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面对孩子的质疑

时间:2024-05-07

倪水良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孩子年龄越小,质疑的能力和好奇心就越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好奇心却在逐渐消退。这与我们平时的课堂过于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滴水不漏而导致课堂气氛暮气沉沉、波澜不惊有很大关系。原先会提问题的孩子能否变得不麻木、不会变成专装知识的容器,就看一个老师能否给学生提供质疑空间、培养质疑能力。在我看来,学生头脑里经常有问题产生,教师应提供质疑的空间,促使他们去探究、去思考、去解决问题。我结合几个自己教学的片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了一些有趣的探讨。

花絮一:《伯牙绝弦》中的伯牙,非“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才是对子期最好的纪念吗?

当我和学生们娓娓朗诵:“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并为伯牙的悲壮一幕感动,读得惊天地、泣鬼神的时候,忽然一个学生质疑:伯牙是一位举世无双的琴仙,子期死了,伯牙就破琴绝弦,这值得吗?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来纪念子期?

于是,讨论、辩论、质疑,各种声音都有,学生有的说:“朋友易寻,知音难求。钟子期死了,伯牙的心也死了,所有对生活的希望也都随子期而去了,他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理解他的人了,于是琴碎音绝。”有的说:“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让人感动,一个知音固然很重要,现在知音去世了,人死不能复生,伯牙应该重新振作,而不是萎靡不振,这也是子期不想看到的。”有的说:“人生能遇到知音是难能可贵的。伯牙觉得知音已去,留琴何用。”还有的说:“当伯牙知道子期死了后,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示自己的哀悼。我觉得,伯牙也可以作一首曲子来哀悼子期,或每年定期来到子期的墓前奏乐,纪念他们之间的友谊。”……

的确,作为文本的核心思想,《伯牙绝弦》自古就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子期作为伯牙的知音,是唯一能听懂伯牙琴声中志向、情怀、抱负和心声的人,两人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知志、知念又知心,是真正的知音。但悲壮的琴碎音绝背后,对当下的孩子来说,友谊的珍贵不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才能体现,不必沉浸于过度的“斯人虽逝,精神长存”的文化氛围中。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常有,在当下,让更多的“伯牙”们活着创造精彩,也体现了巨大的生命张力。

花絮二:《珍珠鸟》中,关在笼子里的珍珠鸟真的很自由吗?

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勾画出文章中体现珍珠鸟幸福快乐的句子,并美美地读一读。“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读罢,按照常规的解读,我向学生娓娓讲述这是一篇描写生动、细腻亲切的文章,写了人和动物之间的亲昵。突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觉得文中的珍珠鸟不幸福,更不自由,因为小鸟可爱而把它关在笼子里,也因为喜欢而把鸟关在笼子里。真正的信赖,应该是把小珍珠鸟放出笼子,让它去自然界寻找幸福和自由的空间。”于是议论的声音出现了,学生有的说:“珍珠鸟因为人类的长期豢养,已经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放了反而害了它们。”有的说:“小鸟可能会重新锻炼自己,飞向大自然的。”……

学生的争论让我带出另一篇文本——《自由和生命》,文中的母画眉为了不让孩子沦为奴隶,居然毒死了自己的幼儿。画眉鸟的做法当然不可模仿,却值得尊敬。对生命的敬畏值得学习,对生命的自由信仰给我、给学生带来的强烈震撼,不是简单说教能达到的效果。对这篇课文的解读可能有些游离了课文的主旨,但我们的课堂为什么非要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呢?它应该让我们去了解更加宽阔的人性空间,时刻观照自己所处的课堂是什么样的。

蹲下来看孩子,面对鲜活的生命,要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他们能大胆地、毫不拘束地提问,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教材、老师,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以独立的个性去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这样,学生溅起的将是一圈圈思考的涟漪、一丝丝好奇的波纹、一朵朵才情的浪花,带给我们的是“惊风乱飐芙蓉水”的意象。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小学)

责任编辑 杨文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