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陈卫娟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文体意识,教学要因文而异。适体而读,才能准确地领会文本意图;适体而教,才能精准地确定教学内容;适体而写,才能有效地促进能力迁移,这样,语言文字的學习便能做到有的放矢。关注文体,会给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注入新的“生长素”,给予学生新的生长点。只有教师教得准,学生才能学得透。
【关键词】文体 文体分类 教学 教学定向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不同的文体,其表达方式、写作语言都不相同。特级教师刘仁增说:“语文教学必须适体而教。什么样的文本,必须还它什么样的味道。”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适当地关注文体。这样有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文本、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经过自己的教学探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为语文教学准确定向,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
一、适体而读,准确领会文本意图。
阅读方法没有好坏,对应了文体才能读得更有滋味,也才能准确地领会文本意图。不能用读小说的方法去读散文或者诗歌,也不能用读产品说明书的方法去读小说。全国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教授认为,依据文体进行文本解读,就是运用适合这种文体的阅读方法进行解读,即这种文体的作品要读哪些地方,要读到什么,用什么方法去读。如果错辨文体,阅读时不仅会忽视文本内在的含义,还会误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选编了《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该文节选自现代女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本文用儿童化的语言、生活化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农家园子的风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童年自由和快乐的眷恋,以及对祖父的深情怀念。有的老师认为课文主要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眷恋,这是把课文当作记叙文来读;有的则认为作者在借景抒情,心是自由的,情是快乐的,笔下的事物也是自由的、快乐的,这是把课文当作写实的散文来读。而《呼兰河传》是小说,是作者在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想象、虚构加工而成。小说中的“我”,不是真实世界中的萧红;小说中的那些“事”,也不是对生活事件的复制,而是一幅幅艺术画作。“爱”是这篇小说的主旨,祖父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节选这一篇,编者的意图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部小说的链接,由一篇文进而读一部书,从而走进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显然将节选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当作记叙文或散文来读,就是对文本的误判。王荣生教授指出:“阅读离开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因此,教师在解读教材、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有文体的意识。不同的文体,要以不同的姿态去面对。
二、 适体而教,精准确定教学内容。
什么样的文体就应该教成什么样,不能各种文体的课堂都千课一面。如小说教学,理应围绕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内容展开;散文教学,就要抓住“形散而神聚”的语言特点;寓言教学,就要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领悟寓意、感受语言表现力为主要授课内容……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因为缺乏文体意识,往往把大部分课文都当成记叙文来教,目标定位与作者意图“牛头不对马嘴”,教和不教一个样,甚至于教了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例如,在一次阅读课教学比赛上,教学《谈礼貌》一文,一位老师在处理文中的三个事例时,是这样教学的:
师:同学们,课文为了说明礼貌的重要性,选取了三个事例来证明,你知道是哪三个事例?
生:问路、踩裙、理发。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走进第一个事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生汇报:我从牛皋的语言、动作感受到他特别没有礼貌,所以老人没给他指路。
师:说得真好。谁能给我们表演一下?
学生表演,课堂一下变得热闹起来。然后老师让男女生对读牛皋和岳飞问路的内容,体会“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接下来老师总结第一个事例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二、第三个事例。
这位老师主要在三个故事内容上用力,教学内容定位于表演朗读、品析词句等,只看到“问路、踩裙、理发”这三个故事以及要讲礼貌的道理。这种处理方法就偏离了议论文教学内容的文体规定性。教学说理文,要把重点放在“怎样说理”上,而不能仅仅关注说了“什么理”。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应该教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探究作者如何“用事说理”的语言密码。第一,所选的事例之间有什么关系?“问路”是有求于人,“踩裙”是有过错于人,“理发”是对方有过错于“我”。如此比较,学生便发现事例的不重复性。第二,事例与道理有什么关系?“问路”理应有礼貌,礼到人心暖;“踩裙”更要有礼貌,礼到少矛盾;“理发”本来无须有礼,但有礼显修养。这就是事例内在的逻辑性,理与理的递进性。通过比较,学生既探寻到了选择事例与揭示道理之间的写作密码,又掌握了一种专业的阅读视角。这才是议论文的教学内容。总之,文体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明显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文体出发,把握好文本的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由篇及类,最终让学生获得“带得走”的语文学习的知识与方法。
三、适体而写,有效促进能力迁移。
特级教师管建刚指出,当今的学生习作质量不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缺乏“段感、篇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写作文,无非就是“想心思”。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丰富、积累不同文体的语用构思,则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段感、语感”,很好地帮助学生“想心思”,不管对于阅读,还是习作,都将是大有益处的。教材中所选的范文,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都是学生写作的范本。从对不同文体的范文阅读中,我们要敏锐地发现可学可用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在任务型活动中学会迁移运用。
例如薛法根老师在教学《说勤奋》时,依据文体特点设计了这样的迁移环节:
师:说勤奋的事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读四个故事:《孔子韦编三绝》《孙敬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借光》《方仲永》。想一想:哪几个是勤奋的典范?哪个不是?
生:《方仲永》不是勤奋的典范,因为他虽然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不再勤奋,最后成了普通人。其他三个都是勤奋的典范。
师:正面说是正面例子,从反面说就是反面例子。方仲永的例子也可以用来说明不勤奋,即使天资聪明也不会有成就的。试着在反例后面加上“由此可见”,把勤奋的道理说透彻。
生:由此可见,再聪明的人,如果后来不再努力学习,躺在原来的成绩上睡大觉,就会慢慢失去聪明的大脑,最终变得碌碌无为。颜真卿说得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勤奋也要趁早呀。
教学中,薛老师根据说理性文本独有的表现形式进行语言迁移,让学生模仿文本进行仿写练习。不仅教会学生如何选择事例,更要教会学生怎样结合事例将道理说清楚。这样的语用设计既利用了议论文特有的表现形式,又与文体语境相融合,较为自然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做到文“适境”,言“得体”。如果老师能经常进行这样的针对性练习,学生自然会形成自觉说理的文体意识,提高自己的论说能力。每一类文本,能够给予学生的生长点不同,这就需要老师有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致力于让学生在赏读中学会运用,将阅读与写作,语文与生活联结在一起。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文体意识,把诗歌教成诗歌,把童话教成童话,把小说教成小说,这样,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学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的教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如果我们能适体而教,更精准地确定教学内容,就能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去除非语文的因素干扰。只有教得准,学生才能学得透。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