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回忆了母亲在美丽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自己唱童谣、讲神话、说谜语的动人情景。那情景,唤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在乡村漫长的夜晚,那朦胧的月光涌进屋子,外婆轻轻拍打着我,哼唱着童谣,于是,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一些神秘的图景,在奇异的幻境中慢慢进入梦境……
《月光启蒙》唤醒了我对童谣的最初感受,沉浸于童谣给予的幸福里。我反复品读着文中一首首童谣,它们展示的一个个梦幻、诗意、奇趣的世界,带着泥土的芬芳,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融注了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一种原生态的本色口语文化现象。一个目不识丁的村妇,通过一代代口耳相传的童谣,在一个农家孩子心里播下了想象的种子、语言的种子、文学的种子、精神的种子……童谣,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反复诵读,我越发清晰地认识到,这篇文章其实还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也就是充满乡土气息质朴的民间文化其实是孩子精神成长的根基,是每个人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
带着对童谣的感动,我让班上的学生先预习,并谈谈“文中的童谣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没想到,这群五年级的大小孩们对此不屑一顾:“那些童谣啊,太幼稚了,简直是小儿科。”“太简单!哪有小说精彩?”显然,对童谣,他们已失去了兴趣,甚至“麻木”了,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如何重建学生已经迷失的童年世界?如何让他们感悟童谣这种童年文化、民间文学的神奇魅力,并能从中受到“启蒙”?我陷入了沉思。
童谣被称为人之初的文学样式,简直如天籁般自然。看来,只要通过适宜的教学方式,打开学生记忆的仓库,唤醒、激活他们储存的相关表象、体验、情感,使语言文字与有活性的形象、真切情感的体验联系起来,才能有效地唤醒学生对童谣的感受。
于是,在教学时,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没有直接按课文顺序进行教学,而是提取文中的五首童谣,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诵读。没想到,他们很快入境,进入童谣之中。学生读得摇头晃脑、眉飞色舞,甚至情不自禁地击打节拍,用方言尝试朗读,诵读变得好玩起来。譬如读“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他们拍着手,跺着脚,捶着桌子,一边有节奏地唱着,一边做着坐花轿、盖花被的动作,童谣的魅力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堂里充满了游戏感。这种游戏感所带来的轻松、自如的童真状态,与童谣所表现的童真之趣相吻合。于是,这些符合学生情感体验、年龄特点的童谣,在学生拍手、跺脚、打桌子的节律中,在一遍遍朗读甚至叫喊中被唤醒了。学生对童谣有了新的了解:“童谣句式短小生动,语言简单易懂。”“童谣朗朗上口,节奏感强,自然活泼,讲究押韵。”“童谣俏皮有趣,语言幽默,而且还蕴含着道理。”“童谣想象奇特,能使我们如天马行空,张开想象的翅膀。”……童谣,激起学生快要泯灭的童趣,使他们沉浸在无与伦比的欢愉之中,一颗颗“混沌的童心” 就像诗人一样豁然开朗。他们真正了解了童谣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特点,感受到了民间文学的魅力。
童謠,在学生心中复苏了!
狂 欢
“摇摇摇,宝宝要困觉,宝宝啰,夜意啰。”
“斗斗虫,虫虫飞,飞到哪里去?飞到高山吃白米,呼啦,飞喽。”
“哭哭笑笑,尾巴翘翘。翘到天,要成仙,哭到地,笑煞隔壁小弟弟。”
……
这一首首土得掉渣的童谣,总会点燃起我遥远而深情的回忆:小时候,常坐在外婆的膝盖上,听外婆哼唱海门童谣,听着听着,就会忍不住咯咯大笑、手舞足蹈起来。那些充满美好想象、幽默情怀、天籁般韵律的家乡童谣,给我带来的狂欢体验,终生难忘。
海门属于吴方言区,吴方言童谣,不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很有地方色彩,反映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气候风物,同时也体现了吴方言的特点,曲调优美,哼唱起来亲切柔和,可唱可诵。
教学完《月光启蒙》,我问:“还记得哪些海门童谣?”学生尴尬地笑笑,摇摇头。看来,那些维系着童年梦想、连带着家乡感情的童谣,已经与他们渐行渐远。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有故乡的人就是有根的人,有根的人就一定会唱家乡的童谣。面对记不起家乡童谣的学生,我心里感到非常失落。于是,决定开展“家乡童谣采风”活动。
我和学生走村串巷,通过采访长者、上网查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搜集和整理了近百首童谣,配上插图,汇编成册。同时,开展了“在童谣中狂欢”主题活动,让学生画童谣、唱童谣、演童谣、赛童谣……活动中,还特别要求必须用海门话吟诵童谣。家乡话是每一个人生命的基音,用家乡话吟诵童谣,是家乡文化走进儿童心灵的一条捷径。活动中,一切都那么自然、自由、活泼,无拘无束……学生捕捉到了蕴于其中的“顽皮的精灵”,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亲切、美丽和神奇。
人本来就是“以语言为生”的,儿童也是。采风、吟唱、表演……使学生重返童年的伊甸园,沉浸在语言世界中,获得了狂欢的体验,一股股创编的激情在他们心中涌动,他们要借童谣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与语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创编童谣,我引领他们再次潜入童谣中进行品读。品读中,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童谣有摇篮曲、游戏歌、问答歌、谜语歌、颠倒歌、字头歌、绕口令等不同类型;在表现手法上,拟人、夸张、起兴、问答、排叙、比喻、重叠复沓等不一而足;结构布局灵活多变,无论长歌短章,都能随韵糅合,击节可唱;还能将知识寓于趣味之中……
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在学生的眼里,世界重新充满了神奇,山水石木又皆有了灵性,一首首富于童趣充满诗情的童谣在学生的笔下流淌而出:“大白鹅,扭秧歌,一摇一摆,扭下河;伸长脖子,唱山歌,青了杨柳,绿了河。”“星星是天空的眼睛,对我眨巴着眼睛。我也朝着星星眨眼睛,我是地上的星星。”……学生用童谣这一独特话语,传神地表达出儿童心中的世界,呈现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想象、情趣与语言。
耿占春在《回忆与话语之乡》中深情地写道:“姥姥的这些童谣为我打开了一扇隐秘的语言之门,使我窥见了事物间的另一重联系,和生命的神秘层。……它们就像是一些种子,在我的心中孕育着,使我最终成了一个以语言为生的人。” 语言的种子必然会孕育出语言的参天大树。让那些朴素却又不朽的童谣永远在儿童的心中回荡……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